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一刻起你覺得自己不再年輕?生了倆娃的我,被兩位大媽點醒了

2020-12-17 小公主變形計2018

上個月去醫院做個小手術,醫生照例要確認病人的姓名和歲數。聽我報出那兩位數,小姐姐抬起頭,用手推了推綠色手術帽下的圓框眼睛:「啊?您可看不出來,一點兒都不像這個歲數的!」

再往前幾個月,作為優秀家長志願者代表到女兒學校領獎。我和其他獲獎家長在報告廳,校長給依次發獎狀,孩子們通過大屏幕實時觀看。那天放學,閨女一回家就跟我說:「媽媽,我的同學都誇你,說你是所有媽媽裡最年輕、最漂亮的!」

如此種種,一直覺得自己挺年輕的。

幫我鞏固這種自信的還有我閨女的姥姥。無論啥時候問她,「我是不是有點老啊?」她都會使勁搖頭,外加瞥我一眼:「老什麼?你沒見過真正顯老的。你這樣,好著呢。」

我媽幫我和我姐帶大了4個孩子,前前後後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熬了多少夜,可出去人家都猜她至多60歲。其實她幾年前就已經過完60歲生日了。這麼多年了,1米65的身高,體重常年穩定在100斤以下。最近為迎接春節,我媽把一直扎著的頭髮燙了,美髮師給推薦的是偏自然風格的小卷,特別減齡。

我是我媽的親閨女,繼承她的這一特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吧?

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雖然沒幾年就奔四了,可混在三字頭的人群裡,也毫不違和。

直到前幾天我帶兒子去打預防針。

是滴,我還有個兒子,姐弟兩相差近7歲。好不容易女兒大了懂點事兒了,所有勞心勞神的流程又要在小的身上再重來一遍。人多,我抱著孩子排隊等候。一位大姐抱著孩子從我的正後方站到了側面,主動跟我以及我前面的人聊起天來。

在知道我前面這位是孩子姥姥時,這位大姐點了點頭,又指著自己:「姥姥吧?嘿,還得是姥姥!」共同點找到了,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後來,這位大姐知道我們兩個的孩子差不多大,都一歲多了,比她外孫大半歲,話題就圍繞著孩子的吃喝打撒展開了:

會說話了吧?多早開始叫爸爸媽媽的?睡午覺嗎?幾點睡?能睡多長時間?吃東西還用單做嗎?奶呢?一次喝多少毫升?

後來,有人走到我前面,叫著「兒子」接過孩子,指著走廊邊上的宣傳畫給孩子看,這位大姐越過我,跟孩子姥姥說:「這是您閨女哈?看著不大啊!」那位姥姥笑意盈盈:「30了!過年就31了! 就這還埋怨我催她要孩子,您說早嗎?」說完這句,姥姥把臉轉向我,似乎也在問我的意見。

老人的談話和眼神,一樣子把我「打醒」了。我確定無疑地知道,儘管兩個孩子都是一歲多,可在他們的眼睛裡,我跟這個剛剛30出頭的小姑娘是不一樣的。換句話說,我看起來不再像31、32的人了,我不年輕了。

無獨有偶,在打完預防針回家的公交車上,令一位大媽又一次讓我看清了這個現實。

大媽在我邊上坐下。頭髮一絲不短,在耳後整齊盤起。穿著算不上考究,但很整潔利落。黑色皮鞋很妥帖地護住腳踝,鞋面打過油,很光潔。車經過一處景點,她很自然地問我:「來過這兒嗎?瞧,紅燈籠掛出來了,真好看!」然後,她跟我聊沿途路上的飯店,還點評一路上的標語。

再然後,大媽問我是上班去還是出去玩。聽說我是帶孩子打完預防針回家,問我,你孩子呢?我指指不遠處,我媽抱著兒子在紅色老孕病殘區坐著呢。她看看孩子,又扭臉向我:「是二吧?」我愣了下,稍後反應過來,她是指二胎的意思。點點頭。大媽看自己的猜測得到驗證,心滿意足,又說了一句:「精吧?要我說,二兒都比老大精,我接觸過的多了!」

要不是到站了老伴讓她下車,不知道接下來大媽還想跟我說些啥。

果然是談興正濃的大媽。也果然是有經驗的大媽。從她一眼看出我兒子是二胎,我就再一次確認了:我,真的是不年輕了……

認識到真相,有時真是讓人悲傷啊。

醫生妙手仁心,說那些話大概是為了讓我心情好一點?孩子天真爛漫,她們喜歡你,就會不帶一點吝惜地誇獎你;而至於你的父母,在他們的眼裡,就算你胖成球,他們也覺得你永遠最美最好吧?

