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 煤層氣多層合採井生產特徵分析

2021-02-28 泥漿網

石迎爽 1 ,梁冰 2 ,薛璐 3,孫維吉 2,王青春 1,程志恆 4,5

(1. 華北科技學院理學院,河北 燕郊 065201;2.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阜新 123000;3. 中建一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4. 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河北 燕郊 065201;5. 華科中安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北京 102300)

DOI:10.11764/j.issn.1672-1926.2020.04.027

摘要為了探究多層煤層氣藏合採層間儲層處液面壓力的關係、層間生產壓差的關係以及各儲層見氣時間的關係,以多層疊置獨立煤層氣藏為研究對象,從成藏特徵和煤層氣產出機理出發,基於煤層氣井井底壓力表達式,推導了層間儲層處液面壓力的關係表達式,進而推導了層間生產壓差的關係表達式以及層間見氣時間的關係表達式。通過分析得出:①由於層間距的存在,在下儲層未暴露時,上下儲層間儲層處液面壓力存在一定的差異,當下儲層暴露後,上下儲層間的儲層處液面壓力相等;②層間生產壓差和層間見氣時間也不一定相等,且差異的大小均與儲層壓差、層間距、儲層暴露情況有關,其中層間見氣時間的差異還受氣井排採壓差的影響。研究成果為煤層氣多層合採井排採制度的制定以及多儲層煤層氣藏合採模擬實驗方法的選取提供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煤層氣;多層合採;井底壓力;生產壓差;見氣時間

我國煤層氣藏普遍具有垂向上多層疊置的特徵,開採時為了提高單井產量和經濟效益,通常採用多層合採的開採方式[1-4],如阜新、韓城、貴州織納、沁水南部等地區的煤層氣開採井多為合採井。然而由於多層煤層氣藏垂向上儲層物性多具有非均質性的特徵[5-7],合採時易產生層間幹擾現象,影響合採效果。對此,一些學者通過氣井產能數據分析、數值模擬、物理實驗等手段,研究了層間物性參數的差異以及壓裂、排採制度等因素對合採效果的影響,並提出了「階梯式降壓」、「低速—低套—階梯式降壓」等排採原則[8-15],但對於煤層氣多層合採井的層間井底壓力、生產壓差、見氣時間的關係目前未見報導。對於已選定的多層煤層氣藏,若能明確合採時合採層間的井底壓力、生產壓差、見氣時間之間的關係,則將更加有助於合理的制定排採制度,提高合採效果。對此,本文以多層疊置獨立含煤層氣系統為研究對象,從成藏特徵和煤層氣產出機理出發,分析了煤層氣多層合採井層間儲層處液面壓力的關係、層間生產壓差的關係、層間見氣時間的關係。

煤層氣成藏過程中受地層沉積作用的影響,含煤地層通常發育多個煤層氣儲層,秦勇等[5-6]、張廣政等[7]根據含氣性及儲層壓力隨埋深的變化特徵以及封閉層的滲透性,將多儲層煤層氣藏分為多層疊置獨立含煤層氣系統和多層統一含煤層氣系統。

多層疊置獨立含煤層氣系統是指垂向上發育有多套相對獨立的流體壓力系統和含氣性的含氣單元[5-7] ,如圖1(a)所示,此類含氣系統具有以下特徵:

圖1   多層煤層氣系統示意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multi-layer coal bed methane system

(1)沉積特徵。多層疊置獨立含煤層氣系統垂向上煤層間無流體(氣體、液體)交換,所在盆地沉積體系和沉積相及組合類型多樣,煤層頂、底板多以滲透性差的細砂巖、泥質巖、凌鐵巖為主,且通常較厚,封蓋能力良好,可以有效地阻斷儲層間的流體交換。

(2)儲層壓力。由於多層疊置獨立含煤層氣系統各儲層之間存在封閉性良好的巖層,層間流體無法交流,儲層間存在一定的水頭壓力差,使得儲層壓力隨埋深的增加往往呈「波動式」變化,由淺至深存在多個壓力梯度,如紅梅井田上部含氣系統的儲層壓力隨埋深增加而增大,而中部含氣系統的儲層壓力隨埋深增加則呈現出複雜的變化。

