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我們稱巴基斯坦人為巴鐵,「老鐵」這個詞是中國人對好兄弟的稱呼,所謂「鐵哥們」就是最好的哥們,從稱呼就能看出來,中巴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友好和睦。然而中巴兩國關係具體有多好估計幾天幾夜也說不清,但作為遊客,如果你有機會路過新疆喀什,那一定要走一走中巴公路,它被認為是中巴友誼的象徵之一。
作為一個喜歡自駕旅遊的我來說,關注中巴友誼公路由來已久,在很早之前就計劃著完整的走一趟中巴公路,但是這個想法卻因為各種原因被擱置,直到最近一次去新疆也得意實現,可惜的是如今因為疫情不能出國,中巴公路也只走了其中一部分,雖有些遺憾,但是中巴公路的美麗風景也讓人無比流連。
中巴公路也叫喀喇崑崙公路,連接中國和巴基斯坦,公路從新疆喀什開始,經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公路全長1032公裡,其中中國境內416公裡,巴基斯坦境內616公裡。
去過新疆喀什的遊客都知道,喀什的海拔約1289米,並不會有高原反應,但是自駕車沿中巴公路一路向西,海拔會迅速升高到三四千米之上,這裡空氣稀薄,高原反應也會隨之而出現,但是一路所見的高原風光卻能讓人來不及去顧及高反。
中巴公路被譽為是全世界最高最美的公路,從沙漠、戈壁、綠洲到連綿不絕的雪山,星羅棋布的高原湖泊,風景之美真的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中巴公路被譽為是全世界最高最美的公路,但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十大公路之一。中巴公路需要穿越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每一座山脈都是世人仰望的世界屋脊,其困難和艱險程度超過你的想像。
中巴公路在中國境內的最低海拔為1154米,最高海拔為4733米,地質情況非常的複雜且不穩定,雪崩、山體滑坡、落石、塌方、積雪、積冰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沿途路面和橋梁設施經常遭到破壞,所以每年兩國政府都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才維修中巴公路上。
特別難以想像的是,如果你走過中巴公路,你會發現中巴公路上行駛著很多的中國大卡,不僅僅是因為這條公路連接著中國和巴基斯坦,也因為這條公路承擔著非常重要的運輸任務。
喀喇崑崙公路始建於上個世紀60年代。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快結束後,巴基斯坦方面和中國政府進行商討之後籤訂了共同建設喀喇崑崙公路的協議,兩國共動員2萬人歷經十餘年的努力,最終在1979年正式宣告建成喀喇崑崙公路,1986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
在冷戰時間,中巴公路是聯繫中巴的紐帶,被喻為中巴友誼的象徵,且因修建難度之大,又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所以,當行駛在中巴公路,除了風景給人的震撼外,更能感受到其修建難度的震撼,很多路段常年處於施工維修狀態。
據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數字,在喀喇崑崙公路建設的過程中遇難的建設者有810人 ,重傷314人,遇難的中方建設者至今沒有確切數字。不得不說,這個數字已然讓人觸目驚心。
從喀什出發,行車約3小時左右會路過中巴公路的第一個高原湖泊,當地人稱為白沙湖,湖面四周雪山環繞,雪山之下常年寸草不生,所以也看不到任何的牛羊馬匹,這樣的風景是壯美,是震撼,也是扣人心魄。
據說當年唐三藏去西天取經的路線有部分是與中巴公路重合的,所以在沿路會有當年路過的荒廢驛站,如果不是包車的師傅提醒就差點錯過,真的很難想像這樣荒蕪的地方在當年還有人煙存在。
據說在巴基斯坦小城吉爾吉特建有中國烈士陵園,埋葬著88名在中巴公路建設中遇難的中國工程人員體。烈士陵園一直有大量巴基斯坦人前來祭拜。可惜的是因為疫情不能繼續深入,也無法去祭拜當年的建設者們。
中巴公路沿途有很多的湖泊,我們沿途所見的第二個湖泊位於有著冰山之父美譽的慕士塔格峰,在這裡可以近距離的觀賞到它的雄姿,感覺非常的震撼。
特備需要提醒的是,遊客來喀什旅遊不需要辦理邊防證,但是如果想去中巴公路就需要辦理邊防證,邊防證可在戶口所在地辦理也可以在喀什當地辦理,基本上也是隨到隨辦,對此不需要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