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新聞,一位28歲油漆工因小便前不洗手患陰莖癌,陰莖癌該如何預防?
包莖過長或衛生習慣不好易患陰莖癌
陰莖癌是一種比較少見的惡性腫瘤。陰莖癌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確。陰莖癌多數發生於包莖或包皮過長的病人,新生兒行包皮環切術能有效防止此病。20世紀50年代以前,陰莖癌曾是我國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建國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衛生條件的改善,陰莖癌的發病率迅速下降。
了解陰莖癌
陰莖癌多見於40-60歲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陰莖癌可發生於陰莖的任何部位,但常見於陰莖頭(48%)、包皮(21%)或二者均侵犯(9%)、冠狀溝(6%)、陰莖體(少於2%)。臨床表現多為陰莖頭部丘疹、潰瘍、疣狀物或菜花樣腫塊。繼而糜爛、出血、有惡臭分泌物等。包莖的存在經常掩蓋陰莖癌的發生發展。隔包皮觸診時,可有腫塊及結節感。
陰莖癌多從陰莖頭、冠狀溝、和包皮內板發生,從腫瘤形態上可分為原位癌、乳頭狀癌和浸潤癌三種。
早期病變常為小腫塊或潰瘍,最常局限在陰莖。50%病人開始病變位於龜頭。其次是包皮,原發在陰莖體的病變佔其餘部分。60%的病變在就診時小於2釐米。包莖可能誤診,直到出現出現疼痛、流血,分泌物或引起梗阻時,才做出診斷。由於就診時表現多樣化,所以沒有認識到進行組織活檢的重要性。臨床上需要高度警惕此病。按感染或皮膚病進行經驗性治療時,不應該延誤活檢。
哪些檢查項目發現陰莖癌?
檢查項目應該包括詳細的病史和體格檢查。注意觸診腹股溝淋巴結的病變。合併感染或出血的潰瘍病人可能有白細胞增多症或貧血。通過活檢、培養和血清學檢查有助於排除其它病因。胸片、骨掃描、腹部和盆腔的CT,有助於評估某些選定病例的遠處轉移情況。
怎樣預防陰莖癌?
⑴包莖或包皮過長者,應及早行包皮環切術,術後切除包皮送病理檢查,一邊及早發現癌變。
⑵平時注意陰莖局部衛生,經常清洗包皮,保持清潔。
⑶不抽菸,潔身自好。
⑷對於陰莖結節儘早到正規醫院確診,及時治療。
⑸陰莖癌前病變如陰莖白斑、增殖性紅斑、乳頭狀瘤、Bowen病等行積極治療和長期觀察。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