(3)含氣性特徵。由於儲層壓力梯度與埋深的關係複雜,煤層含氣量與埋深之間也呈現出複雜的關係,常常出現與「吸附原理」相悖或呈「波動式」變化的現象,突變主要出現在不同含氣單元之間,且突變一般較大。

(4)水文特徵。多層疊置獨立含煤層氣系統層間被封閉性良好的巖層隔開,巖層透水性差,使得煤層與含水層之間缺乏連通,垂向上地層富水性變化較大。

多層統一含煤層氣系統是指垂向上大範圍的儲層處於同一流體壓力系統中,此類含氣系統具有儲層多而薄的特點,如圖1(b)所示,此類氣藏特點如下:①垂向上跨度大,層間巖層厚度小,且滲透性良好,封閉性差,通常多為砂巖、灰巖等;②煤層與巖層之間的水力聯繫強,系統內層間封閉性弱;③儲層壓力隨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各儲層垂向上的壓力梯度基本一致;④煤層含氣量隨埋深的增加變化簡單,基本符合「吸附理論」。

多層疊置獨立含煤層氣系統通常採用分層壓裂合層開採的方式,而多層統一含煤層氣系統開採通常採用合層壓裂合採的方式。

以多層疊置獨立含煤層氣系統為例,以煤層氣井井底壓力表達式為基礎,結合成藏特徵及煤層氣產出機理,推導煤層氣多層合採井儲層處液面壓力表達式,分析層間儲層處液面壓力的關係。

無論是單井單層開採還是單井多層合採,煤層氣產出機理和產出過程是一樣的,即通過排水降壓降低儲層壓力至臨界解吸壓力以下,使吸附態煤層氣解吸為游離態,並經擴散和滲流運移至井筒產出。如圖2所示,煤層氣從煤基質運移至井筒中,滲流過程和解吸過程的驅動力是壓力差,擴散過程的驅動力是濃度差,排水降壓是前提,解吸、擴散、滲流、排水降壓環環相扣、相互制約。

圖2   煤層氣的產出過程

Fig.2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albed methane

煤層氣井生產周期一般可分為產水期、產氣量快速增加期、穩產期以及衰減期。產水期儲層壓力未降至臨界解吸壓力以下,此階段只產水或有微量原始儲層中游離態氣體產出;產氣量快速增加期吸附態氣體開始解吸為游離態產出,此階段日產氣量逐漸增加,而產水量逐漸減少;穩產期氣井日產氣量達到最大值且較穩定,同時日產水量減小至一穩定值,此階段氣井以產氣為主;衰減期氣井日產氣量開始下降,同時日產水量也再次開始下降,當日產氣量為0時氣井停產。

多層煤層氣合採與單層煤層氣開採相比,由於各儲層的形成時期和成藏特徵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得縱向上層間儲層壓力、滲透率、臨界解吸壓力、埋深、供液能力等存在一定的非均質性,從而造成合採過程中各儲層的供液能力、產氣速度、壓降傳播速度等產生差異,影響合採效果。例如,儲層壓力、滲透率、供液能力等直接影響儲層流體的產出速率,如果合採層間上述因素差異較大,則合採時易造成物性條件好的儲層抑制物性條件差的儲層流體的產出,造成物性條件差的儲層較單採時產氣效果差甚至不產氣;臨界解吸壓力直接影響儲層的見氣時間,若當上儲層的臨界解吸壓力比下儲層的臨界解吸壓力大的多時,為了使下儲層儘早見氣必須降低氣井動液面高度,這樣不僅會加大上儲層的生產壓差,易使上儲層發生速敏效應,造成儲層傷害,還會使上儲層過早的暴露,影響儲層壓降漏鬥的擴大和加深[10,16-17]。

生產壓差是煤層氣產出的直接驅動力,通常在單井單層開採中是指儲層壓力與井底壓力之間的壓差,但實際上直接決定儲層生產差的是儲層壓力與井筒中儲層處的液面壓力之間的壓差。對於多層疊置獨立煤層氣藏合採井,由於層間距較大,使得各儲層處的液面壓力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可再用同一井底壓力代替。加之層間儲層壓力、臨界解吸壓力的差異,導致各儲層的生產壓差和見氣時間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分析層間儲層處液面壓力的關係、層間生產壓差的關係、層間見氣時間的關係,對於煤層氣多層合採井更加合理的制定排採制度,提高合採效果很有幫助。

