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布2014年高考試卷評析 語文作文審題不難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語 文

  作文審題不難

  寫作難度不低

  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 特級教師 周紅陽

  浙大附中 特級教師 程繼伍

  今年是我省高考改革的階段性「收官」之年,語文試卷命題在繼續弘揚「浙江特色」的同時,也作了適當調整和拓展,努力適應時代發展和深化課改對語文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選材方面,體現材料的「陌生化」。擱置了輕車熟路的「經典」圖式,另闢蹊徑,嘗試追求「陌生化」風格。如中國當代小說《走眼》、唐代李貽孫的書序《歐陽行周文集序》、南宋徐照的詩歌《三峽吟》等,此類關注和熟悉程度都不是很高的作品,更有利於提高測試信度。

  在設題方面,注重語言的應用性。著重體現在兩個維度:一是突出工具性,如將現代「網購」與傳統「寫信」兩種生活內容巧妙融合,以考查解決實際問題的語文能力。二是關注現實性,如「語用題」的各種語料和現代文閱讀文本等,均直接「採擷」於當今生活,「考查」即「應用」。

  在目標方面,落實賞析的多樣性。一是藝術性,如古詩鑑賞,再次採用兩首詩歌的比較閱讀,一首唐詩,重情韻,一首宋詩,有理趣。考查重點定位於「兩首詩歌抒情手法的差異」,需要較高的藝術素養方能順利解答。二是思想性,如我省獨樹一幟的《論語》考題,以對「直」與「不直」的理解、評析,於細微處洞見人生修養,倘無足夠的認知深度和思想高度難免捉襟見肘,淺嘗輒止。三是探究性,如要求對小說題目「走眼」作深度解讀等。

  當然,語文試卷最引人矚目的首推作文題。倘用一句話評價今年我省的作文,應該是「審題難度不高,而寫作難度不低」,即易寫難工。儘管今年仍未選用內涵豐富的感性材料,但兩段文字主旨明確,前一段宏觀而不空靈,總體闡述「門與路」的辯證關係,屬於審題之「著眼點」;後一段著實而不呆板,「大學的門」和「大學的路」既彼此通聯,又狀況各異,堪稱寫作之「著墨點」。並以「綜合上述材料」的提示語,明確了審題和寫作的基本要求,即重在「(辯證)關係」的發掘,並非現象的描述。想像合情合理、「關係」剖析得當是文章出彩之關鍵。如果說去年的「童真(心)早泯」側重於關注和思考社會現實,那麼今年的「門」「路」則傾向於探討人生哲理,揭櫫事物辯證之理。或許,「大學之門」「大學之路」以及「學習、探索、創造」「腳印」深淺等「著墨點」的設置會影響部分考生的拓展和創新,但畢竟能給多數考生以正確「指引」,這些行為、想像和思考等,可以轉化、凝聚和詮釋為寫作內容。

  數 學

  題型新穎

  突出分層考查

  溫州市教師教育院 特級教師 謝樹光

  蕭山中學 特級教師 瞿少華

  2014年浙江高考數學卷,在全面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突出表現了「重思維,重本質」的特點。整體感覺文科波瀾不驚,理科特色鮮明。

  一、文理有別,分層考查

  試卷關注文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差異,分層考查,文理有別。兩卷有五道題相同,另外有八道題由理科改編而成,並在內容、設問、難度等方面都降低了要求,難題相對靠後,更加符合文科生的特點。理科特點突出,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數學的思維能力,數學的本質理解給予更多的關注。

  二、題型新穎,背景深刻

  今年的試卷出現了一批題型新穎、立意深遠、背景豐富的好題。如理科第10題題型新穎,不落俗套,背景深刻,過程簡練。理科第9題給統計問題植入新的視角,令人耳目一新。理科第14題看似簡單,但回味較深。理科第5、6題對數學思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理科第14、17題,文科第10題較好地關注了數學的實用價值。好題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三、關注思維,注重本質

