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總裁離任,全球最大在線旅企Booking在華進退維谷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1950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因疫情而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Booking,又現中國區高層震蕩。3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Booking.com(以下簡稱「繽客」)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其母公司宣布集團旗下最大子品牌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馬佳已正式卸任。同時,業內還有消息稱,隨著馬佳離職,成立一年有餘的繽客中國獨立事業部也將被取消,不同的業務線將分別向亞太區和總部匯報。近年來,除了要面對中國OTA的圍追堵截,繽客在華還接連遭遇虛假宣傳被罰、品控受疑、差評刷屏等「劫難」,本土化之路實在難言順遂。在業內看來,目前該公司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業務拓展確實不如預期,比起受疫情衝擊,其在華核心住宿預訂業務「存在感」並不強、大手筆投入「吃力不討好」,或許才是集團決定收縮在華部門設置的真正主因。

01

一步險棋

近一直絞盡腦汁想在中國市場尋找自己立足之地的Booking似乎下了一步險棋。

公開信息顯示,卸任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的馬佳,坐上這把交椅僅有2年左右的時間。就任前,她曾在Oracle、Ariba、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擔任要職。彼時,業界有觀點認為,她的入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繽客母公司Booking Holdings對於在華業務本土化的決心之強烈。

實際上,馬佳上任的同時,繽客也確實大刀闊斧地推進了在華業務部門的改革,強化相關版塊設置。2018年10月,繽客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獨立事業部,而這也使得中國成為繼繽客阿姆斯特丹總部之外,惟一擁有獨立產品、技術和市場營銷等團隊的市場。也正因如此,除了馬佳的卸任,本次傳出的繽客中國獨立事業部同時被取消的消息更令業界震驚。就此,上述繽客中國區相關負責人未明確回應,只表示:「目前的相關變動不會影響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持續戰略重視,也不會影響我們在中國的戰略發展方向。」

業內有觀點認為,對於Booking做出上述決定的原因,近期已有蛛絲馬跡可循。有媒體報導,日前,Booking Holdings執行長Glenn Fogel在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集團在2020年將強調成本控制。而Booking Holdings預測,2020年第一季度,集團的酒店預訂間夜量將下降5%-10%,旅行預訂總量將下降10%-15%,預計收入下降3%至7%。「由於冠狀病毒疫情,全球旅遊業的短期前景並不明朗,為此我們將協調管理業務,為股東帶來長期價值。」Glenn Fogel稱。

02

水土不服

「其實,對於Booking來說,不論是中國區高管卸任還是業務部門的調整,都可看作是借著疫情對中國住宿業影響『就勢下馬』的舉措。」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直言。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還進一步分析稱,雖然Booking此前多次高調表示出對於中國市場的野心,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該企業在華相關業務開展的確實不夠理想,「水土不服」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存在感」一直不強,「此前遺留的問題加之當前中國住宿業受疫情衝擊迅速降溫,Booking本次的調整應該是暫時收縮在華布局、謹慎擴張的表現。」王興斌稱。

不可否認,為在中國旅遊業中佔據一席之地,Booking除了設置中國獨立事業部、啟用馬佳外,也嘗試了各種辦法。2018年業內有消息稱,Booking高層明確表示,其已與攜程、美團展開房源、資源共享;與滴滴分享服務;與馬蜂窩、窮遊、飛豬建立了合作關係。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2年,Booking的母公司Priceline(當時並未更名)便與攜程開始商業合作,並於2014年8月和2015年5月,又分別投資攜程5億美元和2.5億美元可轉債,宣布可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攜程一定數量的股份。2018年,為了深入中國市場,Booking還加深了與攜程的合作,這其中就包含雙方共享酒店庫存。同時Booking還宣布,繽客執行長Gillian Tans將成為Booking Holdings(原Priceline)在攜程董事會的觀察員。

然而,一系列的布局下,Booking在華卻頻遭口碑危機。去年1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消息,酒店預訂平臺繽客因被認定為存在虛假宣傳行為,而這也是繼2017年4月後,兩年內該企業再次因此問題受到處罰。此後,北京商報記者還發現,去年7月以來,Booking官方微博發布的幾乎每一條有較高關注度(轉評贊數量較高的)境外房源宣傳微博下,評論區內都充滿了高比例的差評,而問題則主要集中在訂單重複收款退款難、訂單單方面被取消、售後服務不到位、價格明顯高於其他平臺等方面。

03

角色之變

從業績角度來看,Booking在中國市場的投入與擴張,似乎並未讓其嘗到更多的甜頭,甚至還有些「吃力不討好」的意味。在2019財年年報中,Booking Holdings明確表示,公司難以或無法進入中國等地的市場,而與當地合作夥伴合作或導致更高的運營成本。而且,財報緊接著還提出,與其他市場相比,處於發展初期的某些市場的營業利潤率較低,這些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會對Booking Holdings的整體利潤率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我們未能成功擴展新市場和現有市場,並對此進行有效管理,那麼我們的業務和經營業績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對於Booking在中國的這盤棋局下一步應如何落子,多位專家均給出了相對不樂觀的答案,王興斌甚至直言,受疫情影響,短期內Booking在華業務可能不會有太大起色,一段時間內或許都沒有開展新業務的空間,接下來,該集團預計還會對其相關布局進行更多重大調整。