假設圖3(b)中的第i儲層以生產壓差定壓生產,n次降壓後其儲層壓力和儲層處液面壓力均為,若此時第(i+1)儲層未暴露,根據式(7)和式(9)可得此時第(i+1)儲層處的液面壓力,如式(13)所示,若此時第(i+1)儲層已暴露,則第(i+1)儲層處的液面壓力與第i儲層相等。


(13)

飽和煤層氣藏開採,只需降低儲層壓力便會有氣體產出,而非飽和煤層氣藏,只有當儲層壓力降至臨界解吸壓力以下才會有氣體產出。以飽和氣藏為例,只有當式(14)成立時,第(i+1)儲層才開始產氣。


(14)

將式(13)代入式(14),得第(i+1)儲層開始產氣時第i儲層的降壓次數n需滿足式(15)、式(16)。


(15)
(16)

由式(15)、式(16)可知,多儲層煤層氣藏合採各儲層的見氣時間不一定相同,層間見氣時間的差異與儲層壓差、層間距以及氣井排採壓差有關。

根據煤層氣多層合採井的井底壓力、生產壓差、見氣時間的特徵,多層疊置獨立煤層氣藏制定合採井排採制度或開展實驗研究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在制定排採制度時應綜合考慮由於層間距引起的層間儲層處液面壓力的差異,結合層間生產壓差的關係和層間見氣時間的關係,儘量在儲層暴露前使其排液和卸壓半徑達到最大,且儲層暴露後應儘量減弱暴露層對下儲層的壓製作用,同時儘可能地避免下儲層對上儲層的倒灌。

(2)在進行多層合採室內模擬實驗時,各模擬層不應用同一回壓模擬井底壓力,應根據層間距大小確定層間儲層處液面壓力的差異是否忽略,不可忽略時應給每一模擬層提供單獨的回壓。

例如,假設某多層煤層氣田1#儲層和2#儲層的儲層參數如表1所示,在不考慮含氣飽和度以及氣水兩相的前提下,開展1#、2#模擬層初次均見氣時的合採模擬實驗,設模擬氣井的生產壓差為0.40 MPa,為了避免1#模擬層過早暴露,以1#模擬層優先產氣為前提,即1#模擬層的實際生產壓差,則合採模擬前1#模擬層的儲層壓力和2#模擬層的儲層壓力、模擬的1#儲層處液面壓力和2#儲層處液面壓力以及各的實際生產壓差,確定方法如表2所示。設此時氣井中混氣液柱的平均密度近似為水的密度。