  試卷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突出表現了「重思維、重本質」的理念。試題入口寬、平臺多,並不表示解題僅僅以計算為主,如何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尋找合理簡捷的路徑,更是數學思維的深層體現。如理科第5、6題解法很多,若思維深刻,則解法簡單。第9、10題突出對數學本質的考查。理科第8、9、10、15、22題等,增加了對概念的深刻性,思維的邏輯性、抽象性考查。引導我們的課堂教學應更多地關注數學的思維,數學的本質,而不要拘泥於對題型的研究,套路的演練。

  四、立足當前,展望未來

  試卷對學生的數學觀察、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給今後高中數學教學工作帶來了啟迪。

  試卷注重數學思維和本質的考查,有效控制了閱讀理解和思維總量,搭建了適合學生發揮的思維平臺。

  英 語

  強化語言綜合能力考查

  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 特級教師 胡躍波

  嘉興教育學院 高中英語教研員 徐雁光

  2104年浙江高考英語試卷總體上延續近幾年試捲風格,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單項填空立足基礎,突出語境。完形填空的語篇仍然以「敘事和感悟」形式出現。閱讀理解第一節仍為四篇短文,D篇較長,為故事類文章;閱讀理解第二節與以往有所不同,採用給段落添加首句形式,這與近幾年的添加小標題形式類似,仍然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歸納和概括段落信息的能力。短文改錯的選材內容鮮活,錯誤典型。書面表達繼續選擇開放式作文,要求學生具備就事說理能力。整張試卷在考查語言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保持了較好的信度、效度和區分度,呈現了以下兩大特徵:

  1.強化語境意識,突出語篇整體感知和局部信息處理能力的考查。

  單項填空題語句完整,構建了情景特定、內容清晰的微型語境。有較多長句語境豐富,重點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辨析詞彙和靈活運用語法的能力。完形填空語篇主體內容在第二、三段,兩個段落中的情景描述非常生動,學生只有具備較強語境意識才能很好駕馭。

  閱讀理解的考查角度廣而多,主要考點涉及主旨要義,細節推斷,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深層理解等。整體理解題佔據一定比例,需要學生把握文章主題、段落概要、作者思想。細節理解題多數不只是簡單理解信息,需要學生對具體信息進行一定的判斷和推理。

  2.所選語料豐富,語言地道,注重文化意識,彰顯語言的人文性。

  語篇主題涵蓋了教育、經濟、習俗、現代科技和自我成長等方面,是學生所熟悉或需要通過閱讀來達成認識的內容,符合試題對能力考查的要求,即考查學生基於語言理解的綜合分析能力。所涉及的話題,有學生熟知的學校生活,如完形填空,講述了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的故事;有符合學生經歷,但又超越學生認知的生活理念,如閱讀的A篇,結合英語詞彙的演變線索,講述了儲蓄罐的起源和發展,並對當下提出理財建議,體現了積極的經濟觀念;B篇介紹了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習俗;而閱讀C篇的內容是關於現代科技公司運用「大自然對人們創造力產生作用」的理念,積極創設原生態的辦公環境,要求學生具備充足的背景知識,並通過閱讀達成嶄新認識;D篇講述了一個曾經不合群的少年,通過發揮自己特長,增強自信,充分融入他嚮往的群體的故事,學生在體會這位少年成長經歷的同時,也必定感受到閱讀的力量———因為正是閱讀幫他找到了自信。

  總而言之,2014年高考英語試卷強化了語言綜合能力的考查,突出語言的文化屬性,體現學生通過閱讀重構認知的理念,對推進課程改革將起到較好的導向作用。

  理綜物理

  梯度分布合理

  難度適當

  省教育廳教研室 特級教師 沈啟正

  富陽市教育局教研室 特級教師 何文明

  今年物理試題基於核心知識,彰顯能力立意,注重實驗探究,強調新情境應用,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對引導物理教學中摒棄題海戰術有積極的意義。試卷梯度分布合理,難度適當。

