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綁在美國網課上的中國留學生

2021-02-19 36氪

來源 | 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ID:guyulab)

他們總是在半夜上課,動物也被吵得睡不著覺。有一次,狗乾脆爬上書桌,湊到電腦攝像頭前,狗的大頭佔據了屏幕,全班人都知道了。

剛剛到來的開學季,對於這些無法出國的留學生來說,是由一個個疲憊的夜晚和一個個混亂的白天組成的。在網課上,「我帶著晚上九點的疲憊,屏幕那邊是早上九點剛醒的疲憊,大家都託著下巴,很少人發言」。

沒人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出國——我說的不是那些費盡心思拼湊周末、調休和年假,為了在東南亞的沙灘上多躺一天,或者在米蘭多看一個展的都市白領。對於一些十七八歲的年輕學生來說,在他們不長的人生裡,有四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時間,都花費在申請國際知名高校本科這個清晰的目標上。如今,他們拿到了理想offer,卻由於疫情、籤證和旅行限制,被留在了家裡。

剛剛到來的開學季,對於這些無法出國的留學生來說,是由一個個疲憊的夜晚和一個個混亂的白天組成的。他們只能上網課,和幾千公裡外長著一頭金色長髮和高高鼻梁的同學一起,把自己綁在紐約的時間、芝加哥的時間和加州的時間上。距離和時差叫一切都亂了套。哪怕那些大學課堂上最簡單的事情,一個介紹,一個提問,一個互動,現在都困難重重了。

我見到他們中的一些,談起開學這一個月的感受,累、焦慮,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一位上網課的留學生在午夜時分發朋友圈,「早安,一天開始了」,在下午兩三點的時候又發了條朋友圈,「下課了,準備睡覺,晚安」。

2020年9月的一天,清晨五時三十九分,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一位熬了一宿沒睡的留學生在社交媒體打出一行句子,「Shining through the city with a little funk and soul(光亮穿過這座城市,帶著一絲恐懼和靈魂)」。

在上網課的留學生中間,時間開始變得模糊和失焦。長久過紐約的時間,讓身在北京的若羲很容易驚醒。不管第二天是北京時間晚九的課還是早七的課,她總是在凌晨五點多自己醒來,老是睡不踏實。而要上早課的時間,她會提前一個小時起床,烤幾片麵包當早餐,然後在屋子裡走來走去,強迫自己醒神。

若羲是美國排名第一的藝術與設計學院帕森斯設計學院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的大一新生,剛剛滿18歲。我見到她的時候已是深夜。為了將上課對父母的影響降到最低,她把網課搬到樓下的咖啡館。

藝術課網課 ©若羲

同齡人中,她是那種「likes dressing in her way」的女孩,但現在她不再分得出多餘的精力來思考今天穿什麼——腰部拴著一根帶鉚釘皮革腰帶的古典修身旗袍,大腿處被撕掉一圈兒的寬鬆運動褲,被簡單的白T恤和高高紮起的馬尾代替了。

網課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叫人猝不及防。老師的音畫總是不同步,當她的手從右邊揮到左邊時,畫面卡了好幾次,她的嘴邊還掛著若有若無的笑。這節課開始前,老師剛剛開了十一個小時的車,從一個州到另一個州,她說,上課期間如果身後有人走過,那是她的室友,請大家不要見怪。

有時候,回答問題是需要喊的。ZOOM——在美國大學普遍使用的一款多人在線視頻app,若羲花費了很久才登入。她衝著耳機聽筒說:「我來自中國的北方,現在晚上十點半。」重複了三遍,最後一次不得不提高分貝。

一位同學不停地退出和進入課堂界面。另一個同學的發言中,很難聽清楚一個連貫的英文句子。電腦屏幕上,還有一個小窗口始終只顯示姓名,沒有學生進入,有人給老師帶話,「他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

