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縣無論讀音還是字形都保持一致,屬於兩個省

2020-12-17 風雲視頻原創欄目

都說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是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全球大約有15億人在使用漢字,漢語已經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了。中國的城市那麼多,其中不乏市縣同名的城市,比如遵義市和遵義縣,嶽陽市和嶽陽縣,九江市和九江縣等等,在名字後面加一個市或者縣就是覆蓋範圍不同的兩個地方,這正是漢字的神奇之處。

除了市縣同名的城市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兩個地方同字不同名,在中國有兩個縣城就是這樣,無論讀音還是字形都是一模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字的排序,就是浙江的安吉縣和江西的吉安縣。

安吉縣歸浙江湖州市管轄,建縣到現在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全縣面積1885.74平方公裡,2016年總人口達到46.61萬,下轄8個3鄉4街道。都知道浙江是一個比較富裕的省份,特別是省會杭州,當然其他城市的發展也不差,所以安吉縣也算是一片比較富裕的土地了。

安吉縣三面環山,所以在氣候和環境上佔了很大的優勢。這裡的水資源極為豐富,基於水量充足,光照比較充足,所以很適合種植農作物。安吉的大氣質量可以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想必安吉的人一定都很健康。

吉安縣隸屬於江西吉安市,沒錯,這又是一個市縣同名的城市。吉安縣地處江西中部,吉安縣是中國的「燈彩之鄉」,當地經濟不是特別富裕,曾經還是貧困縣,目前已經走出這個行列了,這就意味著吉安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不過吉安能這麼快發展起來一點也不為怪,除了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外,還有很多近現代名人的支撐,被眾人知曉只是早晚的事。