「從Booking在中國這幾年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這種國際旅遊巨頭到了中國市場,本土化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尤其國內OTA行業已經發展非常成熟了,Booking想要自己衝到一線去與他們短兵相接、獲取流量付出的成本實在太大,與攜程、美團等企業合作,其實還是相對有效率的途徑。」周鳴岐認為,隨著疫情逐步過去,未來Booking可能會慢慢改變自己在中國市場上的角色,甚至退居二線轉而成為中國OTA的供應商。

相關焦點

  • 訂單不順、裁員不斷,腹背受敵Booking被迫做減法
    雖然最終Booking.com幫助王先生解決了預訂中發生的問題,但是這也暴露出國際在線旅遊預訂平臺Booking.com與國內酒店溝通過程中的問題。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Booking.com在國內預訂出現不順,實際上與該公司近年來在中國縮減業務和「水土不服」有著一定關係。今年以來,受到疫情衝擊,Booking.com更是一直在做「減法」,中國方面,其中國區總裁的離任,甚至讓其在華進退維谷。
  • 康明斯公司全球副總裁/東亞區總裁華金聲簡介
    以下是參會嘉賓 華金聲 簡介:康明斯公司全球副總裁/康明斯東亞區總裁 華金聲 將做題為《排放進步–中國汽車業的「綠色」機遇(Emission Reduction –The 「Green」 Opportunity)》的主旨演講  華金聲(John Watkins)是康明斯公司副總裁兼康明斯東亞區總裁。
  • 前瞻在線旅遊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Booking中國區高層出現震蕩
    Booking中國區高層出現震蕩3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Booking.com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其母公司宣布集團旗下最大子品牌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馬佳已正式卸任。Airbnb中國業務銳減80% 今年上市計劃存在變數知情人士透露,Airbnb一直在為今年上市做準備,此前計劃在3月或4月啟動上市程序。但這一進程可能會被推遲。隨著全球休閒旅遊和商務旅行的大規模取消,Airbnb的上市計劃可能被推遲至2021年。
  • 突然宣布:索尼全球工作室總裁Shawn Layden即將離任
    來源:IT之家IT之家10月1日消息 索尼PlayStation官方Twitter今天突然宣布,PlayStation全球工作室負責人Shawn Layden即將離任。索尼PlayStation在推文中寫道,「我們心情難平,但我們還是要宣布,我們的全球工作室總裁Shawn Layden將離開SIE(索尼互動娛樂),我們將一直懷念他有遠見的領導能力,祝願他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成功,並對他對索尼的多年服務深表感謝。謝謝你,Shawn!「現年58歲的Shawn Layden畢業於聖母大學(Notre Dame),在索尼工作已經有三十多年。
  • 瞄向中國最大主題娛樂市場 多旅企宣布成為北京環球影城合作夥伴
    原標題:瞄向中國最大主題娛樂市場 多旅企宣布成為北京環球影城合作夥伴   隨著北京環球影城開幕漸行漸近,相關合作事宜也陸續揭曉。
  • 愛彼迎中國再陷宮鬥疑雲:傳中國區總裁彭韜已失辦公室控制權
    ▲欄目 |文旅商業評論領域 |大住宿 失控疑雲近日,旅界獨家獲悉,今年7月開始, Airbnb(愛彼迎)中國總裁彭韜已經很少出現在辦公室,即使愛彼迎上周四上市後,彭韜也未在中國區辦公室出現
  • 號外|張平離任雅士利總裁 蒙牛常溫奶二把手接任
    網易財經1月9日訊 雅士利國際(HK01230)今日晚間發布公告,張平離任雅士利執行董事、執行總裁一職,原蒙牛常溫事業部銷售管理中心總經理閆志遠接任。據網易財經了解,張平曾任富友聯合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執行長,在加入富友公司前,張平曾任多美滋(中國)運營總監,負責多美滋(中國)的運營、供應鏈及採購。
  • 獨家|宜家中國區總裁卸任,創始人去世後電商卡殼,宜家面臨轉型
    文|AI財經社 劉瀟然編|甄小滿4月1日,宜家中國區零售總裁朱昌來卸任。此時她已經任職5年,也是宜家第一位本地籍貫的中國區域總裁。AI財經社獨家獲悉,朱昌來在任期間,業績深受肯定,卸任中國區總裁後,將去宜家總部升任更高職位。
  • 全球旅行者Booking.com如何在中國重新創業|專訪
    荷蘭公司Booking.com(繽客)過去20多年來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順著歐洲人出遊的路徑逐步擴展著全球旅行版圖。Booking.com繽客中國區總裁馬佳。而如今,中國旅行者的足跡正在不停地踏遍世界上每一個地方。
  • 天涯社區牽手全球最大訂房網站Booking.com
    日前,在海口國家綠色科技產業國際創新園成立儀式上,天涯社區與世界最大的網上訂房公司Booking.com正式籤約,可為中國旅行者提供172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6萬家酒店的預訂服務。這標誌著天涯旅遊電子商務開始涉足海外旅遊市場。
  • 港交所要「換帥」 CEO李小加今天離任
    執掌香港交易所11年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將於2020年12月31日離任。30日,李小加在港交所官網發表網誌,表達感激與感恩,並表示將繼續為香港、為國家、為市場做點貢獻。 「時光荏苒,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我也即將離開工作了11年的香港交易所集團,翻開人生的下一頁。