老師說:「謝謝你,我知道了。」

關於空間的概念,他們現在也開始感到奇怪和陌生了。網課上,老師和同學使用的距離是不一樣的。老師會講到紐約當地的一些東西,比如提到課本裡面的某個藝術家,「住在紐約的皇后區,走10分鐘就到了」。若羲無法理解「皇后區」意味著什麼。在幾千公裡的尺度上,10分鐘的距離也失去了意義。

選擇學校時,在芝加哥和紐約的學校之間,若羲猶豫了很長時間。她在網上搜到很多留學生的vlog,第50多個的時候,她看到紐約有一個叫SoHo的購物區(South of Houston),一下子被那裡迷住了。那有很多買手店,還有設計師品牌的店,有很多「穿得奇奇怪怪」的人。她想像著,自己也可以「穿得奇奇怪怪」的去玩了。她對紐約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店鋪和街道構成的。

紐約街景 ©視覺中國

出國讀書的理由有很多,開闊的視野、更好的前途、不同的文化……但是往往還有一些更細微但也同樣重要的理由。比如,一個叫劉孟卓的女孩——她也是本科留美新生的一員。今年九月,她本該入讀卡拉瑪祖文理學院(Kalamazoo College)。這所學校位於美國北部的密西根州,是她仔細挑選過的「有冬天的城市」,還有她想要加入的女子足球隊。

還是在高中的時候,她就是足球隊的一員,那是個「特別爛」的球隊。但是無論球隊的水平怎麼樣,她都不在乎,她就是想踢足球。在決定去美國留學時,她特別看了一眼學校有沒有女子足球。現在,儘管她想盡一切辦法想要辦出國的籤證,最終卻只能留在國內。

Grace也曾經無數次幻想過自己的大學生活。她是西北大學的經濟系新生。學校臨近芝加哥。她在心裡盤算過很多次,想到要去逛逛這座美國第三大城市的主城區,去看看著名的美術館。學校在密西根湖邊,景色特別地美。開學後,她還要在那的沙灘上,跟新認識的同學一起學習、野餐。同學們來自世界各大洲,有不同的膚色,不同的文化,他們互相交談。她還早早地買好了裝飾新宿舍的物品,跟另外兩個小夥伴約好,到時候大家買同一班飛機票一起去。

什麼都準備好了,但是,「突然所有人都過不去了,太突然了」。對於這些最新的變化,留學生們缺乏準備。一開始,他們以為疫情只是一陣子的事情,很快就會過去。但後來,這件事情覆蓋了一整個學期。

開學的時間是中國半夜十二時,Grace一點都不困,她神志清醒地坐到電腦前,看到無人機航拍的直播:美國同學們敲著鼓、吹喇叭,從學校標誌性的拱門下穿過。這時,她在北京的家裡,捧著碗毛血旺外賣,心潮澎湃。

Grace總是在半夜上課,她的房間養了一隻狗和一隻兔子,動物們被她吵得睡不著覺。有一次,狗乾脆爬上書桌,湊到Grace的電腦攝像頭前,「狗的大頭佔據了我的屏幕,全班人都知道我了。」

美國的學校一直在兢兢業業地發送郵件。通過郵件,它努力維繫著這唯一且並不強壯的關係。有時候是隔幾天,有時候是一天好幾封,中國學生的郵箱裡充斥著美國學校發來的郵件,裡面可能是對某個即將到來的假期詳加說明,也可能是提前告知院系活動——若羲收到過一個party邀請,但她並沒有參加,「對著鏡頭party,無聊」,她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在真實的校園裡認識同學。

線上的一攤事兒也難以激起她的興趣。之前的新生破冰日(orientation),學校組織了三四個小活動,她只參加了一個。再往前的開學典禮,她乾脆直接缺席了。

9月22日,一名大三校友去世,校方在郵件裡回憶了他生前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光後,列出了教堂告別式直播的連結,歡迎大家加入,送他最後一程。但對於還沒有機會在線下認識新同學的人來說,他們沒辦法悼念一個陌生人。