表1   儲層參數Table 1   Reservoir parameters

表2   模擬參數的選取Table 2   Selection of simulation parameters

 -

相關焦點

  • 煤層氣產業如何"提氣"加速?
    「目前,我國在高階煤煤層氣勘探選區評價理論和技術方法、煤層氣鑽完井工程技術、集輸工藝技術方面日益成熟,在活性水攜砂壓裂技術體系、煤層氣井『穩定、連續、緩慢、長期』的排採生產原則方面不斷完善,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煤層產業進入規模化發展初級階段,前景廣闊。」吳建光說。
  • 朱慶忠等:鄭莊區塊高階煤層氣低效產能區耦合盤活技術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煤層氣開採先導試驗基地;3. 華北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4. 華北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 研究背景 我國高階煤層氣資源量豐富,佔煤層氣資源量的1/3,普遍存在平均單井產量低、開發效益差的問題。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6號)煤層氣地面開採安全規程(試行...
    第四條 煤層氣企業應當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配備滿足需要的安全設備和裝備。  第五條 煤層氣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 新疆煤層氣產業亟待突破三大瓶頸
    ,中低階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以及如何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成為未來新疆煤層氣產業發展的三大關鍵點。這是近日在烏魯木齊市召開的「2016年新疆煤層氣學術研討會」上有關專家提出的觀點。  此次研討會以「推動煤層氣科技創新,支撐新疆煤層氣產業發展,服務建設大美新疆,潔淨新疆」為主題,中國科學院賈承造院士在《煤層氣資源技術特點及發展前景》主題報告中指出,在新疆煤層氣發展中,提高煤層氣單井產量、解決中低階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引進有實力企業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是關鍵。
  • 中國煤層氣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2020-2026年)
    第一部分 煤層氣行業發展分析中第一章 煤層氣行業相關概述國  第一節 煤層氣行業定義及分類產    一、行業定義業    二、煤層氣的開採調    三、煤層氣的應用研  第二節 煤層氣行業發展歷程與特徵網    一、行業發展歷程w    二、行業發展特徵w  第三節 煤層氣優勢分析w    一、經濟優勢分析.
  • 我區地質勘查基金投資的第一口煤層氣生產試驗井穩產400m3/d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在呼和浩特市對《內蒙古自治區得爾布煤田煤層氣資源調查評價及驗證成果報告》等4個煤層氣清潔能源項目成果進行評審驗收。《內蒙古自治區得爾布煤田煤層氣資源調查評價及驗證項目》自2018年開始至2020年結束,施工完成1口煤層氣生產試驗井(DE-T2),完井深度1000.50m,該井為自治區地質勘查基金投資的第一口煤層氣生產試驗井,取得穩產400m3/d的成果。(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來源:內蒙古自然資源】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煤層氣產業發展步入關鍵「窗口期」
    「十三五」規劃發布已三年,雖然煤層氣產業持續奮鬥,但因多種因素影響,實際發展遠低於預期,特別是地面生產的表內統計年度增量平均僅5億立方米/年左右,仍處於增速疲軟期。但是,煤層氣的資源潛力依然巨大。2018年,我國煤層氣表內初步統計,地面狹義煤層氣產量54.63億立方米,煤礦井下瓦斯抽採量129億立方米,煤層氣總產量183.6億立方米,煤層氣利用量101億立方米。其中地面煤層氣產量比2017年的49.5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27%;包含煤層氣礦權內的煤層氣、緻密氣、頁巖氣三氣共採的廣義煤層氣儲量72.6億立方米,煤層氣總產量可達201.6億立方米,煤層氣總利用量119億立方米。
  • 山西煤層氣開發提速升級,掛牌出讓煤層氣探礦權
    近日,山西省政府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加快煤層氣開發,該省今年將全面實行煤層氣礦業權退出機制。據悉,此舉將改變山西部分煤層氣企業圈而不採、開發活力不足的現象,山西煤層氣開發也將再次提速。積極推行煤層氣礦業權改革提及山西,能源重地、煤炭大省已成為其代名詞。
  • 太原理工大學於盛旺科研團隊讓煤層氣變成「金剛石」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但凡對煤礦了解的人都知道,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煤炭開採過程中最大的安全隱患。然而,太原理工大學教授於盛旺和他的科研團隊卻把它變成了價值極高的「金剛石」。從一間鍋爐房改造的實驗室、8萬元項目啟動資金起步,於盛旺用了6年時間,首創煤層氣人工合成金剛石。正是看重這項技術創新的可觀前景,山西省大型煤炭企業——陽煤集團出資3.5億元,與太原理工大學合作成立山西新碳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加速「煤層氣生產金剛石」項目的產業化和推廣應用,為山西煤層氣資源找到了一個「論克拉賣的價值鏈」。
  • 太原理工大學與陽城縣人民政府籤署綠色開採及煤層氣綜合利用研究...
