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冰山君 數據冰山
特殊時期,我們在更努力地洗手。
本文通過豬年和鼠年天貓的洗手液市場數據,揭示一個更愛洗手的中國。
洗手液市場增長電商數據間接展現了中國消費者在疫情之下洗手習慣的變化。
先看大盤的增長。一面數據跟蹤天貓的2萬多個品類。這些品類的總銷售額(GMV)在2020年1月達到1318億元,比去年同期(1271億元)僅增長4%。這跟2018和2019年比起來確實放緩了。2018年1月的同比增長為55%,2019年1月為19%。
在整體緩增的背景下,疫情相關的品類在暴增。這些品類2020年1月的同比增長率不是以百分點計,而是以倍數計。
這幾個品類中,1月份的銷售規模前三名是口罩(7.9億元),消毒液(2.4億),和洗手液(1.2億元)。
洗手液品牌12強我們細看一下洗手液。
用公曆1月做同比,沒有考慮春節放假的因素。2020年的正月初一是1月25日,比2019早了十來天。所以從春節行情來看,1月同比不太公平。我們從日銷數據中,取了臘月十六到正月十五的銷售數據,比較一下豬年和鼠年的農曆春節跨年月。
洗手液銷售額從豬年跨年月1200萬元到鼠年跨年月7700萬元,增至6.5倍。
洗手液各家品牌表現如何呢?
看看十二強榜單,都是月銷售額超過10萬元的。這些品牌的銷售額約6900萬元,佔了整個洗手液品類月銷售額的89%。
狀元是威露士,盤子大(2546萬),增長快(增至14倍),成為疫情春節洗手液銷售的明星品牌。
藍月亮、滴露和舒膚佳也都增至5-6倍,銷售額千萬元上下。比較慘的是花王,Kao,別人都猛漲,它不升反降。
國貨進,歐美日退細看一下12強品牌背景:
威露士這個廣州品牌始於2000年,是著名的「國際化名字的國貨」。用知乎用戶趙勸農的話說:「無論你從哪個角度觀察你都難以看出這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廣州公司。每當我看到這公司的logo 一股純正的異域風情油然而生。」
同為廣州品牌的藍月亮,誕生於1992年,是國內早期從事家庭清潔劑生產的專業品牌之一,名字的國貨感更誠懇一些。另外幾個國貨是潔芙柔(上海)、隆力奇(江蘇)和Little Touch/哩頭(廣州)。
獅王和花王是日本的。
其餘幾個品牌都是歐美的:
滴露的英文Dettol就是1933年專門為氯二甲酚消毒劑取的名字,屬於英國利潔時集團,跟杜蕾斯一夥的。利潔時英縮寫是RB,唉,還好有個像樣的中文譯名。
舒膚佳是美國寶潔集團旗下品牌。
衛寶屬於英荷合體的聯合利華,英文是救生圈(Lifebuoy)的意思,是由聯合利華的英國前身利華兄弟在1894年創建的。
喜寶(Hipp)聽著像國貨,其實是個始於1899的德國老牌子。
甘尼克寶貝(Babyganics)是美國莊臣2016年收購的新興嬰兒品牌。
這麼一看,鼠年洗手液市場是被兩個廣州品牌兩個歐美品牌佔去了多一半。跟豬年比一比,國貨品牌的增長倍數高達9.0。歐美和日本品牌都沒達到品類增長平均分。
這使得在洗手液品類,國貨品牌從歐美和日本品牌手裡搶走了18個百分點。
又是一個本土品牌抓住機遇崛起的故事。
免水洗呈上升趨勢我們把豬年和鼠年春節跨年月的銷售額單品10強列出來,發現了一個現象。
這是豬年的10強單品:
這是鼠年的10強單品:
豬年的10強裡,一款免水洗產品都沒有。而鼠年的10強裡,有三款都是免水洗,連銷售額第一的那款威露士都是免水洗的,酒精含量75%。
我們乾脆統計一下所有「水洗」和「免水洗」產品的銷售額。跟豬年相比,洗手液品類增至6.5倍的平均成績下,免水洗增至12.5倍,水洗僅增至5.5倍。免水洗跑贏了整個品類,從水洗那裡拿走了14個百分點的份額。
免水洗產品的份額增長,揭示了中國消費者個人衛生防護的新趨勢。在疫情下,中國消費者在用水不便時候,仍然要雙手消毒殺菌。這個需求推動了免水洗產品的增長。
下圖計算了各品牌免水洗銷售額同比增長倍數。
