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裡太行創造了無數自然景觀,巍巍南太行更是將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在南太行上有一個叫做八裡溝的景區,它地處河南與山西交界處的新鄉市輝縣。在2020年剛升級為國家5A級景區,也是目前新鄉市唯一一家5A級景區。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到八裡溝遊玩主要就是為了觀看到號稱豫北第一的天河瀑布,它的落差達到了180餘米,相當於60層樓房的高度。不過在八裡溝景區門票上印刷的不止是大瀑布,還有另外一個叫做仙人迎客的石頭。
如果只顧著前往終點欣賞大瀑布的壯觀,那麼在路上的這個小景點就會無情地忘記,或者很多人並不知道在旁白的山體上還有著一塊兒如此神奇的石頭。
仙人迎客的具體位置在抱犢橋附近,只是想要欣賞到它必須要行走到馬武居賓館前的小廣場上,無論是視覺上,還是觀察方便度這裡均是最佳選擇。但是如果是乘坐景區內的觀光車,並不會在此停留,所以還是要徒步行走。
景區內另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石頭叫做「老子布道」,雖然知道這和老子並沒有什麼關係,但這個名字還是賦予了它一定的內涵。從遠處觀看,這塊兒石頭就像一位老者,頭戴方巾,坐在青牛之上,滔滔不絕的講經誦經。
其實這麼奇妙的景象還要感謝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由於巖石中的垂直節理和裂隙發育,在太行山隆起抬升過程中,在重力作用下巖石從山體上崩塌脫落,崩塌殘餘的山體就形成了現在的模樣。
隨後沿著景觀步道前行,在步道邊的一棵樹成功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和很多樹垂直向上生長不同,而是在3米左右的位置突然轉向,在此形成了一個大約90度的拐彎,雖然是因為外在的自然條件形成,但生命並沒有因此而終止,反而更加勃勃生機。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八裡溝分為上八裡和下八裡兩個路段,正常情況下遊客均是參觀完下八裡後便開始起身返程。下八裡的終點也就是景區內最主要的景點太行天河瀑布,它就像一條銀色的巨龍從空中飛流而下。
太行天河瀑布高度180餘米,瀑布的源頭是山上的紅石河,而這條河的命名也是因為河中的紅石居多。因為不是天幹少雨,八裡溝瀑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壯觀。在山坳中的一陣風,便能將其改變原本垂直向下的路線。
在大瀑布的正下方有一個叫做水簾洞的體驗式景點,據說這是景區花費上百萬特意打造。進入水簾洞首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更加涼快,相比洞外的溫度,洞內要低5℃左右,如果給我一張床,估計能在這裡睡上一天的時間。
和上次前往水簾洞體驗不同的是,這次水不大,只有斷斷續續的位置有水落下,而上次前往八裡溝遊玩,水簾洞內已經存滿了積水,上方的水就像幕布一樣傾瀉而下,屬實讓人體驗到不一樣的刺激。
此前我並不知道還能從大瀑布的正下方穿過,這次也是在工作人員的提示下才進行了嘗試。原本會害怕落下的水將自己淋成落湯雞,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為了讓遊客體驗,特意將山體向內進行開鑿,修出一條小路。只要是風不太大的情況下,完全不用擔心溼身的結果。
下八裡的精華幾乎就是這些,因為天上突然飄來了一陣烏雲,並且響起來了轟鳴的雷聲,只能放棄上八裡的行程,將它留給自己的八裡溝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