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為什麼隔輩親更親呢?

2020-12-24 鑫迪媽媽

文/歆小迪

7月25日,山東東營網友爆料自己的公公坐車七小時,背著一袋子毛絨娃娃到城裡看孫女。該網友稱,只要公公看到毛絨玩具都會買給孫女,包括不同樣式、顏色的娃娃。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身為教師的公公在學校很嚴肅,但為孫女這麼用心,隔輩親真的很讓人感動。

隔代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說,隔代親就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

還記得2019年那個《啥是佩奇》的短視頻嗎?那個沉甸甸的鐵佩奇,那正是一份沉甸甸的隔代愛。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把餘生的愛都給了第三代。那麼為什麼會有隔代親呢?我認為有如下幾種原因:

1、因為血緣關係

雖然說是隔輩親吧,但老人還不是因為是自己孩子的孩子所以才會親。一個同事說她媽媽嬌慣她兒子,但不疼她,說對她兒子比對她還好,然後她媽媽就說了,那是因為是你生的我才疼她,不是你生得再可愛我也不想疼,看到他就想起你小時候。所以,隔輩親其實更多的是對兒女的疼愛吧,是自己血緣的延續。

2、因為父母的缺席

隔輩親、隔輩寵的出現,有一大部分的原因就是父母陪伴和責任的缺位。尤其是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很多年輕父母由於工作原因,不能親自照料孩子,可這個時候恰恰是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親子關係極其重要的時期。由於日常照料孩子是上一輩,所以孩子與老人逐漸建立起來良好的親子關係。如果父母的陪伴缺失了,那麼孩子與爺爺、奶奶或者一個固定的照料者形成穩定的依戀關係,造成隔輩親。

3、老人對子女的「補償心理」

「棍棒教育」是老一輩普遍的教育方式,老人們對子女的教育曾經十分苛刻。然而這種苛刻的教育在老人的內心多少有些內疚的心理,於是當有了孫輩後,會變得更加柔軟和溺愛,內心希望藉此補償兒女,畢竟孫輩是兒女的生命的延續。

相處的時間長短 年輕的時候,自己做父母,大多數還是在事業上升期,應該說賺錢是最重要的,精力被這方面佔據更多一些,但是老了,很多都退休了,有更多的時間了,情感上也比較少寄託,相處時間長了,當然會比較親近,孩子是最好的充實了。

4、老人對孩子更寬容

一天,杭州李女士8歲的兒子本該由奶奶送去上學,結果沒到學校,兩個人的電話都沒人接。最後,民警尋找一上午才在地鐵站找到祖孫倆。原來,前一天晚上李女士因為作業問題訓斥了孩子,奶奶心疼孫子,第二天早上就帶著孫子離家出走,買了回老家的火車票準備離開。

年輕父母相對老年人,父母要更期待未來,會把成人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老人更關心的不是將來,而是當下孩子的「高興」,因此老年人受不了孩子受到除了溫柔以外的別的方式對待。因為父母有養孩子的義務和責任,而祖父母沒有,所以他們對孩子沒有太多要求。有點像一個是職業,一個是興趣愛好!

5、人老了知道疼人了

之前看了句話,有些人經歷了歲月洗禮,越發懂得父親應是什麼模樣,可這時他們的孩子卻已長大,他們也到了看孫子的年紀。

當慢慢變得更會做一個父親、一個長輩時,卻無子女可疼愛,於是把心思用在了孫子孫女身上了吧。我爸就是這樣,小時候想吃酸果果,總不給我買,說不如蘋果有營養,現在每到酸果果下來的季節,就給我買好多。老爸也好像也越發會做一個父親,也許是他也老了,懂得疼人了。

6、陪伴的時間更長

退休的老人,最怕自己沒有價值,也就是不被人需要。而孩子的需要可以填補這個空洞,而且孩子的期待是比較容易滿足的,常常只是一塊悄悄塞過來的糖果,一個擁抱,幾句讚美,或者在他們挨父母罵勸勸架,在他們玩耍時投去的充滿愛的目光和靜靜地陪伴,他們就高興了,和自己親了,所以隔輩親更容易培養。

7、老人的掌控力

父子這一輩不管是父子還是母子亦或者父女母女,大都有著不小的隔閡,一旦自己的子女有了孩子,這種隔閡轉嫁到祖孫身上就沒有了。不論是外孫還是親孫子,祖輩與之相處,大都會很和睦。

什麼是隔輩親,其中也是對自己權利的補償。畢竟子女大了,想管也管不了,那怎麼辦呢,只好跟小的玩,小得好控制啊。

隔代親帶來不少教育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比如,過度溺愛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不僅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還影響到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阻礙其人際交往;老人出於對孩子的心疼,事事包辦,這樣不利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老人因為護著孫輩而跟子女爭執吵架,在孫輩面前說子女的不是,這樣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敵對心理,不願再聽父母的管教。