另一位大一新生,連有沒有開學典禮都想不起來。她想了半天說,「我收到過一個帶視頻的郵件,但視頻緩衝不出來,我就刪掉了」,她對此並不在意。

為了讓中國的留學生不感到被學校遺忘了,一些美國高校與中國的高校合作,作為短期的過渡,希望自己的學生在中國的大學內學習。美國康奈爾大學跟清華大學的合作,允許學生在上康奈爾的網課之餘,在清華再修6個可轉換的學分,吃飯和住宿也在清華校園內。

大二學生朱成林住在清華大學雙清公寓,這棟宿舍樓通常只對留學生和男博士開放住宿申請,康奈爾的學生這次被歸到了留學生一類,享受雙人間和獨立衛浴。

但朱成林只修了3個清華的學分,其餘的課程還是上康奈爾的網課。即使擁有了還不錯的學習環境,朱成林依然逃不掉時差和距離帶來的困擾。

她最早的課開始於北京時間晚上九時,最晚的課在凌晨兩時四十分結束。當她打開電腦攝像頭準備開始一天的課程時,康奈爾所在的美國東部才早上九時,「我帶著晚上九點的疲憊,屏幕那邊是早上九點剛醒的疲憊,大家都託著下巴,很少人發言」。

可能是熬夜的原因,朱成林剛上網課的前幾周開始瘋狂掉頭髮,「我用手摸一遍就要掉三四根,頭髮還突然開始打結,我嚇壞了,以前從來不會這樣」,她在淘寶上買了兩頂帽子,還一度打算去醫院看病。

網課裡的老師(左)和同學們(右) ©朱成林

美國的老師們想辦法給亞洲的學生更多便利。朱成林有一門課是生物醫學工程,一共30個學生,其中亞裔有3人,老師主動在亞洲時間友好的時間段增加了一個小時答疑,而有機化學課老師的解決辦法是:亞洲學生可以預約一對一的靈活時間來問問題。還有一部分課程,老師講課時錄製了屏幕,便於有時差的學生自己選擇時間學習。

親戚朋友問起朱成林,你去清華了呀,她往往要跟他們解釋一通,「其實我也不是來清華了,因為我就在這兒上一門課」。康奈爾的課業壓力並沒有因為網絡和時差減小半分,她很難再分出精力來參與清華的社團和認識新朋友,「挺遺憾的,覺得來清華白來了」。

一些輾轉多地,成功飛到美國上學的故事在留學生圈子中流傳著。有機構組織學生到東南亞的國家辦籤證。雙邊隔離,加上等待面籤預約,來回花費的時間一個月起,「有人籤到了」、「有人從第三國飛去南美、再入境美國成功了」,這是些令人振奮的消息。「但他們也勸說,能不折騰就不折騰吧,折騰完挺累的」,一個母親對我說。

收到錄取通知書後,預約籤證就成了劉孟卓生活裡的頭等大事。「早上一睜眼,刷完牙,我就坐在電腦前查籤證的網站開放沒,睡覺前又再看一遍,每天都在重複」。

一次次的失敗,然後又一次次的嘗試。劉孟卓想學的生物專業需要大量實驗操作,網課遠遠滿足不了,本來三小時的課程,被壓縮到了不到兩個小時,實驗步驟被略過,老師直接給數據,然後講如何操作數據和寫論文,「課程缺失了很大一部分」。

最初的那段時間,她養成了早晚刷美國使館網站的習慣。有一天中午,她正在外面吃飯,突然收到朋友的消息,「廣州領事館開放了」。她站起來把碗一放,拔腿就往家跑,路上把腳崴了,忍著痛一路跑回去開電腦,結果還是沒約上,「很難受,很難受,很失望」。

她在網上找了一家代理公司幫忙約籤證,成功約到8月面籤的時候,劉孟卓算了算「還能趕上9月開學呢」,隨即鬆了一口氣,結果臨到頭又收到一封郵件,和前兩次的內容一模一樣,「由於疫情原因,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只限制很少的工作人員的數量,僅維持日常工作,加快加急等籤證業務都無法辦理」。好不容易預約上的籤證,第三次又被取消了,「我的內心爆炸了,太難過了,感覺全世界都在跟我作對。」

