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距離高考只剩下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考生在進行高考備考複習的時候,難免會對高考產生擔憂。很多考生都有同樣的疑問,那就是高考要多少分才能上大學?很明顯,這是考生缺乏信心的表現,而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重要。
從廣義上來說,大學生不僅包括985、211、一本大學生,二本大學生、三本大學生,還包括一專生(第一批次的大專生)、二專生(第二批次的大專生)等高校學生。只要考生的成績不爛到一定程度,考個大學並沒有太大的難度,八成以上的高考生都是可以考上大學的,大學生已經不是什麼鳳毛麟角的存在了。
隨著高考擴招,大學的門檻越來越低,雖然沒有達到普及大學的程度,但上大學已經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如果換在二三十年前,大學生可謂個個都是頂尖人才,沒有差不多的分數是很難考上大學的。但現在,在高考總分750分的情況下,部分省市五百多分就能上一本,四百多分就能上二本,甚至連一百多分都能上大學(專科院校)。如果只是為了上大學,只要基礎不太差,沒有遲到或者缺考,理論上問題不大。
不過,想要考上好大學,成績要求自然也會提高,至少要比最低投檔線高上二三十分才比較穩妥。對大部分考生而言,能去重本的自然不會考慮普通一本,能上一本的也不會考慮二本,能上二本的一般也不會選擇三本院校……況且對考生來說,如果真的以兩百多分的成績上大學,估計也不是一件特別光彩的事情。因此,對高考生來說,多少分才能上大學這個問題甚至沒有思考的價值和意義,而另一個問題才是考生思考的重點。
比起思考多少分才能上大學,考生不如想想將來想要上什麼樣的大學。現在的大學生可以說是非常普遍,每年都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大學生畢業,每年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而一個好的大學,往往會對考生的未來發展和就業規劃產生重要的作用,甚至會是考生人生的重要助力。相對而言,本科生的優勢要比專科生大,而985、211的畢業生往往會是眾多企業的爭奪對象。因此,考生要思考自己的未來,想想自己以後要上什麼樣的大學,從而給自己樹立目標,督促自己努力學習。
總之,高考生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努力複習,提高成績,從而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儘可能地考上好大學。只有努力學習,考生才能在高考志願錄取中取得優勢,進入檔次較高的大學院校,接受更為優質的教育,從而在眾多大學畢業生中具備較高的競爭力,實現良好的未來發展。
本文編輯:阿零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