總之,從人性上來說,隔代人親近是人之常情,愛孩子沒有錯,但是隔代教育的愛必須有分寸感、有邊界感、有原則性,不能因為老人的愛害了孩子。

相關焦點

  • 爺爺坐車7小時進城看孫女,背了一袋子布娃娃,網友:實名羨慕
    01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山東的一位小朋友收到了一份"豪華"的禮物,這份禮物來自爺爺。這天,爺爺進城看孫女,手裡除了提著一袋東西之外,還抱著一大麻袋的東西,到家打開一看,寶媽才知道,這是一大袋子布娃娃。寶媽表示,孩子爺爺是老師,平時在學校很嚴肅,但對孫女卻十分用心。每次出去開會或者逛集市,爺爺都會走到出售布娃娃的商店、攤位前逗留。
  •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看到娃娃就會買,別人家的爺爺
    大家對於隔輩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爺爺奶奶都很寵溺自己的孫子孫女,什麼要求都願意滿足他們,可在面對自己兒子女兒的時候,卻又變得十分嚴厲。 近日,山東有一位小朋友讓其他的小朋友羨慕不已,因為她收到了一份豪華大禮,送這份豪華大禮的人就是她的爺爺。
  • 爺爺進城裡看孫女,背了一袋子娃娃,網友:太有愛了吧
    都說隔代親,像小孩子總是很喜歡家裡的老人,老人更是不用說了,對自己家的孫子孫女們,也是寵愛的不得了,除了血緣關係以外,這其中少不了隔代親的作用啊。爺爺進城裡看孫女,背了一袋子娃娃,網友:太有愛了吧我昨天在網上看到了這樣的一組照片,一位來自山東的小朋友,她受到了一份來自爺爺的豪華禮物。
  • 滿滿的愛丨爺爺背著一袋子布娃娃去看孫女
    7月25日,山東東營,一位爺爺坐車7小時,抱著一大袋布娃娃進城看孫女。爺爺的暖心舉動,高興壞了小孫女,孩子媽媽也被老人感動。孩子媽媽介紹,爺爺是一位教師,看到布娃娃就會想起孫女,他每次出去開會或趕集就會買娃娃玩具,這次放假看到爺爺帶來這麼多娃娃。說實在的,頤福居小編也好感動。爺爺那一袋子裡背過來的,是滿滿的愛啊!
  • 爺爺怕小孫女曬黑,拿著敞篷傘跟隨孫女腳步獲高贊:果然是隔輩親
    愛分為很多種,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伴侶之間的愛,也有朋友之間的愛,還有一種特殊的愛,叫做隔輩親,也就是老人對孫子的愛,這種愛往往被人忽視,但是其分量並不輕於任何一種愛老人對孫子的愛往往是超乎想像的,甚至會超過父母對孩子的愛,但是這種愛有多少人真的懂。
  • 隔輩親能有多親?孫女才上大班,老兩口已經在惡補一年級知識
    那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的愛就是寫在臉上,很寵溺的愛。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小視頻,從視頻中的聲音可以聽出來,是一個寶爸拍的。拍的是什麼呢?是爺爺奶奶在學習一年級的數學,一個人念著,另一個人計算著,還互相配合。寶爸問老兩口:你們孫女明年才上一年級,現在這是幹啥呢?爺爺說:我們的腦子能和你們比嗎?言外之意就是,年齡大了,記性不好。
  • 「超甜爺爺」每天接送孩子都給孫女比心,網友:這種隔輩親,愛了
    「超甜爺爺」每天接送孩子都給孫女比心,網友:這種隔輩親,愛了 這位爺爺每天都會送小孫女上學, 但是「隔輩親」的力量是無窮的!爺爺每次都會在孫女給自己比心之後,隔空回給孫女一個「比心」,表示自己收到了。
  •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7月25日,山東東營網友爆料自己...
    2020-07-27 11:44:57來源:FX168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7月25日,山東東營網友爆料自己的公公坐車七小時,背著一袋子毛絨娃娃到城裡看孫女。
  •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
    7月25日,山東東營網友爆料自己的公公坐車七小時,背著一袋子毛絨娃娃到城裡看孫女。該網友稱,只要公公看到毛絨玩具都會買給孫女,包括不同樣式、顏色的娃娃。
  • 最暖心的隔輩親,爺爺接孫女幼兒園放學,每天都隔空比心
    隔輩親,自古以來都是很普遍的一種家庭關係,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享受祖孫之間的天倫之樂,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替代的。案例:最近,在網絡上有一段非常火的視頻,在河南洛陽,有一位「超甜爺爺」,每次在接自己孫女放學時,看見孫女就會隔空跟孫女比心。孫女排隊出來後看到爺爺,也會立刻給爺爺回復一個大大的愛心,開心與笑容掛在了爺孫倆的臉上。
  • 隔輩親是啥體驗?媽媽屋裡咆哮輔導娃寫作業,開門卻發現爺爺哭了
