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echWeb.com.cn
Python從設計之初就已經是一門面向對象的語言,正因為如此,在Python中創建一個類和對象是很容易的。本章節我們將詳細介紹Python的面向對象編程。
如果你以前沒有接觸過面向對象的程式語言,那你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些面向對象語言的一些基本特徵,在頭腦裡頭形成一個基本的面向對象的概念,這樣有助於你更容易的學習Python的面向對象編程。
接下來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下面向對象的一些基本特徵。
面向對象技術簡介
① 類(Class): 用來描述具有相同的屬性和方法的對象的集合。它定義了該集合中每個對象所共有的屬性和方法。對象是類的實例。
② 方法:類中定義的函數。
③ 類變量:類變量在整個實例化的對象中是公用的。類變量定義在類中且在函數體之外。類變量通常不作為實例變量使用。
④ 數據成員:類變量或者實例變量用於處理類及其實例對象的相關的數據。
⑤ 方法重寫:如果從父類繼承的方法不能滿足子類的需求,可以對其進行改寫,這個過程叫方法的覆蓋(override),也稱為方法的重寫。
⑥ 局部變量:定義在方法中的變量,只作用於當前實例的類。
⑦ 實例變量:在類的聲明中,屬性是用變量來表示的,這種變量就稱為實例變量,實例變量就是一個用 self 修飾的變量。
⑧ 繼承:即一個派生類(derived class)繼承基類(base class)的欄位和方法。繼承也允許把一個派生類的對象作為一個基類對象對待。例如,有這樣一個設計:一個Dog類型的對象派生自Animal類,這是模擬"是一個(is-a)"關係(例圖,Dog是一個Animal)。
⑨ 實例化:創建一個類的實例,類的具體對象。
⑩ 對象:通過類定義的數據結構實例。對象包括兩個數據成員(類變量和實例變量)和方法。
和其它程式語言相比,Python 在儘可能不增加新的語法和語義的情況下加入了類機制。
Python中的類提供了面向對象編程的所有基本功能:類的繼承機制允許多個基類,派生類可以覆蓋基類中的任何方法,方法中可以調用基類中的同名方法。
對象可以包含任意數量和類型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