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粉絲們,我們已經上了四天班了,
但晚報君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各位,今天僅僅還只禮拜二。
晚報君還有句話,即使你們不想聽也得說:
天氣變冷了,大家更加應該努力掙錢了。
因為.冬天的衣服比夏天的貴!
除了關心你們,晚報君對湘潭也是挺關心的,下面說一說我們的身邊事。今天晚報君在公交車上就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一手拿包子、一手拿豆漿,在擁擠的公交車上大快朵頤……這樣的情景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吃的人爽了,同車的人卻可能要被異味「騷擾」。這不,10月10日一早,市民張先生就因為這事憋了一肚子火。
「小孩子吃點早飯怎麼啦?關你屁事哦!」當天早上7時30分左右,一輛擠滿人的5路公交車上,一聲尖銳的女聲從車廂後部傳來,立即引來了乘客們的關注。被這名女子呵斥的正是市民張先生,此時他已是面紅耳赤。
原來,當時張先生恰好坐在這名女子旁邊,對方還帶著一個三四歲大的孩子。把孩子安頓好後,女子拿出了一袋韭菜煎餃,餵給孩子吃。由於5路車是全封閉式車廂,很快車廂內就飄滿了韭菜的味道,不少人皺起了眉頭、捂住了鼻子。
張先生就坐在女子隔壁,自然是首當其衝,於是向女子提出建議:「麻煩在車裡不要吃味道這麼重的東西。」誰知立馬招來了女子的大聲反擊。
怕圍觀的乘客誤會自己,張先生也特意提高了聲調,「你在公共場所影響了其他人,我提醒你而已!」
因為太過生氣,張先生提前幾站下了車,兩人的爭吵才就此打住。
談起公交車上的「飲食問題」,不少駕駛員都很有感觸。
「在車上吃粉啊、面啊,湯湯水水灑一地不說,還會引起乘客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冬天,在一個封閉式的車廂內,倘若一個乘客吃上幾口肉包子,那個味道,確實讓人感到不適。」5路車駕駛員劉師傅說,在車上吃東西,最重要的是不安全。尤其是一些小孩子放學後喜歡在車廂裡吃點心,每到這時,司機都最為緊張,「因為如果乘客在車上進食,特別是一些有竹籤等銳利的東西,加上汽車行駛時的晃動,很有可能會突發戳傷人的情況。」
有多年公交車從業經驗的趙禹師傅告訴我們,他覺得,車內飲食情況嚴重與否與行車線路有一定關係,「比如,14路公交車的乘客大多為學生,提醒過一兩次,學生們基本會聽,下次上車就不再吃東西了;但像9路等線路長、開往郊區的公交車,因為乘客人員複雜、流動性大,這種情況就會多點,也難以制止。」
市運管處公交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沒有出臺嚴禁公交車內飲食的相關制度。但從2014年開始,兩家公交公司先後推廣了「無飲食車廂」概念,並在市內多條公交線路上進行了宣傳,製作了「倡導無飲食車廂,共創文明公交」的友情提示牌,以此來勸導乘客。
這位負責人無奈地表示,雖然推廣「無飲食車廂」以來,乘客在車上吃東西的情況有所減少,但還是比較常見。一般碰到張先生這樣的情況,公交車駕駛員並沒有權力阻止乘客,只能以播放語音提示的方式來提醒乘客注意文明乘車,因為汽車在行駛時,司機是不可以分心與他人交談的。
「公交車是城市流動的名片,一定要將文明的窗口守護好。」對此,這位負責人也再次呼籲,希望所有乘客都能夠自覺不在車上飲食,並主動參與到維護車廂環境、文明的隊伍中來,幫助駕駛員及時制止車廂內的不文明行為,共同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記者 鄭鏡慧子 通訊員 武湘林)
大家怎麼看?
歡迎留言給晚報君。
下面這5個湘潭人膽子真大,居然把老虎給……
俗話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那麼老虎的指甲又剪不剪得?10月9日,和平公園動物園工作人員在「太歲」頭上動土,費盡周折給東北虎剪了一回指甲。
這隻東北虎今年8歲,體重150公斤,十分兇猛。由於缺少自然界磨爪子的條件,指甲越長越長後深深嵌入虎掌內,造成出血膿腫,無法正常著地。
公園一位負責人介紹,飼養員最近發現,這隻老虎的左前掌1根指甲傷口有流血的跡象,造成左腳掌無法正常著地。「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威脅到老虎的安全」。
為幫老虎減輕痛苦,動物園決定為老虎修剪指甲。可「與虎謀甲」的工作具有一定危險性,如果方法不當,不僅會傷及工作人員,也可能傷著老虎。為此,動物園做好了各種預案,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10月9日下午3時,動物園5名工作人員開始為東北虎剪指甲。他們動用了10多種工具,先用吹管麻醉槍,對關在籠子裡的老虎尾部發射一針麻醉劑。東北虎中槍後嘶吼了幾聲,在籠子裡來回躥了幾圈後,搖搖晃晃地一頭栽倒在地上。
「沒什麼反應了,趕緊進籠子進行手術。」5名工作人員迅速進入鐵籠中,將趴在地上不再動彈的老虎控制住。用鐵鏈綁住後腿、用竹竿壓住頸部,確認東北虎無法再「反抗」後,大家抬起虎腳,主刀的獸醫開始實施手術。東北虎的指甲十分堅硬,根部與骨頭相連。獸醫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嵌入肉掌的指甲用特製的剪刀剪斷。同時,還對東北虎前肢的指甲進行了一次修剪。下午5時,手術實施完畢。工作人員立刻給東北虎注射麻醉藥解藥。30分鐘後,手術完的東北虎甦醒,開始在鐵籠中行走。據介紹,老虎的傷口癒合比人快,預計7天的時間,它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了。
在動物園,大型猛獸是最受遊客歡迎的動物之一。老虎、獅子等一類的猛獸,其指甲平時是蜷縮在腳掌裡的。只有在它們撲咬獵物時,其指甲才伸出來。老虎指甲長達3釐米左右,鋒利無比,猶如一把堅硬的小鋼刀,在撲咬獵物時會刺進獵物的皮肉裡,這樣它們才能牢牢地抓住獵物。
圈養在動物園裡的老虎、獅子雖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由於沒有自然界磨爪的條件,老虎的指甲越長越長,最後就會倒長刺進掌心。動物園猛獸發生指甲長進掌心的情況後,工作人員一般會通過麻醉等方式對其進行修剪。(文/圖 記者 陳旭東 通訊員 劉浩)
借用一句話:這技術活,沒法賞啊!