開朗熱情的劉孟卓至今只在大學交到了一個朋友,跟她同是東北老鄉的中國同學,比她大兩屆。她當時花了大量時間收集資料、仔細甄別才選中的學校足球隊,在能夠拿到籤證、到達美國之前,也沒有機會加入了。

美國留學生政策的變化,也讓不少家庭感到憂慮。家長們不知道應該相信哪種說法:美國政府一會兒說從6月1日起,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將被限制入境,一會兒又說回到了之前的狀態。美國的高校和政府也在反覆較勁。2020年7月8日,以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為首的多所美國大學起訴政府,確保留學生能夠繼續學業,隨後180多個美國高校表示了支持。這種不確定的氛圍,籠罩著40萬留美中國學生的家庭。

一個留美新生的母親告訴我,這種憂慮主要是因為看不清大的方向。他們突然意識到,那個穩定的、可以預期的世界,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更多的家庭還是選擇繼續觀望,有的學校通知下學期可以返校了,有的還在繼續等待。一所大學在八月底的時候還在發送新生入學須知的郵件,九月初就突然通知學校關閉,全部改為線上教學,不到最後一刻,誰也無法準確預料將來到底會發生什麼。

若羲最近告訴媽媽,如果下學期還是網課,她希望defer(推遲)一年,但對接下來要做什麼也很茫然。

在這個特別的年份,一些留學生重新思考了自己的選擇。一名獲得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專業offer的新生,決定放棄入學,明年轉專業申請音樂學院;一名開學即將大二的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生,選擇休學一年,回國創業開工作室;一名劍橋大學大三的學生原本計劃到加拿大實習,現在他留在中國,跟隨某位一流的經濟學家當助理。

還有人表現出了遠超這個年齡的成熟。北京東二環建國門附近的共享辦公空間,一群脖子上掛著工牌的上班人群裡,有幾個稍顯稚嫩的臉龐晃動。這是一個名叫SparkLab的非營利自習室,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聚集了三四十名無法出國的留學生。

我在這遇到了畢業於北京十一學校的Abraham。他今年18歲,是那種會開口談「蘇格拉底、笛卡爾、拉普拉斯」的年輕人。在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數學專業錄取後,由於不想上網課,他遞交了休學一年的申請。隨後,他離開北京一段時間,和朋友一路旅行到雲南,再到雲南和西藏邊界的明永冰川。

這段時間,他「深刻地理解了一件事」:缺乏跟人交流的話,會讓自己變得閉塞,英語口語也會下降。他想到可以創立一個社群,給無法出國的留學生提供一個有學習氛圍的地方。這後來成為Abraham、Grace和Charlotte三位美國大學本科新生的創業項目。

參與創業,也讓Grace成長了不少。這件事的難度超出了想像,他們要去找場地,組織報名和接待來參觀的人。每一步都會面臨新的問題。她會碰到各種各樣的矛盾。Grace覺得,自己有時很疲憊,但會挺過來。她把這個經歷當成一次鍛鍊。

一個周六,留學生們在那搞了披薩派對。在場的同學一起坐下來,「吃披薩聊聊天,大家想想做什麼,以後有什麼人生理想,互相聊一聊。」之後,他們玩了德州撲克,那是一種策略遊戲,「好像玩得挺嗨的」。

有一個類似寫作導師的同學也在這裡。在Grace的世界裡,那是她見過「寫東西寫得最優美,對文字特別擅長的同學」。他來這邊,如果大家有學校裡要寫的論文,或者是自己寫的東西,都可以拿給他看,然後他幫忙修改一下,或者提一些意見。

