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陽工學院圍繞「建設特色鮮明應用型大學」的總體目標,堅持「五個突出、五個強化」的辦學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邁入了新階段。6月14日,在河南省政府主辦的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座談會暨BBA(中國)航空培訓中心啟動儀式上,安陽工學院與河南航投籤署協議,共同培養「中國機長」,這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所籤署該協議的高校。那麼,是什麼優勢讓安陽工學院備受青睞,該校又採取了哪些有力措施?近日,大河報記者走進該校,專訪了校長景國勳。
突出特色辦學 強化航空專業
記者:「景校長,近年來,安陽工學院航空專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全國形成了一定影響,6月份,學校剛和河南航投籤署協議,共同培養「中國機長」。您能介紹一下相關專業及特色嗎?」
景國勳:我校是全國第9所、河南省第一所培養民航飛行員的本科高校,開設有飛行技術、飛行器製造工程等12個本科專業方向以及直升機駕駛技術、民航空中安全保衛2個專科專業,形成了以省級一流專業飛行技術專業為核心的航空專業集群,同時建設有「人機與環境工程」省級重點學科、「飛行技術」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航空活塞發動機模型診斷等課程。
所以說,籤署協議,共同培養「中國機長」也是水到渠成的事。這個協議主要是利用我們的優勢專業,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適時開展飛行員初訓、乘務員訓練、運輸航空副駕駛預備課程(ACPC)等航空培訓方面的合作。
學校還先後投人5000餘萬元,建成飛行、機務實訓中心和物流實訓中心,擁有B737-300等4架實訓飛機以及24個實訓室。
同時,我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除了實訓中心外,還建立了航空模型創新實驗室,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2015年10月,在教育部舉辦的科研類航模比賽暨國際飛行器設計大賽上,取得了一等獎。
我校的飛行技術專業實施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學生畢業後,除獲得本科學歷、學位證書外,還將獲得私用駕駛員執照、商用駕駛員執照、儀表等級證書、ICAO4英語證書和航線駕駛員執照等職業資格證書。
為促進學生就業,我校還積極探索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先後與國內外知名院校及航空公司建立合作培養航空人才協議。飛行學員採用訂單式培養,人校後即與航空公司等企事業用人單位籤訂就業協議。畢業生受到航空公司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突出科技創新 強化平臺建設
記者:「高校是培養高端專業人才的基礎,科技創新能力體現了高校的競爭力和教育質量。那麼,安陽工學院在科技創新建設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
景國勳:我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科研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其中,我校在作物轉基因研究與利用、高活性有益菌和高親和力免疫效應分子的研發、高附加值農副產品分離及利用、野生棉基因組相關研究和利用等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在科研平臺建設上,我校現有「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安陽工學院分中心」、「河南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等省市級科研平臺11個。目前,學校已獲批兩個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對於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科研水平提高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學校積極推進碩士研究生學位點立項建設,在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領域具備了培養工程碩士的基本條件。此外,我們學校積極推進重點學科建設,現有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教學團隊、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本科教學工程項目56項,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
近年來,學校教師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29項;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548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06項。學校一大批科技成果已落地企業並投人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突出交流學習 強化合作共贏
記者:國內外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於高層次人才間的相互交流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國際交流,是高校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體現,在這方面,安陽工學院是如何做的?
景國勳:安陽工學院始終堅持開放辦學理念,走國際化發展道路,不斷加大與國(境)外高水平大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我校先後與國外45所大學和中國臺灣地區11所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目前,我校與英國提賽德大學聯合舉辦「土木工程」專業、與荷蘭布雷達應用科技大學聯合舉辦「城鄉規劃」專業、與奧地利維也納應用科技大學聯合舉辦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進一步促進了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提升了學科專業建設水平,加快了國際化發展步伐。
此外,近年來,我校在國際人才合作項目、高層次國(境)外智力引進、高層次出國(境)培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有力推動了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各項事業發展。學校連續3年榮獲「河南省弓|進國外人才和智力先進單位」。
突出服務質量 強化應用發展
記者: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既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生存的基礎和活力的源泉,對此,您怎麼看?
景國勳: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一直以來,安陽工學院立足「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深植中原大地,對接地方產業鏈,注重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實現脫貧攻堅和中原崛起貢獻力量。
我校加強產學研合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南航投、南方航空河南公司等企業強化合作,提升服務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17年學校獲批「河南省全媒體科普傳播中心創作基地」以來,先後有160餘部科普作品被河南省科協採用。學校榮獲「河南省全媒體科普傳播中心2018年度優秀創作基地」。
學校利用藝術設計類專業優勢,與安陽市文化產業投資公司聯合開發安陽地方特色宣傳品,通過包裝設計,海報和宣傳冊的設計等,很好地促進了地方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
突出特色文化 強化育人實效
記者:通過您的介紹,我們對安陽工學院的特色專業、科技創新、國際交流以及服務地方經濟方面有了一定了解,那麼,安陽工學院在教書育人方面有什麼特色?
景國勳:我校著力構建特色文化育人體系建設,學校著力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構建協同育人機制。
學校建有各類校內綜合實驗實訓室58個,與國內知名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85個,建有省級眾創空間和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安陽市創業大學,學生創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例如,我校畢業生朱新亮,現為河南亞臨界萃取技術研究院院長,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榮列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人員名單。
此外,我校注重實施「以賽促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科技創新和專業競賽為抓手,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與專業素養教育深度融合,實現了人才培養質量和教育教學質量的「雙提升」。近3年來,安陽工學院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國際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獲得國家級獎項146項;獲得省級獎項747項。
目前,安陽工學院正圍繞「1324"發展總體布局,積極探索「五個突出、五個強化」辦學思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凝心聚力,為培育一流人才、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早日建成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大學而努力奮鬥。
本期微信由 新媒體工作室 整理髮布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