  一、常規模型透新意

  第14、15、18題等素材均來自教材,第16、19、20題雖是常規模型,卻透射著新意。這些試題彰顯了重視基礎、突出思考的命題思路。

  二、實驗探究顯變化

  第21題是根據學生實驗「研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係」改編的,但兩根彈簧的串接增加了探究味,使學生無現成模型可套,只有深刻理解原理,掌握基本實驗技能才能正確應對這一變化。

  第22題用伏安法測鉛筆芯電阻的實驗同樣也融入了新元素。電流表的內、外接法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能,本題看似常規,但用所測數據點繪製的圖線作對比不落俗套。

  三、情景多樣涵蓋廣

  試題研究視角新穎,涉及生活、生產與科學實踐的多個層面。第17題分析遊船隨波浪起伏時遊客能夠舒適登船的時間,第23題研討裝甲車的運動學問題及機槍射擊的彈孔位置。素材看似上天入地,但深入分析便會發現這些問題全部來自最基本的物理模型。

相關焦點

  • 省教育考試院權威發布2012浙江高考各科試卷全解析
    通訊員 薛平   記者 方秀芬  昨天,省教育考試院發布了2012浙江高考語文、數學、英語、理科綜合(生物、物理、化學)、文綜(地理、歷史、政治)各科試卷評析,考生及家長如果想要了解高考各科詳盡的試卷分析和高考命題思路,請登錄杭報經典學堂(www.hbjdxt.com),在首頁點擊飄窗「2012高校招生訪談」
  • 今年上海高考試卷評析:作文要思辨,英語重應用
    □晨報記者 徐斌忠昨天,市教育考試院發布了「2012年上海高考試卷評析」。下面是語文、英語兩科目的部分評析內容。語文:作文材料取自《愛默生集》今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文章。
  • 2020年高考語文10套試卷,試題評析來了!
    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試題評析,專家認為,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2020年高考語文共10套試卷,試題評析來了
    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試題評析,專家認為,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2020年高考語文共10套試卷,試題評析來了
    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試題評析,專家認為,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
  • 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啥趨勢?作文應如何審題?
    明天就要高考了,第一門就是語文,而作文自然是語文考試中最關鍵的部分。  這幾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哪些趨勢?今年考生應該關注哪些熱點?考場作文應該如何審題?想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記者採訪了三位資深的語文老師,他們在教學一線打拼多年,對高考作文有很深研究,人文和思辨,是他們口中最常被提及的詞語。
  • 2020高考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有效方法,學會高考作文就不難
    #新材料作文不同於過去的命題作文或者話題作文,是基於材料作文發展而來的全新的作文模式,側重考查學生審題立意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學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方法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基於此,高考考生平時要加大作文審題立意訓練力度。新材料作文是一種全新的作文類型,是培養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渠道。所以考生關注點放在培養自身的審題立意能力上,把握寫作重點,確保立意準確,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以及表現力,能夠更加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 官方發布2019年浙江高考命題思路和評析
    2019年浙江高考命題思路語文(語文學科組)2019年是「新高考」改革第三年,也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版)頒布第二年。今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題命制的總體思路為「求穩不保守」「求新不刻意」,「求穩」指傳承浙江卷多年來傳統,命制風格上保持基本一致,讓學生「不感到意外」;「求新」指在方向、內涵上體現新課標理念、新考改精神,強調在「真實情境」「典型任務」中考查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進一步加強高考的選拔功能和教學引導作用,突出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學性。
  •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發布春考語文數學試卷評析
    原標題: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發布春考語文數學試卷評析  語文卷:穩中求變 變中出新  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復旦大學張業松、曹陽二中王偉娟、浦東教發院胡根林、華師大一附中管維萍、上外附屬浦東外張彬等滬上部分學科專家對語文科目的試卷進行了深度點評。
  • 高考作文不知如何下筆?這些審題立意方法你都掌握了嗎?
