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並關注題目下方藍字,得一山房
照顧好你的身體,照顧好你的心
伯特·海靈格(Bert Hellinger),德國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伯特·海靈格博士是跨越20、21世紀、歐洲影響力深遠的知名心理治療師,也是心理治療類最暢銷書作家,以先驅者之姿引領媒介傳統心理學和靈魂兩大領域。
已出版著作有《愛的序位》、《誰在我家》、《心靈之藥》、《在愛中升華》、《成功的人生》《成功的法則》《成功的序位》《再見耶穌》,《洞悉孩子的靈魂》等83本書,它們被翻譯成30種文字。
今天是海靈格91歲生日,我們一起來祝賀海靈格老師91歲生日快樂!
伯特·海靈格,1925年在德國出生。系統排列創始人。
他於1940年代開始學術研究,主修神學和教育。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後,他被任命為神父並於1953年作為牧師和傳教士被派到南非服務。
他在南非的祖魯族作為神父工作了16年,這些經驗對他後來的工作產生了深刻影響。在那裡,他擔任一個學校的校長,負責教務,同時也是教區神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感到對一個歐洲人來說,完全可以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跟祖魯人在一起。在留下一個文化的過程中,提高他們在許多文化價值等方面的意識。
圖註:伯特·海靈格
他參加了由普世聖公會組織的不同種族參加的團體動力的課程,這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被介紹用團體的方式工作,重視對話、現象和人類個體經驗。25年後,在那裡於對心理治療的興趣,海靈格神父在1970年代脫下了他的神父袍,專心致力於此----心理學領域。
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是另外一個重大的影響。幾個治療學校對他的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除了聖公會團體動力的現象學/對話方向,還有他從聖公會和在南非的祖魯族學到的人類支持大自然的力量的基本需求,從維也納學到的精神分析和從美國學到的身體工作(body-work)。
他跟Ruth McCledon和Leslie Kadis學過家庭治療,後續與米爾頓H.埃裡克森等人一起工作。所有這些傳統的心理療法的不同元素通過這種方法被統一整合起來。在整合這些心理療法的過程中,他創建了一個獨特的引人注目的治療方法——系統排列。
圖註:伯特·海靈格、蘇菲·海靈格
現在世界上系統排列發展比較快的地方,有德語地區,包括德國和奧地利。在德國,已經有大學把系統排列列為學位課程之一,目前已經有超過2000位系統排列的從業人員。在荷蘭,是組織系統排列發展得最好的地區。在俄羅斯,家庭系統排列已經正式被承認為心理治療的方法之一。美國有些機構提供的家庭系統排列工作坊可以得到繼續教育學分(CEU)。中南美洲,系統排列也很流行。日本和臺灣都有機構提供系統排列的長期培訓課程,在臺灣經常有系統排列導師在大學裡舉行講座和工作坊。
在香港也有機構提供非定期的系統排列工作坊及培訓課程,在中國大陸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
圖註:伯特·海靈格與石明泉先生
石明泉先生是從2008年開始跟隨海靈格老師學習系統排列,並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結業於德國海靈格科學院的系統排列師、排列師導師。
關於系統排列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石明泉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系統排列重在系統,不在排列。我希望在社會這個大系統中,我們也能夠看到和關注到所有人,包括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群體。我更希望能夠把系統觀、全局觀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助力「和諧社會」的建設;用海靈格大師的智慧和系統排列這門學問幫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道」。所以他發心將系統排列這門學問傳承給更多的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工作者、學校老師以及醫務工作者、企業管理者、社工行業的管理者等各個領域的人。希望協助人們成功地將系統排列運用在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及企業組織,面對瓶頸,邁向幸福成功之道。
圖註:石明泉先生在斯洛伐克接受國家電視臺專訪
在2014年11月1日到11日,德國的巴德賴辛哈爾迎來了海靈格大師的國際訓練營和國際督導工作坊。在工作坊結束後海靈格老師接受了石明泉就海靈格大師本人和他的學問與中國的關係的訪談。海靈格大師談到了跟中國和老子的關係,原話如下:
「我來談談我和中國的關係。長期以來,我和中國有著很特殊的連接,通過老子。老子很少講話,老子把我們帶到另外一個層面上去。在我看來,系統排列能量的承載者就是老子。我不會去觀看全世界的系統排列師怎樣去工作,我只是去看老子就好了。看到老子,我就會變得清明。並不是我在工作,是另外更大的動力通過蘇菲和我在工作。如果我去中國的話,老子就會站在我的身後。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和中國可以合二為一。如果這個層面上是統一的話,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解讀去進行反應。但是我不會去問,我也不會去評論,我就去聽老子就好。」
海靈格老師訪談視頻片段如下:
備註:左起依次為儲曉斌先生、伯特·海靈格、蘇菲·海靈格、石明泉先生