不相干的人,偶然相逢的陌生人,他們說出的話,看你的眼神,和在不經意間傳遞給你的信息,才有著最不加掩飾的真實。

真實,打破了幻想,擊敗了我的迷之自信。兩個孩子在一天天長大。而作為兩個孩子的媽,不管我願不願意,在別人眼中,我的確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老去吧。不願意過生日,在又一年春節臨近時,也會心慌:「怎麼,又一年過完了嗎?」

不過,新年,春天,總給人希望不是嗎?我已經開始我的「年輕」計劃了。

特別喜歡健身房牆上的這句話:「你要的不是看起來健康,而是真正的健康」。而貪心的我,除了希望能擁有真正的健康,還能擁有真正的年輕。

堅持鍛鍊,讓肌肉年輕。

好好吃飯,讓腸胃年輕。

堅持學習,讓思想年輕。

堅持分享,讓靈魂年輕。

口出善言,心存善念,腦中有覺察,臉上有微笑。2020,動起來!

歡迎關注我,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一對姐弟的母親。養育兒女的難和苦我懂,教育孩子的著急和心累我更懂。用親身經歷加實用心理學知識,與你分享,讓你的焦慮少一點,成就感大一點兒。點擊關注後,不僅能第一時間收到我的分享,還能隨時給我私信提問。我等你!

