研討思考:《狐假虎威》中識字教學給你怎樣的思考?
對於識字教學,我們大部分人把它安排在第一課時進行,主要是老師範寫,學生練習寫或者講解間架結構後,指名讀、齊讀、推火車讀等幫助學生識記。當然,識字教學不同的年級,教學重點不同, 主要是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認識掌握漢字1600個。但是識字教學應該貫穿全學段。怎樣培養學生喜歡漢字,主動寫字的願望?於老師給了我們很好的事例,
在二年級寓言故事《狐假虎威》這一課中,於永正老師的識字教學和我們常態進行的識字教學方法,不太一樣。
上課伊始,於老師這樣說: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狐假虎威》(板書:狐假虎威)這一課的生字比較少,通過預習,認識了沒有?好,現在我請小朋友讀讀課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讀正確。(指名讀課文。師糾正了「呀」的讀音,告訴小朋友在這課中,應該讀第一聲,並領讀。另外告訴小朋友「納悶」的「悶」應讀兒化。)
通過讀課文認識生字,這一環節的設計,可以看出,於老師是課前做了充分準備的,正像他所說,拿到一篇課文,自己先要讀幾遍,在讀的過程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
在教「狐假虎威」中的「假」字時,於老師使用的方法也值得學習借鑑。
師:對!這一句話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這樣看,「假」(說著用教鞭指著課題中的「假」字)在這裡的意思是。
生:假的!狐狸的威風是假的,老虎的威風是真的!(笑聲)
師:是嗎?你再讀讀課文最後一句話,想一想。
生:狡猾的狐狸是憑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師:看出來了?這裡的「假」是借的意思。
師:同意他的意見嗎?
生:(齊)同意!
師:咱們查查字典看看「假」有沒有「借」的意思。
(生迅速查字典)
生:「假」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不真實的意思,一個是借用的意思。這裡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
這個環節設置巧妙在於,當學生通過讀最後一句話,知道了「假」的意思是「借」時,於老師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進一步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知道「假」的兩個意思,而在文中的意思則是「借」。這樣獲得的知識不是靠老師講授的,而是通過老師的引導,由學生自己得出的,學生對「假」的理解自然深刻,因為他們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對比我們的課堂,大多時候進行到根據課文相關內容,知道重點詞句意思,就會停下來,而不再去帶領學生進一步去探討,去思考。
在這一節中,於老師設置的第三處識字環節,也一樣精彩。他用換詞方法幫助學生區別「竄」和「跑」的不同。
師:「竄」是什麼意思?可以換個什麼詞?生:是跑的意思,可以換個「跑」。
(師隨即在黑板的一角板書「跑」)
師:「竄」有跑的意思,但是,這裡為什麼用「竄」不用「跑」?請查字典,「竄」到底是什麼意思?看看他和「跑」有什麼不同。
(生查字典)
生:在這裡是逃跑、亂逃的意思。
師:在這裡是亂跑呢,還是逃跑?
生:這裡是逃跑。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環節,於老師仍然讓學生查字典獲得,一節課,有兩次查字典,第一次是老師提出要求查字典,第二處卻是學生自己主動查字典,好習慣就是這樣在老師的幫到放中培養起來的。
於老師識字教學的第四個法寶就是根據詞做動作。在這一節課裡,通過讓學生表演做動作認識了「骨碌」這個詞,體會出了狐狸的狡猾;老師做動作,學生明白了「扯嗓子」是指把聲音拉長,特別精彩的是對於「蒙」這個詞的理解,於老師啟發學生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才能把老虎蒙住,這個話題,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當學生讀的聲音太小時,老師用略帶誇張的語氣,配以適當的手勢和表情,讀得繪聲繪色,給學生做了很好示範,然後師生合作表演,把課堂推向了一個高潮。
總之,於老師用查字典法、師生做動作、師生合作表演法,識字和朗讀結合法,多種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認識漢字、理解漢字。於老師的這種教學方法可謂獨樹一幟,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