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決定(Early Decision),具有約束力,錄取一定要去;
提前行動(Early Action),錄取可以不去;
限制性提前行動(Restrictive Early Action),只能申請一所。
正常申請(Regular Decision);
滾動申請(Rolling Admission),沒有明確申請或錄取截止日期,只要學生的申請材料全部提交完畢,招生辦就會開始對學生的申請進行評估並且通知學生錄取結果,直到錄滿為止。
ED是錄取之後要去讀這個學校,EA則是錄了可以不去,因此,在ED時,一定要非常謹慎,一定是自已最喜歡的夢想學校,既不要太超過自已的能力,也不要太保守。
通常說來ED/EA的錄取率要高於RD(Regular Decision),有的佔學校所錄取學生的20%-50%。看似簡單,但在具體操作中還是很有學問。
ED1和EA的截止時間多在11月1號,在此之前考出標化成績,比較保險的是10月之前的SAT1或ACT,但是如果實在不行,還有ED2的機會,ED2的截止時間大多在1月1號。
ED只能申一所,EA原則上申請數不限,申太多可能文書寫得不夠精,不如適當申2-3所比較合理。
ED1 + RD +(EA)
你的標化成績(或者預計10月的新SAT或9月ACT)已基本滿足ED學校的平均線,且"軟性"條件(如課外活動,Essay等)與該校較為匹配,請務必抓牢ED1的申請機會。是否選擇EA學校可視個人情況而定,但不建議申請超過2所以上的EA學校。
ED2 + RD+ (EA)
如果目前的標化成績還未滿足ED目標校的條件,但有信心在今年下半年考取理想的成績,且"軟性"條件與該校較為匹配,則建議選擇申請時間上更為寬裕的EDII。
ED1 +(ED2) +RD+ (EA)
如果對10月的SAT或9月ACT充滿信心,且"軟性"條件與該校較匹配度較高,不妨嘗試先ED1。此方案的最理想結果是"錄取",最差的結果是"拒絕",還有一種可能是被轉給RD,在被轉為RD後,申請人則有機會選擇ED2的學校。
REA+RD+(EA) 或者 REA+(ED2)RD+(EA)
REA(Restrictive Early Action)是排他性提前申請,有REA申請方式的大學並不多,斯坦福是其中的一所,另一所就是聖母大學(Universityof Notre Dame)。聖母大學REA的排他性並不限制你申請其他大學的EA,但不能同時申請其他大學綁定的ED。 聖母大學的REA截止時間是11月1日,把聖母最為首選的同學,REA也就相當於ED的申請, 可參考方案一和方案三。
EA+RD
如果不希望被綁定,也沒有特別明確的夢校,或者你的標化成績和各方面的軟性條件都非常優越,EA也是一種可選擇的早申請。
RD
如果你的申請準備時間比較晚,或者目前的標化成績與目標大學仍有一段距離,則不要盲目地選擇早申請,而常規的RD申請則更為適合。RD的截止時間通常為1月初或者2月初,這樣你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去準備考試和申請文書。
ED學校申請要慎重
ED申請捆綁承諾和唯一性的特質,在申請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選出第一目標。
不要申請同一所學校的ED2和常規申請
首先,ED申請雖然時間不同,但性質相同,如果你被A大學的ED1被拒絕了,還可以申請B大學的ED2。
但對於同時開設ED1和ED2的學校來說,如果早期的ED1已被拒絕,理論上還可以申請該校的ED2和後期的常規申請,但被錄取的可能性較小。因為早期ED1已經使學校形成對學生情況的印象了,所以建議不要再申請同一所學校的ED2和常規申請。
EA大學大膽嘗試
EA申請更為寬鬆,有把握的學生大可以嘗試,提前保底。
申請早期並非全部衝刺目的
申請的目的是進入心儀的學校讀書,不要把所有希望寄託於早申,不要忘記還有常規申請。
早期合理保底
通過EA申請,可以有學校作為保底,但是如果常規申請能達到更好的學校也不要放棄嘗試。
早期不盲目,合理常規申請
要依據個人條件,不可盲目亂投,常規申請也要合理安排。在了解了申請要求後,各位依據自身情況,合理地制定早申或者常規申請計劃,相信offer一定等著你。
把握好Deadline,準備好相關文書和成績,避免不要錯過網申截止時間。
下面是從Common App和學校官網扒出來的最新2018申請截止日期
我們能做到什麼?
不挑學術背景|不限申校數目
最適合的專業|訂製職業規劃
20年高端留學申請經驗
1000餘所美國大學合作夥伴
助您達到超預期的申請結果
想了解我們?回復「關於我們」看看
回復"高中""本科""研究生"查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