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李珂
入選理由:二十餘年孜孜不倦,學術之路沒有盡頭。有人說,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對於學生,他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他就像江河,把我們推向浩瀚的大海,為我們引導壯麗的人生。
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架起今橋;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導師尤政教授再次被提名為全校「良師益友」的候選人,我們作為尤老師的學生,心中都感到無比驕傲,同時也為能夠在尤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研究生課題感到幸運。尤政老師作為教育部長江學者學術成就不必多提,同時又作為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系主任承擔了許多行政工作,因此在我們的眼中尤老師很忙。但作為導師,尤老師總是儘量抽出時間來對大家的課題做親自的指導。尤老師經常出差,但是他總將自己的時間表及時告知實驗室的老師,生怕學生有問題找不到他。在與尤老師交流的過程中,其學術上的造詣和對學生的諄諄教誨使我們這些學生受益終身。
「做學術要嚴謹」
尤老師科研作風非常嚴謹,學術上對人對己都要求嚴格。有一次他說在國內達到自己這樣學術地位的人,很多都出了專著,但是自己到現在也沒有寫專著,主要是因為如果寫,就一定要寫好,因為那是拿給別人看的,發表出去就無法修改,東搬西湊是不成的。現在自己課題任務緊,行政工作多,不能踏踏實實寫書,索性就再等等,質量是第一位的。雖然尤老師在所研究領域中學術聲望很高,但從未據此袒護自己的學生,對學生的科研提出更高要求。記得去年畢業的一位博士生,其課題研究方向在系裡比較冷門,在預答辯會上,學術委員會的教授們提出一個看法就是對其研究方向不夠了解,於是尤老師特意資訊並邀請了該領域的專家參加答辯。特邀的專家從專業角度對論文作出了肯定。這時,尤老師才對學生說可以放心畢業了。
「結合學生特點,多種管理模式」
尤老師對於學生的管理也有很多思考,他總是說,學生都是大人了,作為導師要尊重學生,對於自主性很強的學生要給予空間,充分發揮其能力,對於另一部分人要多多督促保證其課題的順利進行。實驗室要結合學生特點,實行多種管理方式,老師會累一點,但對學生是好的。
「平時要廣泛涉獵,拓寬眼光」
很多人都說做研究容易鑽進去出不來,結果造成專業很強,其他方面很弱的局面。尤老師在培養學生的時候,對於此給我們很多鼓勵與指導。尤老師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學識淵博,事必躬親,在光學,微米/納米學,微小衛星技術等多個領域都有所建樹。作為系主任能夠勝任很多行政工作,還積極參與系裡的學生教師活動,比如每年的師生籃球賽場上,都能見到尤老師的身影。對於學生,他也鼓勵大家根據興趣與能力,多方面發展,我們實驗室在系裡被稱為 「輔導員之家」,絕大多數同學和年輕教師都從事了一定的學生工作,為人處事上獲得了很好的鍛鍊。
「不但要會做,還要會總結」
工科專業發文章難,這是人所共知的,作為一個純工科實驗室,我們教研組也有同樣的問題。對此,尤老師總是督促大家科研學術,不但要會做,還要會總結。每個月大家都會提交一份月工作總結,對於課題進展特別是成果性的總結,尤老師都要親自把關,並且鼓勵大家在組內進行學術交流,撰寫文章。尤老師平時非常注重研究生的學習、生活、科研等方面的培養,在其實驗室中已經建立了定期的請國內外專家交流學術的風氣,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國際上的學術交流,已經有多名學生參加了歐空局、NASA等組織的會議。
「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相結合」
近兩年,研究生畢業去向問題日益嚴峻,以至於有些學生臨畢業一年不能夠踏實寫論文,為工作奔波。對於此,尤老師對於學生畢業去向問題也給予很多幫助。憑藉自己在專業領域裡的影響力,為畢業的學生做了很多推薦。由於專業特點尤老師承擔了的項目都是國家重點項目,因此很多畢業的學生都走進了國家重點行業。尤老師常說,個人的發展要與國家相結合,即便是出國的同學也要時時刻刻銘記祖國的培養,有機會報效祖國,希望他的學生能夠成為國家建設做點實事。
尤老師很忙這是事實,但是作為一名導師,他與學生的交流對學生的培養卻沒有少半分,不論是學術、思想、行為,還是人生道路。尤老師的諄諄教誨將指引我們一生。(校研團委 研通社供稿)
尤 政 男,1963年出生於江蘇揚州。1992年留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任教,副教授,1994年晉升教授。先後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主任、微小衛星技術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與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微小衛星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微光機電集成技術研究室主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納米技術產業化基地副主任、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微納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機械量測試分會理事、英國薩裡大學客座教授,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微米納米技術專家組副組長、衛星技術專家組成員、863-701主題專家組成員。科學研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技獎勵10項。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項。曾獲國家授予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全國優秀博士後」稱號,並獲國務院政府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