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衝擊「代購」!澳洲嬰兒奶粉出現滯銷 有代購一個月僅賣出50罐
由於新冠疫情,許多跨境貿易都受到了衝擊,一個在人們生活中更常見的行業「海外代購」,同樣也舉步維艱。
Christine Liu最近剛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畢業,28歲的她在一家餐廳找到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同時繼續從事她的代購工作。疫情暴發以後,她幾乎入不敷出,只能伸手向父母要錢。
Christine Liu購買並向中國消費者郵寄澳大利亞製造的產品,包括嬰兒配方奶粉、保健品、化妝品,偶爾也會向中國消費者發送奢侈包。
但自今年年初以來,需求一直在急劇下降。她去年每月至少賣出300罐嬰兒配方奶粉,但今年9月只賣出了50罐。
Liu的年營業額也比去年的逾20萬美元減少了一半,去年她的稅前利潤約為2萬美元。
Liu表示:「我曾經經常被太多的訂單搞得不知所措,但今年我的手機幾乎沒有一條消息。」
「我非常想念那些忙碌的日子。」
「代購正在消失,但不會完全消失。」
澳大利亞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代購行業已經被疫情顛覆,不僅成千上萬的個人購物者感受到了影響,澳大利亞的主要企業也感受到了影響。
在澳大利亞,嬰兒配方奶粉貨架空空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但在中國代購客戶中頗受歡迎的a2乳品公司,目前正面臨產品供應過剩的問題。
雖然很難知道哪個單一因素造成了最大的破壞,但一個問題是海外入境人數的下降,尤其是國際學生。
在COVID-19之前,澳大利亞估計有15萬代購。儘管像Liu這樣的一些人是專業代購,但也有許多人是臨時移民或遊客,規模較小,為國內的朋友和家人帶去產品。
約有1,000家實體專賣店迎合了這一需求,遍布澳大利亞各地,但現在許多已經關門。
將澳大利亞品牌與代購聯繫起來的諮詢公司Honeyroo的主管Jerome Fu表示,目前約有30%的代購專賣店暫時或永久關閉。
他說:「即使是在雪梨開張的商店,來買東西並運回中國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但造成影響的不僅僅是遊客數量的不足,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在疫情爆發後發生了改變。
Liu表示:「出於安全考慮,他們傾向於選擇在中國生產或儲存的產品,因為從海外發貨時,包裹可能會沾染新冠病毒。」
Fu表示:「中國消費者購買進口產品的購買力下降……還有一個原因是物流(中斷),人們不會為產品等那麼久。」
甚至在疫情爆發之前,中國消費者就已經越來越多地尋找更便宜、更有效的方式來購買澳大利亞產品。
前Swisse商業主管Jeremy Hunt表示,新的在線平臺已經對代購模式產生了「壓倒性」的影響。
(文章來源:前瞻網)
(責任編輯: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