  • 全球最大OTA巨頭Booking一季度總預訂量暴跌51%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 楊卉)作為全球最大OTA巨頭,Booking集團今年一季度日子確實不好過。5月8日,Booking 集團公布了其截止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報。實際上,過去一段時間,Booking集團在中國的業務進展並不順利,加上疫情的影響,甚至已經在逐漸「退出」中國市場。今年3月,北京商報記者就從Booking集團旗下最大子品牌Booking.com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Booking.com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馬佳已正式卸任。
  • 在線旅企三季度業績亮眼 國內遊"翻身仗" 提振消費市場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三季度以來,國內旅遊市場呈現回暖之勢,在線旅企的業績也隨之向好。 近日,來自同程藝龍、攜程、途牛等在線旅遊企業的捷報頻傳,為寒冬帶來一股暖流,令行業振奮。
  • 前三季度同比增兩成,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在中國市場越跑越歡
    華倫天奴、梅森·馬吉拉、維克多與羅夫、拉夫勞倫等4個高端香氛品牌,以及精油護膚品牌蒂可麗等五大新品牌在華首度現身,數量創歷史新高;首個虛擬代言人「M姐」、「口袋」虛擬化妝師「智能美妝顧問」、美妝科技設備Perso等多個全球首發和亞洲首發齊上陣,帶來「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第三屆進博會的消費品展區裡,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集團的展臺格外出彩
  • 在線旅企三季度業績亮眼 國內旅遊市場呈現回暖之勢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三季度以來,國內旅遊市場呈現回暖之勢,在線旅企的業績也隨之向好。近日,來自同程藝龍、攜程、途牛等在線旅遊企業的捷報頻傳,為寒冬帶來一股暖流,令行業振奮。在中國下沉市場的戰略布局是其實現增長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同程藝龍居住在中國非一線城市的註冊用戶約佔總註冊用戶的86.1%。三季度,同程藝龍在微信平臺上的新增付費用戶中約67.2%來自中國三線或以下城市,較去年同期也有所增加。而在交易層面,三季度,同程藝龍的酒店間夜量在低線城市實現了同比近30%的增長。同樣傳來捷報的還有途牛旅遊網。
  • ...訪帝斯曼(中國)總裁周濤、帝斯曼工程材料全球產品線副總裁張振宇
    就外資企業怎樣不斷弘揚企業家精神,帶領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中國周刊》如約採訪了帝斯曼(中國)總裁周濤先生和帝斯曼工程材料全球產品線副總裁張振宇先生。周濤表示,創立於1902年的帝斯曼作為一家以使命為導向的公司,致力於通過科技為人們開創美好生活。
  • 一年「賺跑」中國11.6億,又一美企「大關門」,關閉在華一半門店
    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蘋果,打開蘋果的官網大家會發現,蘋果已經關閉了在中國大陸的所有門店,不僅如此,另一家美企也緊隨其後,關閉在華約一半門店。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以及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的消費潛力也被完全釋放出來,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跨國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 韓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咖啡陪你」在華合資公司破產
    韓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咖啡陪你(Caffe Bene)在華合資企業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遭遇債務危機多年,終致破產。公司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法定代表人也下落不明。企業信用信息參考平臺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咖啡陪你管理公司通過咖啡陪你上海公司,在中國投資的企業有230家,控股企業有199家。工商信息顯示,這些企業大多顯示為「註銷、吊銷」「經營異常」狀態。而這兩家公司涉及的法律訴訟均有300多起。
  • 網際網路時代,人的價值更應被重視--專訪玫琳凱大中國區總裁麥予甫
    網際網路時代,人的價值更應被重視--專訪玫琳凱大中國區總裁麥予甫 CBO首頁 | 作者:何辰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7-08-
  • CTI華測檢測:立足中國,放眼全球,堅持國際化道路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檢測認證市場之一,也是CTI華測檢測的立足之本。申屠獻忠表示:「毫無疑問,華測的資源投入與中國產業的發展方向一致。我們不能光依靠現有的增長點,還要通過不斷加大對戰略性產業的投資,為未來培養中長期主要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