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馬
記得當初看《蜘蛛俠》的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那句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對於企業和企業家來說,談到社會責任,以往更多地體現行善義捐上。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這種責任的體現和外延變得越來越寬泛,用挪威女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點讚阿里巴巴的話說,那就是全球責任,超前擔當。
商業模式應承擔社會責任
近日,在杭州阿里巴巴園區,「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的挪威女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拜訪馬雲,專程了解阿里巴巴在環保、公益、教育等可持續發展問題上的探索。眾所周知,挪威擁有全球最強的環境競爭力、最引以為傲的性別平等成就,但了解到阿里巴巴以網際網路技術促進社會環保公益和可持續發展的努力,特別是這家公司為支持鄉村兒童和女性所做的一切後,索爾貝格發出了由衷的稱讚。
索爾貝格說,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需要商界、政府、聯合國組織、NGO一起合作。變化的力量不但在於政治和組織,而且在於商業如何運行,這就是阿里巴巴的工作尤為重要的原因。她對馬雲說道,「我相信你描繪的前景將來會真正成為現實,因為你有不一樣的平臺,你有很多與別人不一樣的達成事情的能力,只要你將保護自然、加強教育、減少貧窮這些工作,跟創造就業、幫助小企業結合在一起。」
為什麼一家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對全球責任有如此超前擔當?這是讓索爾貝格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馬雲表示,「14年前我去達沃斯,那個時候我們完全沒有錢。我去那兒是學習如何賺錢,因為我知道那裡有很多的企業,但當天他們討論了社會責任,全球化,我學到了很多。如果你想要做生意,你就必須更能負責任。你必須學會分享、做許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從達沃斯回來後,馬雲做出一個決定,商業模式應當承擔社會責任,技術革命應當改變社會問題。事實上,阿里就是這樣的踐行者。
企業越大肩負的社會責任也越大
如今的馬雲和索爾貝格都是聯合國的同事,是共同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積極參與者。當一個企業發展的越來越大,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變得越來越大,企業家不僅僅是謀劃企業的發展,同時也要承擔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擔當,在這方面,阿里顯然已經做了許多。馬雲表示,阿里巴巴在教育、環保和健康領域做了很多嘗試。甚至馬雲表示,這也是自己為退休後設定的事業,被他稱為後半生最重要的事。
馬雲表示,「中國有6000萬兒童生活在貧困鄉村,如果不能接受好的教育,未來這些孩子將更難有所成就。我們發起鄉村教師計劃,就是為了聚焦300萬鄉村教師,給他們頒獎,給他們資金,給他們教育和培訓體系,希望通過他們去幫助和影響更多的孩子。」馬雲還透露,今後這個項目還將拓展到非洲和印度。這就是一種全球的責任和擔當,這也是一個企業家心懷天下的胸襟,也是一種敢於去承擔的勇氣。
同時,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部分,環境保護也是索爾貝格探訪阿里的關注重點。在阿里巴巴眾多環保行動中,索爾貝格尤為感興趣的是螞蟻金服的「螞蟻森林」和菜鳥網絡的「綠色行動」。「螞蟻森林」鼓勵用戶選擇綠色生活方式,上線5個月,已有超過2億用戶通過「螞蟻森林」在手機上種樹,每天節省碳排超過2500噸,目前已在阿拉善種成真樹超過111萬棵。
菜鳥綠色行動則是為了應對越來越嚴重的快遞汙染,到2020年,菜鳥綠色行動預計將減少總體碳排放量362萬噸,並把阿里巴巴平臺一半的快遞包裝替換為100%生物降解綠色包材,相當於多種植3600萬棵樹。據悉,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成立五年來,一直聚焦環境保護領域。截至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在環境領域共計投入2.2億元,資助環保類項目127個,已攜手80家各地環保組織,在中國14個省市開展和推動水環境保護協同治理工作。
社會公益也是企業的文化內涵
馬雲說過,「我認為,企業家就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科學家。當今,各國最大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的第一擔當者、第一責任人是企業家群體,我們必須要有這份擔當,必須要學習。希望媒體不要評比『首富』頭銜,我最怕看到誰是首富,這樣的財富評比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並不好。我們不應該僅僅關注一個人的財富值,『首富』應該是『首負』,負責任的『負』。」這其實也是一種企業的文化內涵,如果一個企業不能把社會責任擔當作為企業的一種使命,那麼也很難成就自己的百年基業,更別妄談什麼基業長青了。
如今的支付寶已經做成了「中國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公益性網絡平臺」。據統計,2016年,包含來自淘寶公益寶貝、淘寶公益店鋪、淘寶公益眾籌、螞蟻金服愛心捐贈、網安志願者及大眾評審等阿里巴巴業務產品公眾參與人次約45億,獲得公益捐助金額約4.9億元。僅2016財年,就有超過800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零售平臺上完成超過200億元的銷售額。如果沒有這個平臺,那麼這些貧困地區的產品也很難對接到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因為網絡平臺的出現,讓這種情況出現了真正的轉機。
2010年,阿里巴巴集團公開承諾,將拿出每年營收總額的千分之三,投入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由阿里巴巴集團員工和社會志願者管理,關注焦點為水和空氣。僅2017財年,阿里巴巴通過集團公益基金實際捐贈支出超1.6億,共資助國內外項目76個,其中環境保護領域項目51個。馬雲說,「15年前,阿里巴巴在公司成立之時,就確立了以社會責任為核心的價值觀體系和行為準則。『回饋社會』的理念已成為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阿里人為改善社會生活環境做出的貢獻,讓我無比自豪」。這就是一個企業的社會擔當,也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