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考研第一天是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語,都屬於統考科目。
政治難度不大,很難得高分,也不容易考低分,只要你考前一兩個月認真複習了,考試認真考,一般來說,得60多分是普遍,超過70分就算較好的了,達到75+的人往往不多。
英語則不太一樣,難度比較大,尤其是英語一。2020年的考研英語一,從考生走出考場後的反饋看,閱讀理解和翻譯難度較大,吐槽較多。不過,這其實並不意外,因為考研英語,尤其是英語一,對應的就是學術型碩士,英語讀寫能力是以後讀研做研究的基本功,要求較高是必然的。
無論具體考試情況如何,第一天的考試還算相對簡單,也不太容易拉開差距,因為兩門考試總分都只有100分,不算大頭。
考研的第二天才是最關鍵的,是真正讓考生拉開差距的考試,水平高者會脫穎而出,備考不充分者則會「沉淪」。
第二天的考試,大多數專業都是兩門專業課,其中一門是統考的數學,一門是純專業課,總分都是150分。
我曾經對考研初試的情況做過小小的調查,發現一個現象:
大凡考研成功者,往往初試的第二天都考得不錯;如果報考的是普通院校或一般211(及末流985),往往上午的數學和下午的專業課,兩門加起來一般不會低於240分,其中數學一般都在120分左右或者以上;
如果報考的是985,特別是北清復交這樣的一流985,往往數學和專業課都考得很好,很多人不會低於260+,其中數學達到130+,甚至140+的比比皆是(當然,不同學科及專業會有差異)。而考研失利者,大多數都是數學考砸了,往往不超過100分,甚至只有7、80分。
所以,說考研第二天很關鍵,主要是考研數學很關鍵。
一方面,考研數學難度不小,計算量大,要考高分很難,不但數學一、二是公認的難度較大,就是經濟類使用的數學三,也一直在向數學一靠攏,難度也不小;另一方面,數學作為統考科目,區分度很好,水平的高低一目了然,備考充分水平高的,拿高分並不難,但如果複習很不充分,很容易拿低分,高分與低分的差距可以很輕易地達到30分甚至50分以上,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
至於專業課,都是各自報考的院校自己出題,自己閱卷,沒有統一的標準,難度會大不相同。認真備考的考生,對於專業課往往都很重視,水平差距往往不會太大,雖然也可以拉開差距,但並沒有數學那麼容易和明顯。
當然,最終初試發揮出色者,是各科都考得不錯,尤其是第二天的兩門考試拿了高分,這是關鍵之中的關鍵。
從我自己的考研經歷來看,也是如此。
當年考研,我從備考開始,就極力主抓數學和專業課,把它們當作關鍵之中的關鍵。最終,能初試獲得420+的高分,數學和專業課,都是作出了大貢獻的,尤其是數學,接近滿分。
因而,對於那些將來準備考研的考生,尤其是那些需要考數學的考生,數學和專業課,尤其是數學,可以說是考研成敗的關鍵之一,在備考中,從一開始就要高度重視。
那麼,今年考研的你,第二天考得如何呢?尤其是考研數學,考得好嗎?
最後,祝願大家新心想事成,考研成功,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