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兩天,有媽媽在後臺留言,說生孩子的時候,是半夜,疼得受不了,想要剖腹產,但是丈夫一直在旁邊說「醫生還沒來,時間還沒到......」
她快要受不住的時候,護士才急急忙忙把醫生叫來,到產房差不多十分鐘,孩子就出生了。那一刻,她只覺得心寒。
一腳踏進了「鬼門關」的她,不想聽到「時間還沒到」,而是「疼就抓住我,我去找醫生,老婆辛苦了」。
人們總說「生孩子是女人的事」,的確,疼痛都是女人在獨自承受。但是這個時候也是女人最脆弱的時候,是最需要人陪伴安慰的。
2.
派媽有個朋友小雲,一個追求理想的女孩,總是嚷嚷著「要嫁給愛情」,並且如願嫁給了同班同學小張。
最初幾年還好,夫妻倆相敬如賓,時不時還能看他們在朋友圈裡秀秀又去哪裡玩了,吃了些什麼。
但是自從朋友生下了孩子,兩人的矛盾就像被點燃的火藥桶,隨時都會爆炸。
她跟我提過,原本小張家裡人對她都挺好的。
可是孩子出生那天,一群人圍過去看孩子,討論孩子像誰,而她,則孤零零地被遺忘在病房的一個角落。
她再也感受不到之前那種「被捧在手心」的感覺了。有時候會覺得他們家人完全把她當成了生育機器。
產後抑鬱加上滿懷憤懣,小雲的脾氣越來越差。
原本雞毛蒜皮的小事兩個人都能吵上半天,從「你怎麼不幫我帶孩子」,吵到「尿布你怎麼又沒洗?」
她曾找我哭訴,是「嫁給愛情」錯了嗎?
我告訴她,並不是你錯了,而是有些人,你得生過孩子,才能看清。
生孩子,可以說是,一個女人一輩子最脆弱的時候,也正是最需要丈夫關懷陪伴的時候。能夠迎接一個人,也能看清一個人。
3.
幸運的是,大多數媽媽都有丈夫陪伴在身邊,不離不棄。
也許妻子多年來任勞任怨,從來也沒有告訴過你她到底需要什麼。
但是在生孩子的時候,請千萬顧及她的感受,注意以下幾點:
1. 千萬不要認為「生孩子」是很簡單的事,其中的痛苦你想都想不到
在懷孕初期會孕吐、沒食慾、盆骨痛、胸口痛。
隨著懷孕時間的增長,慢慢的會出現肚子痛、腳跟痛、睡不好,因為肚子慢慢長大,媽媽們會蹲不下身,站一會就覺得累。
但是為了孩子成長她們還要強忍著難受去做瑜伽,參加早教,看書。
生孩子的時候更是承受6-12小時的陣痛折磨,有的更長,長達一到兩個小時的十級陣痛,順產當時疼得死去活來,剖腹產則是麻醉結束之後難以承受。
的確很多女人都會生孩子,但她們也需要承受這些疼痛。
不要因此不心疼你的媳婦,除非你能替她生孩子。
2. 在陪產過程中給她百分百的關注,在生完孩子以後好好安撫
有些醫院支持父親陪產,有些則不允許。
當你選擇陪產的時候,就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陪產過程中你會看到她被疼得滿頭大汗,還不要你伸手去抱,疼得慘叫連連,你卻沒有辦法幫她紓解。
曾經有爸爸陪產結束後說,覺得很無力,她一個人承受了一切,自己什麼也幫不上。
但至少你的陪伴能給她一絲安慰,讓她有了更多的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恐懼。
如果不能陪產的話,就要溫柔的、深情的安撫她。
既然你註定無法幫她承受痛苦,那就心疼一下她的付出吧。
哪怕只是親親她的額頭,對她說一句,「老婆,辛苦了」,都比看都不看她一眼就去看孩子要好。
這個時候的女人剛剛承受過巨大的痛苦,可以說是脆弱又堅強,你的安撫能給她帶來希望,就像長夜盡頭的陽光,照亮她以後的生活。
3. 千萬不要忽視產後的她,給她陪伴很重要
典型的產後抑鬱症多在產後6周內發生,發病率佔15%——30%。
主要的原因除去自身情緒低落、對嬰兒的擔憂以及自己身體的問題以外,很多都是外界的因素。
丈夫的不理解,婆婆的不滿意,孩子的哭鬧,工作的丟失或者停職降職等。
曾經有位產後抑鬱的媽媽說:
「那個時候聽婆婆背地裡跟老公說自己的壞話,轉頭卻發現窗戶外面的空氣很新鮮,外面的世界也很美好。
「一不留神就站在了窗臺上。
「還好孩子突然醒來,哭了一聲,這才回過神來。」
身為丈夫,應該給妻子足夠的依靠,在她剛生完孩子的時候,努力幫她分擔一些生活的壓力,比如幫她帶帶孩子,幫她洗洗衣服,做些家務等。
你的陪伴能幫她走出產後的低落期,你給她的陪伴對家庭和諧也同樣重要。
宋涵 在《生育對話錄》中說:
「生育是最嚴肅的生活哲學
我既不逃避對生育的懷疑
也不逃避對生命的深情」
希望你的丈夫,能夠滿懷生育的期待,也不逃避對你的深情。
陪伴你走過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幸福的時候,共同感受生命的奇妙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