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耕大件快遞的龍頭企業,德邦股份(603056.SH)藉助疫情後經濟快速復甦及直播電商滲透提升,在二季度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8月12日,德邦公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16.18億,雖然同比下降2.30%,但實現淨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46.62%。
分業務來看,公司收入主要由快運和快遞業務收入構成,報告期內兩大業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97.30%。而作為其他業務的倉儲與供應鏈業務,公司繼續為不同行業客戶提供多樣化、定製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以增加客戶黏性,營收比例也由2019年末的1.96%提升至2.70%。
直播電商滲透令大件快遞需求激增 快遞業務持續發力
快遞業務營業收入為68.59億元,同比增長2.73%,開單貨物總重量同比增長6.2%;二季度公司快遞業務增速恢復至正常水平,快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81%,開單貨物總重量同比增長20.8%,票數同比增長12.0%。
確定快遞業務成為公司戰略業務的關鍵節點是在2018年,這一年德邦股份在A股上市,同時公司的品牌也正式更名為「德邦快遞」,加大全國各區域深度覆蓋,全面發力大件快遞業務,足見公司對該業務的重視程度。也正是在這一年,公司快遞業務收入首次超越快運業務,成為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數據顯示,2016-2019年,公司快遞業務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52.99%,可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截至今年上半年,德邦快遞基本實現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全覆蓋,鄉鎮覆蓋率94.1%,快遞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已提升至59.04%。
隨著新冠疫情影響減弱,宏觀經濟穩步復甦,今年二季度公司快遞業務增速恢復至正常水平,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疫情因素令網購結構上發生重大變化,耐用消費品尤其是大件快遞需求激增,這對聚焦於大件快遞的德邦快遞業務來說無疑成為重要風口。
隨著網購滲透率的逐年上升,線上渠道成為了消費品銷售的重要渠道,年初突發的疫情加劇了這一趨勢。在網購總量提升之餘,結構上也發生重大變化,過去電商品類主要集中於低價高頻的快消品,高價低頻的耐用消費品滲透率相對較低,而上半年直播電商業態興起從解決體驗痛點與提高流通效率兩方面改變了這一現狀,耐用消費品的加速滲透對大件快遞需求拉動最為顯著。
上半年,德邦的快遞業務營業收入為68.59億元,同比增長2.73%,開單貨物總重量同比增長6.2%;二季度公司快遞業務增速恢復至正常水平,快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81%,開單貨物總重量同比增長20.8%,票數同比增長12.0%。
長城證券在7月發布的研報中稱,大件快遞存在的人工分揀、無法填倉等特殊需求建立了一定的進入壁壘,許多快遞公司對大件快遞「不願送、不能送」,競爭相對溫和。公司作為大件快遞的細分市場龍頭,有望在耐用消費品的渠道變革中率先受益。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2.65億,佔網購用戶的37.2%,佔直播用戶的47.3%。據預測,2020年國內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預計有望達到9610億元,同比增長122%。
快運業務領跑行業,差異化服務定江山
作為德邦股份的發家業務,快運業務雖然因公司戰略調整,近幾年收入佔公司總營收比例逐年下降,風頭被快遞業務蓋過,但在競爭激烈的快運市場中,公司始終保持龍頭地位,其持續穩定的收入仍不失為公司營收持續增長的穩定器。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快運業務實現營收44.46億元,同比下降10.95%,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19.14%,二季度同比下降3.73%,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上半年快運業務業績下滑,新冠疫情以及疫情導致的宏觀經濟下滑是重要動因。德邦的快運業務客戶主要以線下中小製造企業為主,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該類企業受影響較大,上半年中小企業製造業採購經理人(PMI)指數數月位於榮枯線(50%)以下 ,導致快運行業整體下行、貨量萎縮,行業競爭激烈、整合加速,由此公司快運業務受到很大衝擊。
不過,公司憑藉著多年深耕快運業務的底蘊,依靠給客戶提供滿足差異化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德邦依然在快運業務上傲視群雄。
快運主要產品上(主打60KG+公斤段),主要包括精準卡航(汽運快時效產品)、精準汽運(普通時效產品)、整車運輸(精準整車、大票直達)、精準空運(公司時效最快的零擔產品)、重包入戶(單件60-500KG的大件快遞服務)等,以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競爭激烈的快運市場中,公司始終保持龍頭地位,這與其標準、高效、差異化的服務緊密相關,而這些得益於公司的直營模式,在直營模式下,公司對於每個環節均擁有絕對的控制力,能夠保障服務的標準性及高效性,通過「簡單複製,快速擴張」,公司在保障服務質量的同時迅速擴大網絡覆蓋範圍,佔領了市場,末端運營能力備受廣大用戶好評,確立了自身在快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