    現在,關於「老人要不要幫子女帶娃」的討論越來越多,可在現實中,樂意帶孫子孫女的老人還真不少。祖輩對孫輩,基本都會多一分寵愛和溺愛,有時甚至超過了當年對兒女的關愛,出現了隔代親的情況。那麼,隔代親能有多親呢?接下來要說的這個事情讓人忍俊不禁。李女士的女兒今年開始讀小學,作業比以前多了不少。上周五,閨女放學回家,李女士便在屋裡輔導女兒寫作業。
  • 隔輩親,隔輩親,奶奶做的繡花鞋
    隔輩親,隔輩親,奶奶做的繡花鞋。按照習俗講,每年清明節或者端午節都要給小孩子做繡花鞋或者五毒肚兜,以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長大。這個習俗,從古至今都有,但是我沒有享受這個待遇。因為我媽從來不做,小的時候,特別羨慕我的那些小夥伴能穿上漂亮的繡花鞋,而我永遠是大黑色布鞋,鬱悶的不行。
  • 世上有一種愛叫做「隔輩親」
    一許多年輕的爸媽因為工作繁忙,很多時候都會讓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孩子,於是就有了一種寵溺,叫「隔輩親」。他們,就是隔代的親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曾經一則「奶奶10餘年背著漸凍症孫女上學」的新聞令網友們感動不已。小女孩劉宣諾從小被患上「漸凍症」。為不耽誤孩子父母工作,從幼兒園到初中,奶奶始終陪伴宣諾上學,奶奶說:「她智商不殘疾,我為什麼不讓她過正常人的生活呢。我就當她的腿,我就帶著她。」「哪個孩子成長經歷的,我不會讓她或缺。」
  • 爺爺躲廚房給孫女碗裡挑肉:隔代親,到底有多親?
    近日,成都一位網友分享的一段視頻,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隔代親。這名網友表示,當天準備吃飯的時候,爺爺一直躲在廚房裡不出來。她因為好奇,便悄悄跑去廚房看,正巧發現爺爺正在給她的碗裡挑肉。看到爺爺一臉慈愛的為孫女「加餐」,不少網友都動情地說:「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一碗飯!」是啊,老人總會把最好的留給孩子;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
  • 隔輩親,給花錢就親,不花錢就不親?
    每天帶孩子在樓下遛彎,總能聽見這個說別人怎麼怎麼的,那家又怎麼了,唉呀,一天天煩死了,走哪都是瞎話。但是也避免不了別人的閒話。那天我在樹底下坐著看孩子玩,倆個老婆婆走過來,一屁股坐在我旁邊,差點把我顛下去,我趕緊坐穩了。
  • 爺爺送孫女一大袋玩偶,可以堆成「小山」,這是多少女生的夢想?
    爺爺給孫女買了一大袋娃娃,堆成「小山」最近一位爺爺實現了很多女生一直以來的夢想,大家看都特別羨慕那個收到禮物的小女孩,大呼:我也想要!這天寶媽在網上發了一個視頻,她的公公背著一個大的編織袋趕了7個小時的路,只為了來看看自己的孫女。視頻送可以看到袋子裡塞得很滿,寶媽一開始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等把公公接到家打開袋子才發現裡面全是各種娃娃。
  • 3歲孫子直呼其名,爺爺卻很高興,「隔輩親」現象為什麼會產生?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既有老人又有孩子的大家庭中,經常會有「隔輩親」的現象。孩子越小父母越不敢管教,家裡的老人恨不得把自己的孫輩捧在手心裡。李文想管教時,爺爺就會出面保護說:「孩子還小,不要管得太嚴」,奶奶也說:「你又不是後媽,你小時候我從沒有打過你」。有時家人為了逗長輩開心,就故意逗弄兒子:「快說你爺爺叫什麼名字?」,兒子就會奶聲奶氣的回答:「我爺爺叫李忠成」。
  • 隔輩親,隔輩親說的是真的
    孩子爺爺聽見了。就說給孩子再去買點藥,別耽誤了。我答應了知道了。聊會天就掛了電話,今天早上起來爺爺的視頻又打過來了。說今天他去給孩子買藥了。順便買點常用藥,以備不時之需,這真是親爺爺奶奶啊,這真是隔輩親啊。
  • 隔輩親的愛
    小姑娘下課了想休息會,看見奶奶來接又快速的跑回屋裡繼續練琴,奶奶進門看見用功的孫女說:好好彈,好好練,我家寶太厲害了。奶奶等孫女的時間裡我們聊著…… 奶奶說,只要是她孫女喜歡的,都滿足,都給她買給她花。孩子一雙鞋200塊,一身衣服下來五六百。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
    這可把爺爺急壞了,自己的親孫子,打不得罵不得,說輕了他還不聽,說重了又捨不得。以至於到後來,爺爺一聽到雞叫就心慌頭痛,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況且自從帶孫子,原來的作息習慣被打亂,又因為在教育理念上和兒子兒媳存在分歧,這位爺爺越發焦慮。到醫院裡一查,老人竟然患上了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