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大腦,大腦會回以關愛。——加雷思·穆爾
記憶力在我們的生活裡影響著方方面面,為什麼經常有電視劇拍出的橋段有當事人失憶的設定,就是這樣,就給故事的發展設置了阻遲的障礙,你是誰,你在哪裡,你要做什麼如果都不知道,故事的走向一定會改變。
即便普通人記憶力好的話,可能對你的工作和學習方面都會大有裨益,而記憶力不好的話,那就談不上學習和工作上的高效率。所以記憶力如此重要,我們應該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努力通過一定的技巧訓練自己的記憶能力才是更為積極有效的生活態度。
國際上還有記憶大師比賽,實際上告訴了我們如果藉助一定技巧是可以有效使自己的記憶能力得到改善的。那我們就可以藉助一定的方法手段來對自己的記憶能力進行提升。《我的第一堂記憶私教課》就是這樣一本幫助我們掌握提升記憶力技巧的書,來自於英國加雷思·穆爾博士的著作。
加雷思·穆爾博士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所學專業為機器智能,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後來從事計算機軟體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他還是大腦教練,出版了超過20種關於鍛鍊大腦、訓練腦力方面的書籍,並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範圍內出版。他還是著名的數獨及字謎的撰稿人,長期為25個國家的報紙專欄撰寫數獨及字謎專欄的文章。
以上這些都是穆爾博士的著作
看了加雷思·穆爾博士的工作內容,你是不是嘆為觀止?設若加雷思·穆爾博士的記憶力不行,那你想想看會出現什麼樣的可怕場景?估計他的多種工作流程會自相矛盾,最終可能他自己分身乏術從而導致工作無法順利進行下去。
怎樣才能像加雷思·穆爾博士這樣高效地應對自己的生活考驗呢?《我的第一堂記憶私教課》就是一本利用40天時間的堅持每天讀幾頁書,做一下書裡附帶的兩三個記憶力訓練的題目,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在逐步地得到提升。當然你如果中間某幾天有事情比較忙,你也可以暫緩,等時間允許你再接著將這些訓練進行下去就可以了。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國際記憶大師獲獎者的動員活動,我聽完那個動員會之後,我徹底放棄了他們推出的線下活動,簡直太麻煩了,幾乎每天都要花費兩三個小時甚至還要多的時間,而且要連續多少天是不能中斷的,對於我這樣工作狀況和生活節奏都不是太敢保證一定是同一個狀況的人來說那可太難堅持了。
這本書則不然,打開來時循序漸進的小練習穿插了技巧性的題目和復盤的要點,每個總練習開始前還會告訴你大概花費多少分鐘的時間,你可以自己酌情安排,比較人性化。
還有一些訓練題目很接地氣:比如要你將一些東西記在腦子裡,而不是將它們寫下來,比如銀行卡的PIN碼(個人識別碼)和帳號密碼。你可以將它們牢記在自己的腦子裡,複雜一點也完全不在話下,這樣的安全感對於個人來說真的非常必要。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香港電視連續劇,裡面有個記憶大師在參加國際比賽之前在進行訓練時,跟別人介紹說自己的腦子裡就像是一座高樓大廈,每一個進去的物品他都會給分門別類安排進某個房間裡,這個安排的結果就好像是要記住住在這座高樓大廈裡的所有住戶和他們所屬的門牌號。
在這本書裡也一樣提到了分層記憶,這樣將幫助你記住更多的事情,而且分層記憶就像是用全新的方法去理解和詮釋自己掌握的知識。
我們很難記住零散的、毫無關聯的事情,所以不如我們自己想辦法把一些事情藉助一些手段串聯起來,這樣想到一件事,自然也會想起另一件事。
比如我父母出門前,總要想一下這四個字「伸手要錢」,其實是藉助諧音讓他們在出門前就想到一出門肯定要花錢,所以出門前伸手要錢很正常。但是其實他們說的這四個字每個字都代表一樣東西:「伸」(諧音身),代表身份證;「手」代表手機;「要」(諧音鑰),代表鑰匙;「錢」就是真實的錢幣、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可以說現在他們出門前就是這樣提醒自己的,也再沒有忘帶鑰匙的情況發生了。
穆爾博士的這個40天記憶私教訓練,現在已經有超過一百萬的讀者在身體力行地加以訓練,期望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後對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的狀態加以改善。
很多訓練的小題目都是非常容易讓人有興趣的題目,比如你看穆爾博士列出的第31天訓練計劃是建議用時25分鐘的超市購物清單的記憶計劃,那你完全可以真實地在現實中加以演練,用上25分鐘的時間在超市裡按照之前的購物清單,僅僅用腦子記憶把它完成。
如果你認為很困難,你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議題將你要購買的物品儲存起來,比如你去買菜,那你就勾勒一個你要做的漢堡,而這個漢堡需要的材料有哪些,提前在腦子裡過上一遍,然後你就可以試著看看自己能不能僅用記憶就複述出那些食品材料的名稱。
怎麼樣?你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很有趣對不對?那讓我們一起攜手開啟新的記憶力提升訓練吧,按照穆爾博士在書中給我們列出來的訓練題目,開啟我們的記憶私教訓練過程吧,爭取在40多天後收穫一個記憶力突飛猛進的自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