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李早教授:對學生傾囊相授 做科研一絲不苟

2020-12-25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唐欣然)各種書籍、學生作業、會議材料、論文……一踏進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院長李早教授的辦公室,記者看見各種資料堆滿了辦公桌和茶几。「不好意思,這段時間太忙了,都沒時間收拾。」李教授解釋道。昨晚她還在和臺灣某大學來訪人員商洽院際合作項目,一直到凌晨才睡下,第二天早上六點就起床了,因為「院裡有事情要處理」。

除了要處理學院的日常行政事務,作為教師,李早還肩負著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重任,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她為「早姐」。當記者問道,「您在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麼?」她毫不猶豫地回答:「學生對我的認可,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對學生傾囊相授

說話間,李早隨手從包裡掏出了兩本學生的碩士論文放到桌上。既要處理學院事務,又要照顧家庭,還要上課、指導學生,李早教授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白天的她根本沒有時間看學生所做的論文,只能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認真閱讀。為了節省時間,她出差乘坐火車時,也會修改學生的論文。

儘管如此,李教授從不拒絕學生的要求,只要有學生打電話給她,她總是先處理學生的事情再忙別的事情。

孫霞是李教授的弟子之一,被推免至該院攻讀碩博連讀,也是「李早工作室」的一員。談起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她的思緒飄回到了2014年她參加UIA世界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時期。「前期,李老師幫我們找了很多日本的設計案例讓我們參考,都是她在日本讀博士期間積攢下來的。提交作品時,因為是全英文的設計方案,李老師又幫我們聯繫從國外回來的宣曉東老師,請他幫我們翻譯修改。後來我們的獲獎證書寄丟時,也是李老師幫我們聯繫國際建協。沒有她的指導和幫助,我們肯定不能入圍全球前15名。」

工作室的另一位學生喻曉告訴記者:「李老師很和藹,就像大姐姐一樣,我們跟她無話不談。她對我們的學習抓得特別緊。」

每周例會是李早工作室的固定項目。即使事情再多,李教授也沒耽誤過一次例會。由於工作繁忙,李早工作室的例會時間不定,常常會在中午或者晚上召開。有的時候,李教授還會趁兩個會議之間的休息時間,給同學們開例會,時間雖然短暫,但她一直堅持。

暑假期間,李早教授也沒停下忙碌的腳步。為了指導學生參加環巢湖地區江淮建築風貌設計大賽,暑期她每周給學生們指導兩次。對她而言,指導學生做設計不僅是走近學生的好機會,也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我總覺得當院長是兼職,還是丟不下自己的專業。」李早這樣說道。而學生們則都有個小願望:希望李老師不要再這麼忙了,多留點時間給自己。

做科研一絲不苟

李早深知,作為教師,只有通過科學研究才能不斷更新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因此,即使再忙,李早也從未忽視過科學研究。2010年,她成功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這也是建築與藝術學院拿到的第一個國家級課題。

如今的李教授接課題接到手軟。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GPS技術的小學生放學路徑與城市空間結構協同優化策略研究」和國家社會科學項目「資源節約型城市居住區公共服務模式創新研究」同時處在成果收穫階段。此外,她還承接了安徽省建設廳委託的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項目「安徽傳統建築風格和優秀傳統建築文化元素研究」,在即將召開的第四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上,該課題組將代表安徽,與全國9個重點省市一起,就事關中國城市本土化發展的若干重大議題做出回應,並形成政策導向性的共識。

在院裡,李早的認真是出了名的。「我們經常早上七點就收到李老師的信息,提醒我們一些注意事項。」 孫霞回憶道。

其實,一絲不苟是李早在學生時代就保留下來的習慣。在日本讀博士期間,李早跟隨導師做課題,她嚴格要求自己,不僅深入鑽研每一個研究方法,而且給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標,每一篇論文的寫作都是高水準、高質量。她相信,只有完成的工作比老師的期望更高,才會始終走在別人的前面。「別人都說我走得順,其實,我只是比工作要求的時間提前一點,完成的成果比要求的高一點罷了。」李早笑著說。

承擔那麼多的科研項目,李早教授是如何安排時間的呢?「項目開始之前,我都會列好計劃,把握好幾個關鍵時間節點,什麼時間完成多少工作從不會出錯。」另外,「優化組合」是李教授的一大法寶。比如正在進行的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項目,李早讓研究生們負責前期的資料收集和匯總,這樣,學生們既能在實踐中得到鍛鍊,又能以此為基礎,發表各自的學術論文。「只有把事情優化組合了,才能把人的力量發揮到最大,效率也會節節攀升。」