Grace參加了一次創意寫作的分享課。他們讀了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說,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forever overhead》。那是英文寫作的一個經典例子,導師分享後,大家一起討論:這裡面特別出彩的語言在哪裡,它的主題是通過什麼來體現的,還有什麼樣的象徵手法。最後,導師鼓勵他們回去仿照這個來寫一篇。我遇到Grace的時候,她正在寫她的那篇。

Abraham也喜歡分享。9月17日下午,我在這個自習室趕上了一次他組織的seminar(研討會)。Abraham試圖向同學們解釋一個理論,他舉了化學的勒夏特列原理、物理的楞次定律,還有生物裡的正面和負面循環反饋——

「我想說明一個什麼事,就比如說生物、社會這些東西。比如說一個社會,它有一套自己穩定的機制,那它這穩定機制就是我們人刻意去營造出來的嗎?大家想想這個問題。或者說,我們生物它有這套穩定機制,是因為我們的細胞刻意地去設計了一套這樣的機制讓我們活下去嗎?」

自習室裡的seminar ©陳明輝

在這次討論會上,他遭遇了挑戰。一個叫韓雨果的女孩盤腿坐在桌上聆聽,有時候站起來走來走去,時不時與他爭論兩句:「你確定生物有穩定的機制嗎?」、「從你的邏輯層面來說,這算一個邏輯謬誤。」

他們在嘗試消化對方的思想。結果可能不是重要的,韓雨果鼓勵他繼續講,「你試著講吧,用你的理解講。」

韓雨果畢業於人大附中,被賈伯斯的母校裡德學院錄取。如果沒有疫情,這個月,他們本該分別前往美國東西海岸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現在,他們每周會花費一些時間在這間不大的房間裡,看書、討論、自習,這種狀態還將持續好幾個月——他們都把大一推遲到了明年秋季。

一年的時間是漫長的,為了不讓自己荒廢,韓雨果是最早來的一批自習者。她不想在家學習。貓咪成了她學習的最大阻力,因為它「特別黏人,特別可愛,特別漂亮,每當我看書的時候它都會趴在我書上。」

延遲出國是她和媽媽共同作出的決定,「她看到我這個大活人一年在家閒著沒事幹,她心裡也焦慮」。媽媽會假裝出不介意的樣子。有時,她會抱怨韓雨果不會做飯,上廁所太久。當她晚上想看書的時候,媽媽會對她說,「沒事,你看你的書,但是我覺得你的燈光太亮了,」然後再過一個小時,她又說,「雨果,你要不睡個覺吧。」

為了避免矛盾,韓雨果開始嘗試著減少在家的時間,她常常在自習室待到午夜才回家,她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避難所。

她帶了許多哲學書籍,放在自習室的公共圖書角。看書累了的時候,她就到天台的躺椅上透透氣。有時候會睡一個小時,起來的時候,她就看那個天,「哇塞,看那蔚藍的天,胖乎乎的雲,國貿在我右邊兒,有時候看到飛機從左邊飛過來,我就想,等它飛過國貿了,我就繼續回去看書,然而它飛得太慢了,我等不及就走了,接著看書去了。」

(姜浩對此文亦有幫助。)

