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二胎政策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鼓勵生二胎。除了父母的精力要備份談,孩子也同樣如此,他們也要互相熟悉對方,慢慢學會處理手足之間的關係。
或許,大人覺得孩子那麼小,知道個啥?但其實,孩子對於性別差異很敏感,尤其是家裡是二胎,大人更要注意對孩子成長的關注!
三歲開始,孩子性別意識就開始覺醒了。
「我是女孩子,我要穿裙子」,當你要給三歲的女兒穿短褲時,她會拒絕,她說自己是女孩子,女孩子是穿裙子的。而當你給她買回來新玩具時,她看著嶄新的水槍卻滿臉的不高興,她說自己是女孩子,要玩布娃娃,水槍是男孩子的玩具。
三歲的幼兒還開始對自己的身體和別人的身體有什麼不一樣感到好奇,他會問幼兒園老師:「為什麼我站著尿尿而欣欣蹲著尿尿呢?」如果一個小男孩和母親一塊兒洗澡,他也會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奇怪:「媽媽,為什麼我有小雞雞而你沒有呢?」
爸爸媽媽會發現三歲的孩子又開始對自己的性器官感興趣了,在他一歲左右的時候,他會經常玩弄自己的性器官,但只要爸爸媽媽稍加轉移他的注意力,他就會停止。而三歲的孩子玩弄性器官的時間會長一些,如果爸爸媽媽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他們可能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這一「興趣」。
中國的家長普遍都比較含蓄,對於性啟蒙、性教育這一類的話題,都比較不好意思說出口,大多數都會選擇迴避。
毛女士也是個新時代的二胎媽媽,大女兒三歲了,小兒子才剛剛十個月。毛女士辭職在家帶孩子,婆婆在老家沒辦法進城來幫忙帶孩子,因此一直都是毛女士一個人在家照顧兩個孩子。
雖然有時候很累,但是大寶三歲了,很懂事,經常會幫媽媽一起照顧弟弟,而且女兒對照顧弟弟這件事一直都樂此不疲。對於一個三歲孩子來說,另一個小生命的到來,簡直打開了她的新世界大門。
因此,毛女士也並沒有經常抱怨帶娃辛苦,反而覺得有這樣貼心的小棉襖感到非常幸福。雖然女兒才三歲,但是卻很聰明伶俐,跟在媽媽屁股後面學習帶娃。哪怕自己還是個抱著奶瓶喝奶的寶寶,已經學會照顧小寶寶了!
這天,毛女士哄兒子睡著之後,和往常一樣,進了廚房做飯。並且叮囑女兒,自己去做飯了有事叫自己,如果弟弟醒了,就帶弟弟玩一會,幫忙照看以下弟弟別亂動。
然後毛女士就安心進了廚房,突然聽見兒子的一陣哭聲,剛放下手裡的鍋碗瓢盆,準備回房間看看二寶情況,竟然已經沒有哭聲了。
毛女士知道兒子已經醒了,好奇怎麼回事,進房間一看,發現女兒竟然有模有樣地幫二寶把尿溼了的紙尿褲脫了。這倒是讓毛女士分外驚喜,沒想到女兒這麼聰明!
兒子之所以不哭了,也是因為悶熱潮溼的紙尿褲被脫下來而感到舒心,開心地手舞足蹈。過會兒,女兒發現弟弟和自己的屁股竟然長得不一樣,盯著發呆了很久,應該在想為什麼不一樣。因為不小心碰到,兩個小傢伙都笑不停。
毛女士把這逗趣的一幕拍下來,記錄下女兒的成長。毛女士也帶心眼裡覺得,雖然女兒才三歲,也應該利用這個機會,開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了。幫助孩子解答為什麼男寶寶女寶寶長得不一樣。
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啟蒙」?
可以先從衣服穿著入手。男孩要穿男孩的衣服,女孩要穿女孩的衣服,不能男女不分,或給孩子穿很中性的衣服,買玩具也要有所側重,主動給孩子買性別分明的玩具,以及動畫片等。這樣他們才能對自己的性別有認同感。
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自己的隱私部位,告訴孩子這些部位的重要性,這些部位是不能讓別人碰,也不可以讓別人摸的。幫助孩子建立起自我保護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3歲左右上幼兒園之後,現在社會上很多令人心痛的事件發生,和家長沒做好性教育有很大關係。
可以通過一些繪本、圖片,更能讓孩子接受和認識。
有些家長覺得這樣的方式太過於開放,很多家長覺得這些事情,對著孩子說不出口,或者用更加委婉和含蓄的方式,含糊地打發了孩子。
家長越是遮遮掩掩的避諱談性,孩子越是好奇,因為家長的避諱,孩子越是覺得神秘,於是自己偷偷探索,家長也不會知道。
所以,性教育一定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