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發表於 2018-05-13 09:32:13
近幾年,除了以手機行業華為麒麟晶片為代表,小米的自主處理器澎湃S1,AI晶片領域的寒武紀、地平線、深鑑科技等初創企業也在資本春風的沐浴下茁壯成長,「中國芯」越來越多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最近又有消息稱,富士康的晶片製造相關附屬公司,例如京鼎精密科技、訊芯科技和天鈺科技已經在半導體事業集團下運營。據多位業內人士說法,富士康將與來自外部的工程師組建一個技術開發團隊,並且已經讓其半導體事業集團評估建造兩座12英寸晶圓廠的可能性。
各行業晶片自主問題備受關注。然而,誰知被冠以「中國特色「的電動自行車產業,其主要以及核心的控制晶片也是被國外壟斷,並且近幾年來,價格持續翻番。
ST品牌原廠產的ST75N75型號已斷貨,原本2元的單價已經漲到如今的5元
一篇發表於2010年的帖子《中國電子行業及其他—電子行業看中國的科技現狀》被網友發出,文章稱廣泛應用於我國電動自行車生產中的一種單價僅兩元的低端MOS晶片「長期被國際大廠壟斷,國產同類產品毫無競爭力」。8年過去,電動自行車MOS晶片市場狀況如何?
電動自行車MOS晶片依然主要依賴進口
MOS,中文名稱為絕緣柵型場效應管,主要生產廠家集中在歐美、日韓。MOS晶片(即MOS管)是生產電動自行車控制器不可缺少的元器件,通常根據適配功率不同,單個電動車控制器要用6~12個MOS晶片。
在某批發網站上以「MOS管電動車」為關鍵字檢索,共搜索到856件相關產品。這些產品主要以意法半導體、英飛凌、萬國半導體、仙童、飛虹和德州儀器等國際品牌為代表,價格多在2元上下。
而以「國產MOS管電動車」為關鍵字檢索後,篩選出的產品數量僅33款,但其中又多是貼牌產品。在搜索結果中僅找到「西安后羿」為正規國產品牌產品,以及蘇州鑫澤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銷售國產品牌。
一家公司的產品展示頁顯示,「西安后羿」,即西安后羿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后羿)。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檢索後發現,西安后羿在電子元器件及半導體領域已持有多項專利。其代理商深圳鉑嘉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客服表示,后羿的產品在行業內已有廣泛應用。
電動車控制器生產廠,無錫市公牛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在部分產品中使用了國產品牌西安后羿的MOS晶片。但更多的控制器廠家及貿易商,則喜歡在產品介紹頁面中強調「產品使用進口MOS管」。
中國是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國,而電動車控制器的晶片基本全部是進口的,結果導致每年5月份開始,當電動車生產銷售進入旺季後,那MOS管晶片都會漲價,普遍漲30-50%,06年最離譜,從2元漲到8元,一個電動車控制器要用6-12個這樣的mos 管,基本上佔到一個控制器成本的60%以上。
那國產的MOS管晶片到底怎麼樣呢?
國產MOS晶片:仿原裝+拆機件並存
據網上數據顯示,西安后羿的MOS產品報價在1.5元上下,其他國產MOS產品報價集中在0.5元~0.8元。
部分MOS晶片貿易商極力向客戶推薦一種名為「打ST」的產品。一家名為「深圳市特加特科技有限公司」的商家介紹,他們銷售的「ST75N75」晶片是進口的,但是在國內封裝,並非原廠產品,「但如果你要求不高,基本可以替代原裝的……現在國內很多都是仿原裝的,不拆外殼看沒問題。如果實在有擔心並且要批量,我可以讓工廠把ST的商標不要印上去。」
一家名為「深圳市寶安區福永鑫杭發電子商行」的貿易商同樣有ST75N75產品銷售,並且報價僅1元。對方客服稱產品為拆機件,但「絕對是原廠的」。他還介紹說:「一般的話一個月我們供幾十萬……揚州、崑山等只要是有人在做控制器,那就是在用拆機件。」
仿品和拆機件由於多來自於深圳,價格是其能夠暢銷的絕對優勢。以ST75N75這個產品為例,拆機件5毛錢,國產仿品質量最高的單價1.42元,品質一般的只要9毛錢,較正規國產品牌價格更低。
一位在高校從事電路研發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國產MOS晶片價格便宜,所以僅僅被用到易損耗的產品研發測試試驗中,而主力採購產品仍然來自國際大廠。
一位工作十年的電子工程師稱「最好的晶片在美國,其次是日本,歐洲,再次是韓國,最垃圾的是臺灣。中國大陸?這地方也生產晶片?開玩笑的吧,至少我10年來還真沒用過MADE IN CHINA的晶片。什麼華潤,中芯之類的,人家是幫國外低端晶片作代工的。」
國產與進口晶片存在技術差距上的鴻溝。MOS管精度上,國外基本上是10納米以內,國內應該是20納米以上並且不能量產,然而這幾納米的差距就決定了晶片性能上的巨大差距,且涉及晶片製造方面的硬體軟體很多也是引進自國外的,可以說整個晶片設計製造的流程很大程度上依賴國外技術,要造自己的晶片不僅僅需要晶片技術上的突破,其他設備上也需要擁有自己的技術,這些難關並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漫長的研發和測試。
那麼在市場上,MOS晶片主要由哪些廠商在做呢?
MOS晶片市場是誰的天下?
IHS是全球著名市場研究機構,在其年度市場調研報告中,可以查到全球及中國區市場功率MOSFET的主要廠商排名。
2016年全球功率MOSFET主要廠商排名:
2016年中國功率MOSFET主要廠商排名:
2016年亞太(不含中國)功率MOSFET主要廠商排名:
據媒體報導,中低壓MOSFET產能不足,供給吃緊是中低壓MOSFET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1)受下遊應用下滑的影響,中低壓MOSFET市場相對萎縮,毛利率跌至20%以下,市佔率40%的MOSFET大廠瑞薩退出中低壓市場。而英飛凌等大廠則將注意力集中在汽車,工控等中高壓、高端MOSFET市場,導致中低壓MOSFET供應減少。(2)為實現盈利,臺灣和大陸等廠商大部分的MOSFET器件都在8英寸產線上投產,而功率器件與普通MOS工藝大部分工藝可通用,導致功率MOSFET一部分產能被指紋識別晶片和PMIC、CIS擠佔,MOSFET的8英寸產能吃緊,供給不足。
根據了解,功率器件生產主要採用的8英寸矽晶圓價格持續走高,價格已經進入300美元區間,環球晶圓等均在2018-2019年投建擴產產能釋放尚需時日,8英寸矽晶圓短缺問題短期無法解決,加上短期內8英寸產能無法滿足需求,MOSFET供不應求,MOSFET漲價有望持續到2019年。
從2元晶片起,做自給自足的「中國芯」
據工信部數據,我國2017全年電動自行車累計完成產量3113.1萬輛,按照每臺電瓶車使用5個MOS晶片、單價2元進行估計算,2017年我國在小小的MOS晶片上的支出·就達到3億元,利潤空間極大。隨著近幾年新能源電動汽車迎來高速發展,電動汽車級的MOS晶片領域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電動汽車技術要求更高,國產MOS尚不能達到商用要求,相關行業仍在大量進口電動汽車級MOS晶片。看來,我們還沒有資格「挑肥揀瘦」,我們應該從2元晶片認真做起才是。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