下面再說一條好消息!
湘潭錳礦曾享有「中國錳都」的美譽,而歷經百年開採後,該地區地質環境破壞嚴重,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較突出。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13年,湘潭提出了在湘潭錳礦籌建國家礦山公園的構想。2015年,湘潭錳礦國家礦山公園正式通過國土資源部審批,成為第三批國家礦山公園之一。目前,礦山公園建設有何進展,未來又將帶給市民哪些體驗呢?
9月23日,沿著礦山公園核心景區內新修的階梯,我們直向正在建設中的主碑廣場走去。面積約一萬平方米的主碑廣場的地面鋪裝已完成,路燈、坐凳等基礎設施齊全。不遠處,鋪設了草皮的綠地上,整齊地栽種了樹木。
「為了讓遊客更加親近公園,我們還將在山頂上修建遊步道。」湘潭錳礦區地質環境治理示範工程項目指揮部(以下簡稱項目部)負責人指著前方正在施工建設的遊步道說,湘潭錳礦國家礦山公園(以下簡稱礦山公園)核心景區正在抓緊建設,目前工程進度已完成70%。
「我們力爭在兩年內建好公園主題碑、礦山博物館、文化廣場等三大硬體設施。」項目部負責人介紹,湘潭錳礦國家礦山公園總規劃面積9.92平方公裡,核心景區1060畝。結合湘潭錳礦區地質環境治理示範工程治理;錳礦地區重金屬電解錳廢渣及尾砂治理;錳礦地區彭家塘、友誼村歷史遺留固廢治理;湘潭錳礦地區涉錳企業綜合整治等項目,礦山公園核心景區正在以「拼積木」的理念分區推進建設,目前景區北門建設工程已竣工,主碑廣場、風箏廣場等工程正在建設中。
根據規劃,湘錳礦山公園劃分為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示範區、科普教育區、井下探秘區、現代工業參觀區、生態農業觀光區、礦山綜合服務區等六大功能區,分區主題鮮明,特色顯著。
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示範區為地面塌陷、廢石流等地質災害較為嚴重的片區,將通過災害治理、土地復墾、生態恢復及綠化美化等工程與生物措施,進行環境恢復治理。
科普教育區為公園核心建設區,可通過建設礦山公園博物館、礦業科普廣場等,打造一個以「錳」及「湘潭錳礦」為中心,並涵蓋歷史文化教育和娛樂服務的科普教育區。
「今後可利用廢棄的地下井巷及礦業活動作業場所和設施、設備等進行整理和環境改造,再現當年的開採場景,供遊客參觀、體驗和探秘。」項目指揮部負責人介紹,井下探秘區也將成為廣大遊客較為期待的旅遊景區。
現代工業參觀區將以現有的錳礦開採業、電解錳工業以及即將建成的物流園為基礎,建設一條工業參觀走廊,供遊客參觀、學習和考察。
生態農業觀光區通過以現有農田、菜園、果園為基礎,以區內低山丘陵和水塘為依託,發展集種、養、加工和生態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休閒觀光農業和生態旅遊業,走出一條特色農業發展之路。
礦山綜合服務區擬通過對有保留價值的舊建築進行翻新和裝修,並開闢礦山風情街,打造一個為遊客提供吃、住、行、購物、娛樂等各項服務的綜合服務區。
我們從規劃中了解到礦山公園分期發展目標。近期目標是把湘錳礦山公園建設成全國以「錳」為中心的科普教育區和全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示範基地,以此集中展現「中國錳都」百年輝煌歷史,填補長株潭區域工礦旅遊的空白。
「湘錳礦山公園全面建成後,也將成為錳礦地區的一個『綠心』。」項目部負責人表示,公園建設不僅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又能為市民提供一個大型綜合的科普休閒娛樂場所。同時隨著水、天然氣等基礎配套設施的完善,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將同步得到改善。此外,公園建設也將促進地區產業轉型,發展綠色產業。
而通過前期的發展、完善以及採礦作業逐步退出公園後,礦山公園發展的遠期目標是最終連通湘錳礦山公園、仙女山,打造成省級旅遊景區,形成一個觀光休閒旅遊度假勝地,實現礦山公園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湘潭日報記者 符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