為學院兢兢業業

2011年起,李早擔任學校建築與藝術學院院長。上任伊始,作為當時學校最年輕的院長和唯一的女院長,李早在倍感壓力的同時,也下定決心要帶領學院走出一番新的天地。

4年來,在她和院班子的帶領下,建築與藝術學院不斷加強科研和學科建設,成功申報了5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該院年均科研到帳經費逐年翻倍增長,學生在國內外競賽獲獎等級及數量逐年遞增,組織完成了建築學和城鄉規劃學學科評估,並均穩居於全國前20位。同時,該院還利用海外人才的優勢,穩步推進與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外一流院校間的合作辦學、聯合教學以及共同研究。

「有些名師不能直接聘到學院來,我們就請他們來校給學生做講座,或者給學生上幾節課。這樣也能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拓寬學生的視野。」就在採訪前幾天,李教授的博士生導師宗本教授還從日本遠道而來,給建築與藝術學院的學生們講授了幾節「科學研究方法」課程。

2014年,該院在與英國卡迪夫大學進行聯合培養碩士的基礎上,還拓展了聯合培養博士項目,並與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就設計工作坊和產學研合作籤訂了合作備忘錄,積極申報雙碩士交換生項目。如今,該院學生早已走出國門,在英國的卡迪夫大學等世界名校進行聯合培養。

在李早教授和學院老師的通力協作下,學院更是將「因材施教」和學科交叉做得細緻入微。在建築與藝術學院老師們的精心指點下,同學們受益頗多。僅2014年,就有五百多位學生將三百多項各類大獎收入囊中,更有2項作品在UIA世界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中獲獎,其中1項作品正是李早教授指導的。

「近年來,建築與藝術學院捷報頻傳,是全院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李早認為,如果沒有這個凝心聚力的團隊,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上至院黨委下至普通教師,每個人都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正是全院師生心往一處走,勁往一處使,才有了這滿園的桃李芬芳。」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不僅是李早成功的秘笈,也是她人生的寫照。