相關焦點

  • 哪一刻,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瑪麗蓮baby露:看到媽媽早上早早地起床忙裡忙外的那一刻。 @西西里的天空很藍:看到父母已不再年輕的時候。 @取名不是我強項a:父母接連住院的時候。
  • 「你不生,我就自己生」,手握3套房的65歲上海大媽,霸氣催生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生娃,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生娃一事特別不熱衷,這一點從數據可以得知。那麼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呢?作為父母,他們又是如何催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發生在上海大媽身上的事情,在經濟條件充足的情況下,為什么子女還是會拒絕生娃。
  • 高鐵上美女脫鞋,大媽被「燻醒」找她理論,她說:我腳不臭,你聞
    高鐵上美女脫鞋,大媽被「燻醒」找她理論,她說:我腳不臭,你聞!這件事發生在12月20日下午2點左右的G614高鐵上,這是一趟從太原開往北京的動車。50歲的孟大媽和自己的老伴也在這個車上。大媽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這次她是讓老伴陪著她去北京看病的。大媽原本想在車上小憩一會兒,下車後才有力氣開始尋醫之旅。真沒想到,他眯了不到十分鐘以後,聞到了一股特殊的味道。
  • 老婆生了雙胞胎,出院後,一下衝回來十多人找娃,太高興忘生的倆
    我們做了一個話題調研:你見過哪些「生完娃忘帶腦子出院」的寶媽?@小魚子:住院三天,我老公光擔心我了,都沒正眼瞅瞅娃娃,吃飯,活動,上廁所,只要是動,都是他親力親為扶著我。剛從產房回到病房時,都忙著看娃去了,這二百斤的大老爺們抱著我的頭偷哭起來了,眼淚譁譁滴,在我耳邊說,咱就要這一個,可不再受罪了!
  • 為保持年輕,夫妻倆堅持26年吃素食,不生娃,如今夫妻倆差別太大
    娛樂圈裡,很多明星都會很注重對自己身材的保養,對皮膚的保養。呂頌賢和麥景婷,兩人都是娛樂圈的演員。夫妻倆結婚後,為了保持年輕,堅持吃了26年素食。不吃肉不生娃,在佩服他們自律的同時,也不禁產生疑惑,只吃素食,真的能保持年輕嗎?
  • 韓國每月給生娃家庭30萬補助,若中國也這樣,你要多少才錢會生
    擔心生娃後,無法兼顧工作和育兒?經濟負擔重,不敢把結婚和生娃,當人生的必須選項?給力措施來了!這個國家為了鼓勵結婚和生育,緩解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問題,敲定了這樣一個計劃:從2022年起,0歲-1歲嬰兒的家庭,韓國政府每個月提供30萬韓元(大約1800元人民幣)的育兒補助。預計在2025年,將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此外,還會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 大媽高鐵上被美女脫鞋「燻」醒,理論遭懟:你聞我的腳,不臭
    「你聞我的腳,不臭。」12月20日下午14點左右,G614高鐵像往常一樣從太原開往北京,50歲的孟大媽和老伴兒準備去北京看病,上車後想著睡一覺。可是突如其來的怪味兒「薰」醒了孟大媽,回頭一看,兩個年輕美女的腳就在自己頭頂上,找到了臭味的來源孟大媽非常生氣,和美女理論了起來,美女非但沒有認錯,還故意懟孟大媽:「我的腳不臭,不信你聞聞。」氣得孟大媽說不出話來。孟大媽年紀大了,身體狀況不太好。這次老伴兒陪著她去北京看病,孟大媽怕到站後身體扛不住一上車便準備先睡會兒。
  • 寶媽「三年抱倆」是傻還是精?過來人的說辭,點醒無數人
    文|秘籍君說起女人生孩子,普遍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早生,一種是晚生。其中考慮的大多是年齡與事業。而說起女人生二胎,也是有早和晚的說法。早的有「三年抱倆」,晚的有大寶四五歲,甚至一二十歲寶媽才又生了二寶。不過,現在大多是晚生二胎多,早生二胎「三年抱倆」的卻不多見。可是,老輩人卻覺得「三年抱倆」才是最省心省力的,於是就會不斷地催身邊的寶媽趕緊生二胎。
  • 全職媽媽談獨自帶倆寶過程,二胎你們敢生嗎?
    自己獨自帶孩子,你敢要二胎嗎? 前些天隔壁鄰居串門對我說:「你一個人帶倆個孩子,還把家裡收拾的那麼整潔,真厲害」! 她說她和她家婆倆個人帶孩子,都特別累,做飯都是她婆婆做,她只照顧孩子就是了。但是有時候面對孩子的無理由哭鬧,還是挺受不了的!所以現在帶一個都很累了,根本就不敢要二胎!
  • 辣媽養成記,瘦不是標準,這4點才能讓你擺脫生娃後的「大媽感」
    「來自一位媽媽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了「大媽感」?媽媽:從生娃後的那一刻!聽上去略帶無奈又扎心的回答……」很多媽媽會有疑問,有了娃以後,明明顏值和身材都沒有太多變化,為什麼穿衣服總有一種「大媽感」?
