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剛學生社會實踐基金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

2021-01-11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12月7日,「世界公民中國心」包玉剛先生百年誕辰主題紀念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包陪慶、包文駿代表包氏家族向上海交大捐贈設立「包玉剛學生社會實踐基金」,支持學生開展各類實踐活動。

「包玉剛學生社會實踐基金」旨在持續促進大學生「知國情、明社情、長才幹」,落實上海交大「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四位一體人才培養理念,鼓勵和資助在校同學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先支持重點團隊和選育團隊,遴選支持優秀社會實踐項目參與「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並遴選支持全國「三下鄉」重點團隊。

包玉剛1918年出生於浙江寧波,早年在上海從事銀行業,後來到香港定居,白手起家創立環球航運集團。他先後捐贈了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中英友好獎學金、浙江大學留學國外獎學金、北京兆龍飯店、寧波大學等項目,帶動海內外華僑參與新中國建設。他還擔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參與制定和實施《中英聯合聲明》,協助香港主權的順利移交工作。

包氏家族與上海交通大學淵源頗深。1981年7月,包玉剛捐資1000萬美元,為上海交大興建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開創新中國教育界接受海外捐款和以個人姓名命名建築物的先河。1985年和1992年,「包兆龍圖書館」和「包玉剛圖書館」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與閔行校區分別落成。