相關焦點

  •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侯勇麗--傾囊相授 留下「帶...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侯勇麗 傾囊相授 留下「帶不走的隊伍」 侯勇麗 男,39歲,2009年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婦產科專業,師從全國知名專家郝敏教授。
  • 【醫德】傾囊相授 留下「帶不走的隊伍」
    侯勇麗 男,39歲,2009年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婦產科專業,師從全國知名專家郝敏教授。他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就職於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先後被評為婦科智能(AI)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科技創新與器官整復分會外陰引導疾病治療與整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山西省婦科腫瘤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委員;AJOG中文版青年翻譯官。
  • 傾囊相授 諄諄教誨 年輕幹部要這樣幹!
    11月7日、8日,四位縣領導,傾囊相授,將自身經驗與學員們分享,激勵、勉勵大家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穩。縣委常委、公安局局長趙應華為學員們講授題為《為擔綱「麗水之贊」貢獻青春力量》的課程。要忠誠乾淨擔當,做守紀律講規矩的表率。忠誠事業、敬畏紀律、謹慎用權、廉潔自律。縣委常委、壺鎮鎮黨委書記田健暉以「學習、工作、生活」為主題,為學員們授課。
  • 合肥工業大學:立德樹人 涵養文明校園
    今天我們帶您一起走進合肥工業大學。【出鏡】這裡是合肥工業大學思政課的情景模擬課堂,通過運用虛擬實境技術,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正在這裡進行。▲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教授 陳殿林【實況】「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了黨章……」在虛擬實境技術的幫助下,學校思政課老師通過帶領學生置身不同的模擬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
  • 關於合肥工業大學你了解嗎?合肥工業大學排名前十專業有哪些呢?
    年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歷經與安徽工學院、安徽水利電力學院合併重組,先後隸屬高教部、機械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教育部管轄;1997年,機械工業部正式通知,安徽工學院與原合肥工業大學組建為新的合肥工業大學;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合肥工業大學被劃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000年,合肥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成立;2002年,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成立
  • 北京工業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實力雄厚的211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都是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這兩所高校都是學科底蘊深厚、實力雄厚的高校。合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創建於1945年。辦學主體坐落在安徽省省會、我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合肥市。在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六安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 安徽省的合肥工業大學
    大家好,對於安徽省的省會城市,想必各位小夥伴們都知道吧,但在這裡有著兩所在我國大學排行中都比較靠前的大學你們知道嗎?其中一所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學校在之前小編已經介紹過了,這次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合肥工業大學。接下來讓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
  • 讓別人願意「傾囊相授」,是你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但這些東西卻可能非常重要:別人點化你一下,你就少走不少彎路;別人不告訴你,你可能要琢磨很久,甚至要栽一些跟頭才能懂。雖然很多時候,我們心裡會想:「別人能教我的沒什麼稀罕的,稀罕的我自己用心琢磨也能學會」。但如何讓別人願意「傾囊相授」,其實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 以「+工業大學」命名的理工類高校排名,哈工大第1,合肥工業大學第3...
    在排行榜單中,校友會排名第三的是合肥工業大學,第四名是北京工業大學;而軟科的排名恰恰相反。 合肥工業大學與北京工業大學到底誰更勝一籌?
  • 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代表團來訪合肥工業大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5日訊(記者 候智 通訊員 葉慧)4月29日上午,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副校長Joseph A.Heppert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Tim Dallas教授、商學院信息系統榮譽終身教授林漳希一行來訪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劉曉平在學術會議中心會見室接待了來賓。
  • 就是街舞》第二季雙師教育 ,街舞大神傾囊相授
    就是街舞》第二季雙師教育 ,街舞大神傾囊相授) 連續三年三季節目,《這!就是街舞》完成了街舞文化、街舞舞者和觀眾的三贏。而作為《這!就是街舞》的衍生品,《這!就是街舞》第二季雙師教育也備受關注,未來一代舞王或者將誕生自這個培訓場所。
  • 數學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數學學院的前身是合肥工業大學基礎部數學教研室。1985年由數學與力學兩部分合併成立應用數學力學系;1997年合肥工業大學與安徽工學院合併成立了新的合肥工業大學,兩校的數學、力學合併成立了新的應用數學力學系。
  • 西南交通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三所理工名校誰厲害
    三所理工名校歷史,定位和區域位置 西南交通大學位於西南,哈爾濱工程大學位於東北,合肥工業大學位於中部地區,三所大學都是中國理工科名校。
  • 乾貨滿滿科比傾囊相授
    乾貨滿滿科比傾囊相授 2018-04-17 18:18  西決的籃球世界 科比做的第一期節目《
  • 合肥工業大學部署合肥校區2020年學生軍訓工作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棟)8月27日,合肥工業大學召開合肥校區2020年學生軍訓領導小組會議,部署學生軍訓各項工作任務。該校黨委副書記陳剛出席會議。  陳剛在講話中指出,軍訓是大學新生的第一門必修課,軍訓領導小組全體成員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認真完成軍訓工作各項任務;軍訓團要統籌軍訓期間各項工作,加強協同聯動,做好後勤、醫療保障,確保疫情防控下軍訓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各學院要全力配合軍訓團,切實加強軍訓期間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引領大學新生在軍訓過程中身體上接受磨鍊,思想上得到洗禮,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開啟大學生活新篇章。
  • 校長郭永存一行赴合肥工業大學調研
    3月24日下午,校長郭永存、副校長王其東一行赴合肥工業大學就教育教學改革、科研管理、人事制度改革和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進行專題調研。     合肥工業大學校長徐樅巍、副校長吳玉程率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對郭永存一行到訪表示熱烈歡迎。
  • 合肥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_成人高考招生簡章_合肥工業大學成考...
    2020年合肥工業大學成人高考招生簡章合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安徽省共建高校。
  • 合肥工業大學實力如何?值得報考嗎?
    1945年,合肥工業大學誕生在淮水之濱的蚌埠黃莊,時名安徽省立蚌埠工業職業學校;1947年擴建遷至淮南洞山,經歷淮南煤業專科學校,幾易校名;1956年遷駐合肥,1958年定名為合肥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材料工程系有這樣一個女生寢室:寢室共4人,3人保送至清華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人考取江蘇大學;4人全是黨員、學生骨幹;3人進入專業前4名,3人榮獲國家獎學金、安徽省優秀畢業生、學校十佳大學生等榮譽稱號;寢室多次獲評先進寢室、黨員寢室、衛生寢室等。
  • 盤點合肥工業大學真正的王牌專業
    在合肥有一所大學,沉穩低調,默默耕耘,她就是素有「汽車領域黃埔軍校」之稱的合肥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雖不事張揚,但2018年卻喜訊不斷,好事連連。2月份,軟科發布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排名展示了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600所大學,「合工大」進入TOP100,位列82名;8月份,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合工大」為十三五期間新增共建的8所高校之一。「合工大」也是目前安徽省內唯一一所軍工科研保密、質量和武器裝備生產許可等軍工科研「三證」齊全的普通高等學校;10月份,USNews(U.S News & World Report)發布2019世界大學排行榜。
  • 「合肥工業大學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築研究院」揭牌
    合肥在線訊 (王嫣然 龔瑞)10月20日,合肥工業大學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築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合工大智能院舉行籤約揭牌儀式,並整體入駐合工大智能院研發中心。作為校地合作的又一成果,該研究院旨在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由合工大智能院、合工大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合工大監理公司、合工大檢測公司、合工大共達檢測公司五方聯合共建,匯聚合肥工業大學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能建築等方向的學科優勢、科研團隊以及產業力量,目標打造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輻射全國的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築科創中心、「政產學研用投」全鏈條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