    #縱觀浙江近幾年的高考作文,主要考察的都是論述類文章,細分來看,無外乎這四種類型:1、給一段事件材料,讓考生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論述;2、列舉兩三種對立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3、列舉一句或幾句名言警句,自己提煉觀點評析;4、給出一個名詞
  • 「高考」全國高考語文共10套試卷,試題評析來了
    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試題評析,專家認為,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教育】​2018年上海高考語文、數學試卷評析公布!
    今天上午,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文化考試(以下簡稱「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復旦大學楊俊蕾、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黃玉峰、華師大一附中管維萍、松江區教育學院陳贛、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張彬對試卷進行了評析。
  • 2019全國高考作文試題「出爐」,浙江卷作文審題難,想拿高分更難
    作者 海軍山6月7日,全國高考語文科的作文出爐,今年的高考作文相比去年來說,共同的特點是,絕大部分作文題的審題沒有難度,但要寫好拿高分都一樣不容易。同時今年作文的出題尤其注重考察考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同時也緊扣當今的時代背景與重大事件,考察考生對時事的見解也佔了很大的份量。
  • 2017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發布 專家評析
    專家評析:  2017全國Ⅰ卷繼續採用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新材料作文題型。作文材料源於央視5月份的一組連續報導,為了讓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題時做了必要的調整與提煉。  設計思路:  2017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的作文題目,充分體現「立德樹人」的命題要求;在考查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著重考查認識水平和想像能力。  2016年,兩道大作文題供考生選擇作答的方式取得了預想的效果,2017年繼續沿襲這樣的做法,為考生充分發揮寫作優勢提供平臺。
  • 中考語文試卷評析出爐!
    隨著今天上午9點語文科目開考,2020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開始了。市教育考試院說,今年全市設19個考區,167個考點,約3700個考場,共有9萬餘名考生參加。第一天考試結束,不知大家考得如何?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相關學科專家從試卷結構、學科素養、文化傳承、立德樹人等角度對語文試卷進行了評析。一起來看看吧↓PS,特別提醒:根據天氣預報,明天本市部分考區仍有降雨,請考生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及路線,提前45分鐘到達考點。
  • 2019年浙江語數高考命題思路、試題評析公布
    剛剛,本端記者從省教育考試院獲悉,2019年浙江語數高考命題思路已經公布!命題思路文後,我們還附上了試題評析,趕緊一起來看看——2019年浙江高考命題思路語文(語文學科組)2019年是「新高考」改革第三年,也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
  • 權威專家評析高考語文數學試卷
    7月7日,我省高考語文、數學考試結束後,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對語文、數學學科試題進行了評析。 語文試題評析 今年貴州省高考語文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合理,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二卷作文評析,陝西考生進來看
    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二卷給的是一篇材料作文,給的材料和要求如下:全國二卷使用的省份是比較多的,包括貴州 、甘肅 、廣西 、青海、 西藏、 黑龍江、 吉林 、寧夏 、內蒙古 、新疆 、雲南、、海南、遼寧、重慶、四川等身份都使用這張高考試卷
  • 2017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評析
    2017年高考新課標Ⅱ卷語文試題,繼續沿用2015、2016的命題思路,命題比較規範,難易適中,有適當區分度的同時,又能夠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它繼續秉承著「穩中有變」的命題原則,加強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回歸了語文本色,更貼近生活。 一、試卷新變化 1.
  • 「2020高考語文作文評析講座」7月7日起免費觀看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7月7日上午,高三的孩子們參加了高考的語文考試。而在7月7日下午,人民網攜手學而思聯合打造的「2020高考語文作文評析直播」準時開播了,全國的家長們都可免費觀看。直播嘉賓:從治辰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國作協協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關注公眾號「保定學而思」即可免費觀看該直播,支持觀看回放。(進入保定學而思服務號,點擊底部菜單欄「公益講座—高考試卷評析直播」即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