相關焦點

  • 紀念包玉剛誕辰百年 包氏家族向上海交大捐1000萬設學生社會實踐基金
    包玉剛先生1918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為了紀念和緬懷這位世界船王的家國情懷,回顧他在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發展教育等方面的巨大貢獻,今天下午,世界公民中國心——包玉剛先生百年誕辰主題紀念活動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包兆龍圖書館舉行。包玉剛的女兒包陪慶女士現場分享父親為人為事為善的故事,緬懷父親「勤儉建業,持恆健身」的精神和心懷家國的情懷。
  • 包玉剛先生百年誕辰主題紀念活動在上海交大舉行—新聞—科學網
    他先後捐贈了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中英友好獎學金、浙江大學留學國外獎學金、北京兆龍飯店、寧波大學等項目,帶動海內外華僑參與新中國建設。 本次紀念活動選擇在上海交大舉辦,緣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包玉剛先生對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項目的巨額捐贈。自此開始包氏家族、包玉剛基金會就與上海交大結下了深厚友誼。 2016年,包氏家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捐建包玉剛健步道。
  • 包玉剛先生百年誕辰主題紀念活動在上海交大舉行
    全面發展重實踐  創建一流育英才當天的活動儀式上,包陪慶、包文駿代表包氏家族向上海交通大學捐贈設立上海交通大學「包玉剛學生社會實踐基金」,用以支持學生學以致用、深入社會,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上海交通大學將實踐育人質量提升體系納入學校「雙一流」建設整體規劃,完善機制,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養成相結合,不斷加強學生價值引領,其中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更是學校實踐育人體系的重要舉措和必備環節。每年學校組織約800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近9000名學子參與,近500位教師參與實踐指導。各團隊分赴全國各地、部分境外國家和地區,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
  • 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海外遊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海外遊學
    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海外遊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海外遊學 2008-05-13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正式設立本科生海外遊學基金,資助品學兼優但家庭困難的本科生到海外遊學,加大國際化人才培養力度
  •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社會實踐總結大會舉行
    12月11日下午,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社會實踐總結大會在陳瑞球樓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校黨委組織部、校黨委宣傳部、學指委、研究生院、教務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發展聯絡處、校友總會辦公室、地方合作辦公室、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各院系領導、參與社會實踐的師生代表約260人出席了總結大會。
  • 上海交大設立本科生海外遊學基金
    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本科生海外遊學基金,資助品學兼優但家庭困難的本科生到海外遊學。這是全國高校中首個為貧困生設立的海外遊學獎金。學校表示將加大國際化人才培養力度,使海外遊學計劃成為每個本科學生都可以參與的教學環節。   據悉,交大的海外遊學計劃包括去海外高校讀雙學位、超過一個學期的交流交換項目和超過3個月的海外實習項目以及參加假期海外高校的培訓課程。
  • 材料學院「唯材基金」倡議人集體榮獲「上海交通大學傑出校友思源...
    4月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123周年校慶紀念大會在閔行校區舉行。張杰院士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唯材基金」倡議團體頒發了「上海交通大學傑出校友思源貢獻紀念獎」,以表彰他們飲水思源無私回饋母校之舉,感謝他們在母校建設發展過程中所給予的支持與幫助。
  • 上海交通大學蘇州雙祺捐贈基金籤約儀式舉行
    9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蘇州雙祺捐贈基金籤約儀式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行政樓A407舉行。蘇州雙祺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商積童、副總經理楊雅鴻等一行到校籤約。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校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程驕傑,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彭志科、副院長孟雁等參加儀式。儀式由程驕傑主持。
  • 「愛國榮校基金」倡議人鄭天慧獲「上海交通大學傑出校友思源貢獻...
    4月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紀念建校123周年大會在閔行校區舉行。會上頒發了「上海交通大學傑出校友思源貢獻獎」,物理與天文學院「愛國榮校基金」倡議人鄭天慧校友成為獲獎者之一。該獎項是對鄭天慧校友飲水思源無私奉獻的精神的表彰,也是對他在母校建設發展過程中給予關注與支持的感謝。
  • 包玉剛:世界船王,中國造船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開拓者
    十三歲的包玉剛,離開故鄉來到漢口跟著父親開始「學生意」。1938年,包玉剛來到上海,在中央信託局保險部工作,1942年,包玉剛調到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保險部主任,之後又擔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經理,開始獨當一面地主持金融業務。這段經歷,為他日後的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1949年3月,包玉剛從上海到香港開始了他新的事業。
  • 一所國際學校,半部近代史——船王包玉剛和包玉剛實驗學校
    此後的數十年中,包玉剛為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支持教育、建設家鄉發揮了巨大貢獻。他先後捐贈了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中英友好獎學金、浙江大學留學國外獎學金、寧波大學等項目,帶動海內外華僑參與新中國建設。1981年7月,包玉剛先生鄭重向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同志面交捐贈的確認信函,捐資1000萬美元為上海交通大學興建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
  • 2020中國國際學校排名,上海包玉剛重回全國第一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重回全國第一,百強榜單北上廣深佔到三分之二,上海以27所超越北京重回榜首!成立於2007年,由包氏家族為紀念已故船王包玉剛而創建。目前有1,500多名中外籍學生。學校提供小學一年級至高中12年制的學歷教育,包玉剛實驗學校的優勢是雙語教育、全人教育和國際課程。包玉剛優質小學階段教育更是聞名業內,開啟了低齡階段教育高端化的趨勢。
  • 上海交通大學周以仁捐贈首筆「思源·冠名教席基金」
    8月4日,「思源·冠名教席基金」首筆捐贈籤約儀式在李府交流中心舉行。上海交通大學1962屆校友周以仁學長捐資230萬元人民幣,以其伯父周志宏院士及其夫人凌其敏學長名義共同設立「思源·冠名教席基金」,用於支持學校公共基礎課建設。
  • 2019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1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開幕,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上海科技館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李政道研究所、設計學院、上海月湖雕塑公園承辦,包括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展、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育人研討會等多個精彩環節,科學家和藝術家齊聚一堂
  • 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紀念基金」捐贈儀式暨首屆獎學金頒獎儀式...
    12月1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紀念基金」捐贈儀式暨首屆獎學金頒獎儀式在船建學院木蘭樓A100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發展聯絡處處長程驕傑,船建學院黨委書記周薇、副書記宋續明、土木工程系系主任陳錦劍,王建華教授家屬林瓊老師,王建華紀念基金校友代表崔海勇、鍾俊彬、晉義泉、司漪、禹海濤、楊建軍、吳威,以及土木工程系教師代表,首屆獎學金獲獎學生,校友辦、學工辦等老師出席本次活動。儀式由船建學院黨委書記周薇主持。
  • 為好奇心「遮風擋雨」——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因材施教促進學生...
    以教育視角看,這句話點明了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讓不同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你與別人一樣嗎」「你有什麼不一樣」「你喜歡這個『不一樣』嗎」,是對每個新入學孩子的「開學三問」。記者看到,這種旨在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的教育理念,已融進課程、課堂、活動、實踐等各個環節,正在對學生成長成才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 東南交易中心捐資設立華大附中學生國際交流基金
    東南交易中心捐資設立華大附中學生國際交流基金 2015-12-17 17:29:30   中新網12月17日電 12月15日,東南交易中心葉董事長率黃副總裁一行蒞臨華僑大學附中參觀考察,並捐資50萬元人民幣設立「華大附中學生國際交流基金」,支持華大附中學生開展國際交流活動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舉行 科學家...
    央廣網上海11月2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江倩倩)科學與藝術是人類文明的奇蹟,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雙翼。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簡稱科藝活動)如期開幕,這是科學界與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藝術家代表和科藝愛好者們齊聚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共研科學藝術融合與創新這一深刻命題。
  • 「交通大學文化發展基金」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
    紀念郵票通過交通大學共同的文化符號「飲水思源碑」,體現五所交大同根同源、交融互通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澱,寓意交通大學飲水思源的光榮傳統和育人使命代代相傳。「交通大學文化發展基金」則著眼於交通大學文化「120後」的可持續發展,助力「五校同心創一流」美好願景的實現。
  • 2018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舉行
    2018年11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展開幕式、科學與藝術講座、科學與藝術大獎賽頒獎典禮、科學與藝術育人研討會在李政道圖書館相繼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