相關焦點

  • 穀雨丨被綁在美國網課上的中國留學生:凌晨還在上課,瘋狂掉頭髮
    剛剛到來的開學季,對於這些無法出國的留學生來說,是由一個個疲憊的夜晚和一個個混亂的白天組成的。在網課上,「我帶著晚上九點的疲憊,屏幕那邊是早上九點剛醒的疲憊,大家都託著下巴,很少人發言」。
  • 美國對100%網課的留學生下發「逐客令」了
    2020年7月6日周一,美國海關移民總署(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簡稱SEVP)官方發布了針對2020年秋季學期修網課留學生(F1/M1籤證持有者)的最新規定。
  • Zoom停止向中國提供直接服務,留學生網課怎麼辦?
    這個消息一出,留學生立刻表示:「網課都上不了了?」。因為年初開始爆發的新冠疫情,很多學校已經將課程從面授改成網課,Zoom是留學生網課的重要渠道之一。面授不行、學費不降、網課質量不保…現在連網課能不能上都是未知數了嗎?
  • 留學生努力適應「網課常態化」
    然而,雖然網課的學習質量似乎大打折扣,但並未打消全球學子未來的留學計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本月發布留學生白皮書——《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其數據顯示雖然多半留學生考慮調整或改變自己的留學計劃,如改變時間或目的國,但只有7%的學生表示確定取消。其中,作為最大的留學生源國,中國的留學生中只有4%表示會取消留學計劃。
  • 那個去世大一新生背後,是成千上萬被困網課的中國留學生.
    中國學生會也證實了這名中國留學生不幸去世的悲痛消息,並致以了最沉痛的悼念。困在網課裡的中國留學生 Zoom University和時差,起碼把一半留學生被逼成了晝伏夜出的「夜行動物」。 好在後來Fiona斥巨資搞到了靠譜的VPN,但連上一個學期凌晨一點到清晨五點的網課之後,現在連她家狗都過上了美西時間,白天沒精神,後半夜直撒歡。
  • 美國突發新規:若學校秋季學期只有網課,在美留學生必須離境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美國政府疫情防控的無能,又急著復工復產,導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持續擴散。此時,美國政府又頒布一道極具針對性的新令,在美留學生或將面臨無書可讀,甚至必須離境的風險。當地時間7月6日,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突然在其官網發布一則新通知稱,由於2020年秋季學期疫情大流行的原因,「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修改了留學生秋季網課臨時籤證入境政策。
  • 美國疫情爆發!宿舍關門,學校改網課!中國留學生該如何自救?
    關於此次疫情有幾個重點:雖然美國政府宣布會有大量民眾得到檢測,截至目前為止只有極少一部分疑似患者被檢測,也就是說疫情能不能得到控制是未知數各大高校均停止線下授課採取網課形式中美航班停飛,回國的機票4月前基本沒有直飛那麼針對此次疫情,如果選擇此時回國,留學生應該注意什麼,如何做決定?
  • 印度疫情爆炸,留學生在家上網課也不安心:中國安全,想回中國
    根據印度教育部數據,截至2019年,共有2.3萬名印度學生在中國高等院校就讀。其中有2.1萬名留學生攻讀醫學專業,其餘的學生大多學習工程和語言。由於今年情況特殊,年初寒假期間,大部分印度學生都回了國,那時印度的疫情還未爆發。
  • 美國政府對留學生下狠手,中國留學生將被大面積遣返,外交部回應
    據美國CNN等媒體報導,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最新出臺的一項規定顯示,如果外國留學生就讀的美國高校全部採用「網絡課堂」的方式進行授課,那麼美國政府將不再給申請這些院校的留學生頒發學生籤證。而已經在美國的留學生,也將被遣返。  目前,這一做法已經引起多所美國高校的不滿和反對,以及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眾多赴美留學生的擔憂。
  • ICE已撤銷網課新規,為何還有F-1留學生不能在美國境內上網課?
    上星期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訴ICE、國土安全部DHS「秋季學期網課規定「的聽證會正式開始前,被告方川普政府意外放棄了影響國際留學生去留的嚴厲新規,允許秋季學期即使全上網課的留學生繼續留在美國境內上課,這條消息一傳出來美國留學生們都立即長舒一口氣。
  • 同樣被迫轉網課,為何美國和澳洲對留學生差別這麼大?
    你才知道澳洲和美國當下對待留學生的 政策是如何天壤之別! 美國: 只上網課必須離境 美國時間7月6日,美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宣布,全美各地的學校和大學正面臨在疫情期間如何重新開放的問題,若學校在2020年秋季全部實施遠距離網課教學,國際留學生將須離境。