  • 倆發小,一個20歲生娃一個40歲生娃,多年後相遇差距明顯
    導語:倆發小,一個20歲生娃一個40歲生娃,多年後相遇差距明顯幾乎每個女人都有這樣的人生經歷——結婚生子,一般女性都會走這樣的路,當提及什麼時候生孩子好,都非常糾結!有人覺得早生晚生都要生,還不如早點生,這樣一來和娃的年齡差很小,更好溝通。也有人覺得晚生好一些,不想那麼早被孩子絆住,而且有了好條件再生孩子,也對孩子好。哪種說法都說得很有理,那麼到底多少歲生孩子更合適?
  • 女兒讀博士不肯生娃 63歲大媽決定自己再生一個
    (原標題:女兒讀博士不肯生娃,杭州63歲大媽決定自己生)
  • 我博士畢業,40歲生娃,我領導高中畢業,20歲生娃,我輸在哪了?
    導語現在的女人也能撐起半邊天,有些女性學歷非常高,卻很晚結婚生子;但也有些女性,學歷並不高,但她卻擁有發展前很好的事業,而且很早結婚生子。早生娃和晚生娃空間有啥區別?看完你就懂了。這時候的她已經40歲,她遇到了她生命中對的人,和他結了婚,並且生了個兒子。看到這兩個孩子的差距,很多人都表示小優輸給小梅了。小優感到非常不服氣,她反駁道:"我博士畢業,40歲生娃,我領導高中畢業,20歲生娃,我輸在哪了?"小優的朋友告訴她:"小梅雖然沒有良好的學歷,但她現在事業有成,孩子已經長大,不用她操心,現在的她少女感十足。
  • 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網友: 是貧窮!!!
    最近,微博上一個關於#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的話題被大家討論了起來,看過網友的熱門評論以後才發現,對於大多數年輕女性而言,選擇不生孩子或者恐懼生孩子,更多原因是出於無奈。 @勖慧:「生娃或下崗,你會怎麼選?」
  • 有沒有那麼一刻你突然心疼過誰……
    在這個年紀的我們遇到這個問題是不是會想到女朋友或者心上人,其實這個誰可以有很多,比如父母,愛人,親朋,兄弟,甚至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還有自己喜歡的寵物,比如一條狗,一隻貓都算。當你從一個年少輕狂的少年變成一個成熟懂事的男人有沒有那麼一刻突然心疼一下自己的父母。
  • 生娃第一年,女生轉變成媽媽,此刻的你覺得生活還陽光嗎?
    如果我問你,還記得進入產房生孩子的畫面嗎?初為人母的媽媽一定印象很深刻,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那一刻,生娃的痛是印在大腦裡的揮之不去。當孩子出來的這一刻,你沒有選擇的成為了母親。,自己起身上廁所,因為刀口的痛在嘗試從病床上坐起來,站起來,起身那一刻就已經滿頭大汗,起身走路需要兩個人兩邊扶著,步子不敢抬高,只是一步一步往前挪動,手捂著刀口,虛汗不住的往下流,從起身到衛生間正常30秒就能到的距離,而我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才到達。
  • 「我沒義務帶孫子,誰生的孩子誰帶」,婆婆這番話,讓夫妻倆醒悟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如今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倉促的結婚生子後,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很多寶媽在生完孩子身體恢復後,就去忙工作了,所以很多年輕家長會讓自己的父母幫助照看孩子,甚至有的家長認為父母帶娃是天經地義的。
  • 《新生日記》孕媽臨產崩潰大哭:「娃生出來了,就不需要我了」
    「寶寶就要出生了,一家人都高興的事,你怎麼還哭?」 「我捨不得。」「怎麼捨不得?」 「我覺得娃生出來了,就不需要我了。」就像我需要你一樣啊!,有哪件事是讓人惆悵而又隱隱期待的? 當他晚上抱著奶瓶入睡,不再哭鬧著找我吃奶的時候,我竟然有種不再被需要的感覺!
  • 兒媳拒絕生2胎,56歲大媽賭氣自己生:我名下6套房,你不生我生
    尤其是思想觀念比較落後的老年人,他們總覺得要是不生個男孩就比別人低一等,要是沒有個孫子,香火也就延續不下去。因此重男輕女的想法在他們心裡生了根發了芽,可這樣真的會影響家庭和睦。01兒媳拒絕生二胎,56歲大媽賭氣自己生劉大媽的兒子結婚後就給她生了一個小孫女,一開始劉大媽特別高興,因為家裡已經好多年沒有小孩子出生
  • 「我腳不臭,不信你聞聞」,美女高鐵脫鞋,大媽難忍酸臭被迫換座
    「我的腳不臭,不信你聞聞。」面對自己的溝通請求,孟大媽怎麼也沒想到,兩個年輕人居然會說出這樣明顯帶有挑釁和侮辱人的話。閉上眼睛沒多大一會兒,孟大媽只覺得有一股酸臭的味道鑽進鼻孔。車廂裡人多,有怪味兒也在所難免,孟大媽想著忍一忍算了。可是這股味兒卻經久不散,直衝腦門子,孟大媽實在忍不下去了,睜開眼尋找臭味的源頭。這一看不要緊,只見有兩個人的腳搭在自己座椅的靠背上,就那麼直接懸在自己頭頂。孟大媽站起身來,看到後排坐著兩個年輕女子,模樣也生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