可以看出威露士、藍月亮、獅王、喜寶是抓住免水洗機遇的贏家。
小結中國消費者鼠年春節洗手液購買量是豬年的6-7倍,疫情讓我們洗手更勤快
本土品牌洗手液從歐美日品牌拿走18個百分點,國貨繼續崛起
免水洗手液從水洗洗手液拿走了14個百分點,疫情讓我們養成新習慣,沒水也要洗手
希望疫情走的時候,我們新練就的洗手癖能留下來。
拓展閱讀:歐洲洗手普及率和美國洗手時長統計有空可以看一下國外的洗手普及率和洗手質量。
希望疫情之後,中國能夠成為「洗手強國」,自覺洗手率高,「內外夾弓大立腕」專業七步洗法,唱兩遍生日歌保證20秒時長。
歐洲洗手普及率數據
2015年,蓋洛普調研公司做了歐洲63個國家的調查,對比國民便後自覺洗手率。
問卷很簡單:「您上完廁所自覺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嗎?」
圖片來源:jakubmarian.com
上圖是調查結果:波士尼亞和土耳其最講衛生,便後自覺洗手率90%以上;比利時、法國、西班牙將將及格;墊底的是荷蘭(50%)和義大利(57%)。
義大利最近疫情開始爆發,希望他們改掉不愛洗手的習慣。
有惡搞者建議不愛洗手的國家衛生間裝個警鈴:
圖片來源:bigthink.com
美國洗手時長數據
調查中提到的「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目前還是主流機構推薦的最佳洗手方式。要保證洗手質量,洗法要正確,時間要夠長。
本周二,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警告新冠病毒在美國傳播已不可避免。舊金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本周三,道瓊指數已陷五連跌。加州橙縣也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川普任命副總統彭斯統領新冠病毒的應對。現在如果在亞馬遜搜索關於新冠病毒的關鍵詞,比如「coronavirus, COVID-19, N95」,頁面會指向美國CDC的防疫指南,除了迴避與隔離、不摸眼鼻口、咳嗽打噴嚏遮蓋、家庭保潔、佩戴口罩,還特別建議常洗手,「有水用水,沒水用酒精」:
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每次至少20秒鐘,特別是飯前便後和擤鼻子咳嗽打噴嚏後。
肥皂和水不方便時,用酒精含量60%以上的免洗洗手液洗手。如果手很髒,請務必用肥皂和水洗手。
CDC的洗手指南包括洗手步驟和洗手時長。洗手步驟跟國內醫院裡貼的「七步專業洗手法」類似,詳見一直堅持用正確的洗手姿勢洗手是什麼體驗?
這七步用這個口訣來記:「內、外、夾、弓、大、立、腕」,依次搓洗手心、手背、指間、指背、拇指、指甲、和手腕。
CDC推薦的洗手時長是20秒。聽起來不難,但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洗不到。2013年密西根州立大學的調研沒用問卷,而是在大學城各處衛生間蹲守,記錄了3000多名學生的洗手時長,結果顯示:一成根本不洗;六成只洗8秒以下,涮涮就走;只有5%的人自覺洗到15-20秒。
即使了解推薦時長,我們也傾向於高估自己洗手的時間,因為腦子裡通常在想別的事,很難專注、正念地洗手。如果不想每次掐表,還是試試CDC的「兩遍生日歌」法吧,因為吹蠟燭時,大家一起唱「豬-你生日快樂」的速度大致是10秒一遍。
參考資料:
cdc.gov/coronavirus/201
jakubmarian.com/a-study
bigthink.com/strange-ma
有哪些品牌起了國際化的名字實際上是國產貨?
原標題:《有水沒水狂洗手:洗手液市場揭示防疫消費新趨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