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名字,就能感受到天竺葵滿載的異國氣息。提到它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奇怪。但是對喜歡它的人來說,卻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花。
天竺葵原產於非洲南部,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為神經系統的補品,可以平抑焦慮,消沉,還可以提振情緒,使心理恢復平衡。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用後會讓蒼白的皮膚更紅更有活力。所以,很多花友會在家裡養一盆天竺葵。那麼天竺葵該如何養殖呢,下面花加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總結一些養殖天竺葵的方法,只要記住這幾點,可以輕鬆讓天竺葵開花,一起來看看吧!
一、選擇一種適合的盆土。
天竺葵適應能力強,各種土壤都能生長,但最適合於疏鬆透氣而又肥沃的土壤。可將腐殖土、牧草土、稻殼灰按1:1:1混合使用,或將椰糠、蛭石、珍珠巖和牧草土按3:2:1:1混合使用。在裝盆時,先在盆內墊上一層拌好的土,再填上底肥,再蓋上土。種植好花,要有好土。
因為天竺葵生長迅速,所以每年都要翻盆換土。
二、適宜的溫度範圍。
天竺葵喜暖,忌熱,怕冷。天竺葵的生長溫度在10-20度之間,因此在春夏季節最適合種植。夏天高溫時注意不要面朝太陽直接暴曬,可放置涼爽通風處。冬天的花期一般在8度以上,但低於0度,就有可能被凍傷,所以冬天要注意保暖。
三、適當的光線照射。
天竺葵屬於長日照花卉,其生長、開花、積光均與光照有關,充足的光照有助於天竺葵健康生長。但氣溫過高,不宜陽光直射,夏季氣溫過高,應注意遮蔭,避免天竺葵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以免引起花瓣焦枯。但是在春秋冬三季時,可將植物放置在陽光直射的地方,開花時可移至室內養護,進行適當的照明。
四、適量地澆水。
肉質莖的天竺葵,耐乾旱,怕積水,不喜歡太溼的環境。春、秋季節,天竺葵生長旺盛,枝葉繁茂,開花勤,需水量大,所以只要表土2釐米左右的地方乾燥就可以澆水了,因為盆土完全乾燥後,根毛就會被破壞,不能及時給植株提供養分,新長出的花蕾也會因此消苞。這個時期最好在早上澆水。
酷暑夏日,寒冬時節,天竺葵處於半休眠狀態,對水的需求比較小,此時一般每澆1/4左右的水,尤其是盆土,盆邊的根系特別多,盆中間根系較少,因此澆水時最好沿盆土邊緣澆水,這樣可以使根系迅速吸收水分。夏天最好在早晨和晚上澆水,冬天的時候以中午為主。
五、合理施肥;
要使天竺葵開滿盆,就必須及時施肥。當天竺葵上盆時,底部要加些底肥,可以用雞糞等,也可以用一些複合肥,底肥先鋪一層土,然後再種天竺葵,以免燒掉根部,天竺葵種好根部後,就可以慢慢地用液肥,可以用按必旺:水=1:800的比例混合,每月給天竺葵施2-3次薄肥,不能太勤。春開天竺葵前,要先施磷鉀,可以用按必開:水=1:800的比例,每周施一次。
六、合理地修剪。
適當的及時的修剪,能促進植株長出更多的新枝條,還能顯得更加茂盛飽滿。第一個重點修剪的是枯萎過密的枝條,第二個重點修剪的枝條太細了,這是由於養護不當而造成的,需要及時修剪,否則會浪費更多的營養,使花芽不能促生。剪的時候要儘量向下一點,並且要學會把有芽的地方剪掉,這樣枝條長成後才會更強壯。再加上打頂,把頂芽從頂上取下來,就會從旁邊生出許多側枝,尤其對扦插成活的枝條而言,這個步驟是開盆的關鍵。花謝後應及時摘下花枝,以免消耗養分,利於新枝發育開花。新的盆栽品種,一般3-4年需要更換。
七、蟲害控制。
侵染天竺葵的害蟲主要為紅蜘蛛、粉蝨、黑點銀紋夜蛾等,主要危害葉片和花朵。
控制方法: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90%敵百蟲1000倍液或1.2%煙參鹼1000倍液進行噴殺。
疾病以灰黴病、菌核病和根癌病為主。
灰黴菌病以葉片為主,嚴重時可蔓延到葉柄和花瓣。斑塊為暗綠色,不規則小斑。
預防措施:及時清除細菌,調節溼度、溫度,注意通風。起病初期可噴灑1%波爾多液或2000倍抗菌素溶液,70%甲基託布津1000-1500倍液用於防治。
真菌核病,以侵染莖為主,早期表現為淡黃色水漬狀輕微凹陷斑點。
預防方法:發病初期用少量硫磺粉或草木灰4分,硝石灰1分,混勻後灑於植株下部及盆土表面。還可使用50%多菌靈可溼粉劑500-1000倍液,40%菌淨菌800-1200倍液,7~10天連續噴灑3~4次,效果良好。重病時,應儘早拔除、燒傷,並對病穴消毒。
根癌病,主要發生在根莖,染病初期可見小瘤狀細胞,後逐漸增大,硬化。
預防措施:發病初期,用刀切除病瘤,用石灰硫合劑塗抹1;1000倍式多爾多液塗抹傷口。
以上就是花加小編要介紹的天竺葵的相關種植方法,希望大家能用這些方法開出滿盆的天竺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