這兩個縣雖然有著相同的字形,但相聚距離700多公裡,日常完全沒什麼交集,不過有個相同點,都是革命老區。

相關焦點

  • 這兩個縣無論讀音還是字形都保持一致,屬於兩個省,你知道嗎
    「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大約有15億人使用漢字,漢語已經成為聯合國的官方語言之一,中國城市也很多,其中很多城市都和各個市縣同名,例如:遵義市,遵義縣,嶽陽,嶽陽,九江市,九江縣,等等,在名字後面加弦的兩個地方,就是漢字的魅力所在。
  • 雲南這兩個縣名讀音相同的縣,你能猜出是哪兩個縣嗎?
    在雲南,有兩個縣的名稱,讀音是相同的,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混淆。儘管這兩個縣名的讀音相同,但是這兩個縣卻是風格特色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這兩個縣一個屬於昆明,一個屬於昭通;一個在45分鐘都市經濟圈內,一個是典型的山區縣。當然,它們都各具特色,都是風景優美的地方,值得我們去細細探究,大家猜猜是哪兩個縣呢?
  • 河南省這三組縣,縣名讀音或字形相近,均為兩千多年古縣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河南省這幾組縣均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但因讀音或字形相似,很容易弄混,是否是你家鄉呢?沁陽和泌陽,這兩個縣均為千年古縣,名字僅一筆之差,十分相似,民國時期中原大戰期間,馮玉祥的參謀就曾因河南這兩個縣名字太過相同而搞混,導致了一場失敗。
  • 中國這兩個縣,名字的讀音一樣,分屬浙江省、河北省!
    其中,就浙江省下轄的武義縣和河北省下轄的武邑縣,這兩個縣不僅在名字上一字之差,而且武義縣、武邑縣這兩個縣名的讀音一模一樣,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一首先,就武義縣來說,為浙江省金華市的下轄縣。武義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 雲南省的兩個縣,名字不同,讀音卻一模一樣!
    目前,雲南省下轄14縣級市、70縣。其中,就宜良縣、彝良縣這兩個縣,雖然名字不同,但是讀音卻是一模一樣的。對於宜良縣、彝良縣,分屬於昆明市、昭通市。由此,對於宜良縣這一建制,開始於公元128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明、清沿稱宜良縣,屬雲南府。1914年,宜良縣屬雲南省滇中道。1918年,宜良縣直屬於雲南省。1983年10月,宜良縣劃屬昆明市。截至2017年,宜良縣總面積達1913.53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45萬人。
  • 嬲和嫐,奇特的兩個漢字,字形比讀音更搶眼
    每個漢字都有它的故事。一個小小的方塊,見證了朝代的更替。從漢字中了解中國的過去,從漢字中窺探中國的未來。以筆傳書,寫下那一行行芬芳,讓美好久存於心。漢字的圓,非常方正;漢字的方,沒有邊界。中華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漢字近如雙胞胎,比如「嬲」「嫐」兩個字,字形看上去很有意思,那麼你知道他們的讀音和意思嗎?
  • 山東「最像兄弟」的兩個縣,讀音完全一樣,名字卻正好倒過來
    今天我們想說的這個有趣的事情發生在山東省,也叫魯地,說到山東省,那是我們國家的重要省份,而且有濃厚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文化上為孔子儒教一直是聖地,而且現代山東經濟一直是我們國家前三,人口也非常多的省份之一,是我們國家最有競爭力的省份,今天說的是我們山東的兩個縣,有趣的地方正好是這兩個地方的名字
  • 這兩個城市名字一樣讀音相反,據說央視也搞錯過,更何況是我們!
    中國土地廣闊,地名更是不勝其數,有些地名有些接近甚至相同,這使得一些人一不小心就搞錯了。比如在河南境內就有陝縣和郟縣,讀音和字形十分相近,不僅僅是外地人容易搞混,就算是當地的快遞人員也有搞錯的時候。我一開始沒留意真把陝縣看成郟縣了。
  • 這兩個漢字有8種讀音,是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
    多音字,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 「敦」字 敦字一共有八種讀音: dūn 這是最常見的一個讀音,可以表示厚重,親密和睦,也代表地名,比如敦煌。
  • 四川跟福建有兩個縣,名字讀音相同,但要反著念,經濟還相差不小
    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城市的名稱與城市的風格完全不同,並且有許多具有獨特風格的城市,今天,我想向您介紹福建和四川兩縣,名稱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他們是福建省武平縣和四川省平武縣,您是否認為這兩個地方根本無法區分?
  • 山東「最有趣」的兩個縣,讀音還完全一樣,名字卻正好倒過來
    現在海外旅行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 在豆瓣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分享旅行中拍攝的美麗景色,總是讓我是神, 所以,我知道更多的地方和奇聞異事, 今天,小編想介紹山東省最有趣的兩個縣, 讀音完全一樣,名字正好相反。
  • 湖南與湖北「撞名」的兩個區縣,雖然漢字不同,但讀音卻完全相同
    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不僅地大物博,有著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而且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著56個少數民族,為了便於行政管理,自然頭等大事便是做好行政區劃,從天下分為「九州」開始,再後來實行郡縣制。目前,我國主要採取的五級管理制,分別是省、市、縣、鄉、村。
  • 中國最大的一個縣,面積相當於兩個省的總和,你知道是哪個縣嗎?
    中國最大的一個縣,面積相當於兩個省的總和,你知道是哪個縣嗎?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在中國境內也有許多的省份,每個省份之間的佔地面積是不一樣的,但是你知道到嗎在中國有一個神奇的縣,它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縣,它的面積相當於江蘇省和浙江省加起來的總和,你知道是哪一個縣嗎?
  • 湖南有個縣與甘肅一個縣名讀音相同,寫法不同,經濟卻相差甚遠!
    湖南和甘肅有一些相似之處,兩者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根據湖南省的傳說,炎帝神農氏在這裡種植穀物,織麻並製作陶器,甘肅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祖先伏羲,女媧和黃帝的出生地以來,我們今天不在談論歷史,我們在談論兩個省的兩個縣,名字的發音相同,但漢字不同,這就是澧縣和禮縣。
  • 重慶市和湖北省「撞名」的兩個區縣,只有一字之差,讀音完全相同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還有百家爭鳴的燦爛文化,華夏大地有著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而且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56個少數民族,為了便於行政管理,劃分了多級行政區劃。目前我國主要採取五級管理體制,分別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級市(州)、縣(市轄區、縣級市)、鄉(鎮)、村(社區、居委會)等。放眼全國,鄉鎮和村之間同名的比比皆是,因為鄉鎮和村作為最基層的單元,在全國實在太多。但是縣以上基本無完全重名的,全國縣級行政區域一共有2862個,其中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852個市轄區。
  • 河南這兩個「異卵雙胞胎」縣,名字如出一轍,經濟卻大相逕庭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個國家的城市也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令人驚訝的是,許多城市有著同樣的發音和相同的名字,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中國河南省有兩個縣,他們的名字基本上是一樣的,如果你不注意其中的一個,認為這是一個小小的迷糊,那麼你應該說它是一個同縣,雖然名字差不多,但是經濟實力稍有不同
  • 江蘇和浙江的兩個地名,讀音接近,一個是區一個卻是地級市
    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在中國歷史上,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浙江,簡稱「浙」,省會杭州,因為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折江,又稱浙江得名。咱們今天說一下江蘇和浙江的兩個地名,讀音接近,一個是區一個卻是地級市!
  • 中國最奇特的兩個縣,相距300米僅一河之隔,卻是兩個省份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有去過國內的其他城市,了解過當地的經濟狀況。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為了方便管理,也是劃分成了很多省份和城市。當你去到不同城市的時候,所感受到的氛圍也是不一樣的。
  • 河北省一個縣和陝西省一個縣,名字的讀音正好一樣
    如今,就河北省和陝西省來說,都位於黃河流域,並且都是歷史文化大省。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
  • 中國這兩個區,字不同讀音相同,分屬河北、天津!
    其中,就河北省下轄的冀州區和天津市這一直轄市下轄的薊州區,名字不同,但是讀音相同,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今河北省冀州區一帶成為魏國的疆域。隋朝時期,該地區屬信都郡。二宋朝河北東路下轄冀州等諸州,冀州治所在信都縣。現冀州市境內只設信都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