    ,籤署了《太原理工大學陽城縣綠色開採及煤層氣綜合利用研究院共建協議》《移動撬裝式低濃度煤層氣提濃裝置示範工程技術開發(委託)合同》。陽城縣政府將秉持合作共贏的原則,全面落實協議各項內容,努力把綠色開採及煤層氣綜合利用研究院建成接軌國際、水平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
  • 「論文推薦」李銳:基於光學探針的煤層氣氣泡形態井下實時探測裝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作者李銳,熊杰單位長江大學 電子信息學院摘要針對目前常用的氣泡探測裝置不能滿足煤層氣井環空內氣泡實時檢測要求的問題,設計了一種基於光學探針的煤層氣氣泡形態井下實時探測裝置。
  • 生產多層生態板時的熱壓壓力
    多層生態板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產品之一,尤其是在製造它的時候生產工藝都是有嚴格要求的,這樣才能夠保證板材的質量,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熱壓壓力對生產多層生態板質量的影響:我們在製造生產多層生態板的過程中,不同板材的熱壓壓力應該根據人造板基材的種類和性能來決定
  • 金禧國際控股集團安徽宿南煤層氣項目盛大啟動!
    「十二五」以來,相關部門先後出臺《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煤層氣產業政策》、《關於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採取利用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煤層氣的開發利用。
  • 機會早知道:天然氣十三五突破頁巖氣煤層氣 受益股
    1月19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天然氣十三五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非常規天然氣重點突破頁巖氣、煤層氣。重點開展沁水、鄂爾多斯盆地煤層氣勘查工作,努力在新疆等西北地區低階煤煤層氣獲得新的突破,探索滇東黔西含氣盆地群高應力區煤層氣資源勘查,為全國範圍煤層氣大規模開發提供堅實的資源基礎。加快煤層氣地面抽採,推進煤礦瓦斯規模化抽採利用。2020年,煤層氣(地面抽採)產量100億立方米。推進煤制氣產業示範。推動已建成的煤制天然氣示範工程系統優化完善,在高負荷條件下實現連續、穩定和清潔生產。
  • 山西加速「減煤增氣」 首個煤層氣高端鑽機項目開工
    中新社太原2月24日電 (記者 李新鎖)山西首個煤層氣高端鑽機項目24日在晉城開工。此舉意味著,近年持續「減煤增氣」的山西正式發力建設高端煤層氣裝備製造基地。數據顯示,山西煤層氣探明儲量佔全國的90%。其中,晉城市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47%。
  • 山西煤層氣產量突破56億立方米 利用量約佔全國的90%
    原標題:【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我省煤層氣產量突破56億m3  截至目前,累計探明儲量6675億m3,利用量約佔全國90%  煤層氣是優質清潔能源,大力發展煤層氣對我省推進能源革命具有重要意義。記者從全省煤層氣企地對接暨技術交流會上獲悉,截至2018年12月29日,我省煤層氣產量達到56.3億立方米,利用量約佔全國的90%。  我省是全國煤層氣資源富集程度最高、開發潛力最大的省份之一。統計數字顯示,我省境內埋深2000米以淺的煤層氣地質資源量約8.31萬億立方米,產能佔全國的96%。
  • 金禧國際控股集團新能源戰略加速推進——宿南煤層氣項目盛大啟動
    "十二五"以來,相關部門先後出臺《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煤層氣產業政策》、《關於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採取利用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煤層氣的開發利用。  對此,金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禧國際控股集團)將依託國家的新能源政策,深耕清潔能源的勘探、開發,推動"實業+金融"雙輪驅動的產融結合發展戰略。
  • 盛大金禧董事長盤繼彪考察安徽宿州煤層氣項目
    通訊員李潤芝6月3日,盛大金禧董事長盤繼彪先生專程前往安徽宿州,來到盛大金禧兄弟公司——香港金禧國際控股集團(00091.HK)旗下煤層氣合作區塊現場進行考察,並對該項目未來發展規划進行工作指導。
  • 新天然氣一季度營收及利潤增幅翻倍 機構預計煤層氣價格維持高位
    通過此次收購,新天然氣打通了上下遊產業鏈,擴張了經營領域,成為民營企業中少有的具備煤層氣開採技術、自有氣源的天然氣運營公司。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天然氣產量呈穩步增長趨勢發展。據數據統計,2017年全國天然氣產量達1474.2億立方米,2018年天然氣勘探開採利用力度不斷加大,天然氣產量增長明顯,全年生產天然氣16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5%。行業人士認為,受益於宏觀經濟總體平穩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煤改氣的穩步推進,天然氣消費量有望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速,預計近兩年天然氣供需繼續維持緊平衡狀態。
  • 金禧國際(00091)安徽宿南煤層氣項目順利開工
    原標題:金禧國際(00091)安徽宿南煤層氣項目順利開工    金禧國際(00091)宣布於上周六(7日)正式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楊廖莊宿南煤層氣工程現場啟動安徽宿南煤層氣勘探開發一體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