  • 每經頭條 | 花了80萬,留學生在家上網課:黑白顛倒不知道怎麼熬下去...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以下簡稱UBC)的大一學生易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他已經收到學校的郵件,下學期依舊是網課。  距離聖誕節越來越近,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高校開始陸續放假。但是,已經在國內家裡上了一整個學期網課的中國留學生們卻憂心忡忡:他們大都和易輝一樣,接到了學校最新通知——明年繼續上網課。
  • 美國「一刀切」,中國留學生將被大面積遣返
    目前,這一做法已經引起多所美國高校的不滿和反對,以及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眾多赴美留學生的擔憂。「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周一宣布,在美國讀學位的國際學生,一旦他們所在的大學決定將所有課程改為在網上進行,那麼他們將不得不離開美國,否則就會面臨被遣返的風險」,CNN在其報導的開篇中寫道。
  • 新政可能把大部分留學生驅逐出境,全面網課誰也別想待在美國
    美國政府就在今天出了新的政策,2020年秋季全面網課的f1和m1學生將不予發籤證,也就是說,全面網課的朋友們誰也別想待在美國!這次美國放大招,可能真的要把大部分留學生驅逐出境了!秋季100%網課的f1和m1學生完全網課形式的學生:國內的學生不發籤證,不讓進美國;目前在美國的學生,必須離境!!!除非你轉學到有線下課程的學校,否則就可能會被遣返。
  • 美國僑報:洛杉磯加大中國留學生談回國上網課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5月13日電據美國僑報網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中國留學生回國。就讀於美國洛杉磯加大(UCLA)經濟系的大三的中國留學生Tim也回到中國,他每天在家中通過網課學習,感嘆學習不如在美國時方便。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美國,但洛杉磯的公寓還在付房租,他期望房東能在續租時給減少租金。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洛杉磯加大在3月20日左右通知學生線上授課,很多中國留學生因此買機票回國。
  • 又搞小動作,美國突然取消逾千名中國留學生籤證
    中國學生赴美求學的路真是越來越難了據路透社9月10日報導,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表示,根據一份5月29日的總統公告,美方已經撤銷了1000多名中國公民的籤證,以暫停被視為具有「安全風險」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從中國入境。
  • 家有留學生:花14萬元上「天價網課」,140萬人前路迷茫
    美國留學新政也給我的前路蒙上了一層陰影。很多原本申請美國學校的學生改申英國,這讓我的留學之路競爭更加激烈。 我感覺自己被困在一個玻璃罩,想要的東西就在眼前,但怎麼也抓不到。 每當看到留學生在網上抱怨學校的課程成了「天價網課」,我心裡就想,能上「網課」已經很讓人羨慕了。
  • 留學生的艱難抉擇:網課、出國or延期?
    據英國國際教育諮詢公司QS的調查報告,66%的中國受訪留學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自己的留學規劃,而這個比例遠高於歐盟(47%)、印度(57%)和北美(53%)的數據。多數人眼中,在國內參加網絡課程(online)似乎是疫情之下留學生們最為常規的選擇。但實際上,據英國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S的報告,只有9%的中國留學生對網課「極感興趣」,11%的留學生對網課「非常感興趣」,而最多數的中國留學生們(37%)對網絡授課「完全不感興趣」。「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不值學費」「留學體驗感差」是大部分留學生們對網課的評價。
  • 中國政府同意放寬國內留學生的網絡限制,終於可以流暢觀看十幾萬的網課了
    打不開google,看不了youtube,登不上學校官網,連郵件都發不了,網課根本沒法兒上!2月4日,澳大利亞政府官員決定與中國當局進行談判,期望中國能夠放鬆網際網路防火牆,使在中國國內的留學生們可以訪問來自澳大利亞大學提供的在線課程。
  • 美國移民局新規,在美留學生秋季若全網課,只能滾回國?!
    美東時間7月6日下午4點34分,CNN引用美國移民局新規,表示如果大學在秋季依然實施在線開學的話,在美攻讀學位的留學生將需強制離境。01、非移民,持有F1或者M1籤證的學生,如果所就讀學校僅開設網課,將不能留在美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