而在海靈格國際大會的最後一天,石明泉老師在海靈格身邊,也說出了他對系統排列的理解,這段文字得到了海爺爺的首肯,並被翻譯為德文、英文和俄文廣為傳播:
「我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有無限的可能回答。我只能說,這是海靈格老師帶領人們與道同行的這條道路或關於愛的科學。家庭系統排列並非家庭系統排列,其被稱之為家庭系統排列而已,只是一個名字。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無為而為、無作而作、無看而看,無愛、無懼,亦無想像造作!沒有目的,也沒有期盼,活在呼吸之間的當下時刻,本自具足,一切圓滿現成!我稱其為『海氏道』或者『海氏禪』!」
圖註:2014年國際大會現場,左三為石明泉,右二為海靈格老師
海靈格談自由
聽海靈格談自由,
他說:人有一點點自由。他的言下之意,
似乎那自由不是很多。「人有一點點什麼自由呢?」
他說:「改變的自由而已。」
接著,他拐彎了:「但是,對於改變之後的結果呢,人們是不自由的。」
他還慢條斯理地說:「所謂的自由只不過是臣服而已,一個人懂得臣服自己的命運,那會是最大的自由。很多人喜歡去追求,追求這個,追求那個,但到頭來結果未必是好的,臣服就是不用去追求,把結果是什麼交給比你大的那個整體去做。」
海靈格論生命和死亡
每一個生命都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死亡是我們的朋友。
死亡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我們每天都向著死亡走去。
海靈格論愛與秩序
愛是秩序的一部分。
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
愛只可以在秩序的範圍內成長。
愛常常是有代價的,常常讓人感到愧疚。
愛只是一顆種子,並不能改變土壤。
悲劇中的英雄是盲目的。
人要回歸秩序,面對真相。
海靈格論人生
每個人都有資格決定他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希望有更好的明天。
要用全新的眼光去面對每個不同的情況。
危機唯有到達高峰時才能夠解決。
多愁善感守護著一種不為人知的幸福。
人在幸福中會體驗到危險與不安。
海靈格論伴侶關係
關係其實也會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
伴侶之間發生的事,別人絕對不能干涉。
女人跟隨男人,男人服務女人。
每一種關係會設下不同的界限。
連結既是愛的獎賞,又是愛的代價。
海靈格論分手
不負責任地分手常常會帶來破壞性的後果。
伴侶分手也許是必須的。
要麼分手,要麼強留,兩種痛苦必選其一。
伴侶分手往往是無可避免的。
在分手當中,憤怒通常是替代悲痛的工具。
離婚是父母雙方的事。
海靈格論父母和孩子
父母的關係不關孩子的事。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不能分割的。
父母付出,孩子接受。
你的父母有權插手你的人生。
孩子們對父母的愛是無限的。
孩子要跟隨父親。
榮耀自己的父親。
即使父母有罪過,他們仍然是父母。
榮耀自己的父母便是榮耀大地。
孩子的心靈無法容忍任何對父母的貶抑。
子女必須尊敬並且榮耀自己的父母。
海靈格論疾病
信念促成疾病,醒悟便得康復。
疾病乃是拒絕榮耀自己父母的結果。
疾病乃是企圖為他人贖罪。
和解比贖罪更好。
癌症由恨生成,卻遠遠地迴避著愛。
有時癌症是一種贖罪的形式。
頭痛的問題可能是來自被堵塞的愛。
多數情緒的痛苦都是中斷了的愛。
心痛和頭痛常常是堵塞了的愛的一種表達。
海靈格論清白與罪惡
清白者往往是較危險的人。
忠誠應以愛為出發點。
愧疚和無愧並不等同於善良和邪惡。
清白與罪惡並不等同於善良和邪惡。
清白者是不原諒人的。
如果某人正視他的罪惡感,便可獲得力量。
罪過是不可挽回,也不能補償的。
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是一種高技巧的報復。
贖罪是一種補償行為。
唯有罪人才能夠寬大仁慈。
人世間的罪惡是會消逝的。
海靈格論付出與接受
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決定有權利。
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回報的責任,我會體驗為罪惡。
沒有虧欠的壓力,我會感到輕鬆和自由。
當他們要幫助你的時候,你要小心。
帶著愛從別人那兒接受的人是謙卑的。
吸入是接受,呼出是付出。
鞠躬也是一種付出。
深深地吐氣!
那是一種讓愛流動的方法。
多一點愛意,少一點恐懼。
海靈格論問題與行動
問題本身往往是解決的方法和動力。
如果描述是正確的,問題應該早已解決。
只要發生了,我們都要客觀面對。
我們所犯的錯誤往往是最好的老師。
每一個行為後面都有其正面動機。
愛是一切行為後面的動力。
事實往往與人們所說的相反。
所有的情緒都是幫助我們成長的。
我們只有在必須行動之前才是自由的。
每個人都有力量面對他的難題。
學員分享:《為什麼我們懂得許多道理,仍然過不好生活》
石明泉老師年底行程:
12月23-25日,山東兗州《遇見·和美人生》深度療愈工作坊(歡迎報名)
12月30日-1月3日,首屆系統排列種子導師班第4次面授課程(報名已滿)
2017年1月1日-1月3日,導師班內部工作坊《遇見·富足人生》深度療愈工作坊(歡迎報名)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
得一山房
致力於系統排列與傳統文化的整合研究與傳播
應用於企業、組織及個人成長與問題解決
管理員微信號:deyishanfang0122
課程諮詢電話:15253287613任女士
投稿郵箱:519056647@qq.com
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得一山房,照顧好身體,照顧好心
喜歡我們的文章,或有任何問題與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石明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