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事件」和「洩密事件」
那天發生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是「手機事件」,因為這款三星CDMA的手機,沈祥福說了「滾」字,讓那個私自收受某記者手機的球員滾。
中國國奧抵達漢城後就切斷球員與外界的通訊聯繫,切斷房間電話,不準球員私自下到大堂,杜絕一切專訪,因為韓國無線電話的網絡制式與中國不同,所以全部使用GPRS手機的國奧隊員沒有被收繳手機。但隊內情報仍不時見諸於報端,沈祥福覺得很可疑。
球員還年輕,免不了拿出新款三星手機在隊內炫耀,3月2日這天中午開會時他甚至忘了關手機,正在講話的沈祥福突然聽見一陣40和弦的手機鈴聲,然後見有個球員把手伸進褲袋裡一陣搗騰,樣子非常像坐在馬桶上的「嚴守一」。
沈祥福說:「這手機怎麼來的?」他又對全隊說:「這個時候,誰出賣隊伍利益就給我滾!」他在一個小時後就知道那個手機可能來源於一個與韓國隊很熟悉的中國記者。
第二件事情是「首發洩密事件」。韓國隊金鎬坤在接受本報記者賈巖峰、金焱採訪時得意地說:「我敢打賭,明天中國隊的首發陣容將是這樣……替補隊員是這樣……」他甚至說出了誰會在下半場替換誰,哪個位置最先換人。
第二天的比賽進程就像金鎬坤導演的一樣,當沈祥福知道這一切,已經兵敗。中國記者「出售」情報一事被隊內懷疑。
那幾天,沈祥福最煩的就是記者,他在率隊出發前往「上巖」的賽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居然是關于澄清「假新聞」的,其實那條來自重慶的「假新聞」沒什麼惡意,倒像是單方面為國奧隊提氣鼓勁的義舉,「我說過嗎?我說過中國國奧最強嗎?這是我的性格嗎?」祥福還說那個給球員手機的記者簡直是兔崽子,他認為中國隊情報洩密與這個人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領導們頻頻駕臨武漢講話
那天發生了三件事情。一件是「耐克事件」,楊一民下令封殺了一箱耐克鞋,沈祥福沒有像敘利亞一戰前那樣說要「辭職」,但臉都擰得出水來,「阿迪」公司的人闡述著阿迪鞋在雨戰中的種種好處。第二天比賽只有王棟一個人穿了「阿迪」。
另一件是有三個武漢的女大學生連續兩天冒雨在「海濱城」通宵守候,被保安撕了籤名本,哭了,晚上,就和衣睡在迎賓樓大堂沙發上。沈祥福知道這件事,眼睛紅了,開會對球員說:「你們對得起球迷嗎?」
最後一件是:在全隊總結3月3日失利時,沈祥福說其實那個球王棟責任很小,張耀坤、安琦都有責任,大坤的責任是沒有封住線路,安琦的責任是沒有防住後點包抄的曹宰榛。
這件事情在隊裡引發較大反響,有隊員對記者說:「開始找替罪羊了,真的很寒心。」
3月20日,馬來西亞逼平中國。晚上,隊員們開始打電遊,還有一部分在玩撲克牌,沈祥福則對著一幅墨跡未乾的「哀莫大於心死」沉默無語。
這段時間,領導們頻頻駕臨武漢講話,段世傑講的是「對足球事業要有愛」;肖天講的是「不要怕壓力」;閻世鐸發表了著名的一席告球迷宣言,流著眼淚對球迷說:「我一直把你們當兄弟看。」還鞠了躬,大家一齊抱頭痛哭。
關於閻世鐸為什麼要趕到武漢流眼淚,在朝在野有幾種猜測:一種是「袁偉民厲聲罵了閻,讓他必須給球迷一個交待」,一種是「閻世鐸可能要下課,這是他真實心理的流露」,另一種說法比較可信:「有人準備在3月27日組織球迷鬧事,所以讓閻召集幾大核心球迷組織感而化之。」事實證明閻世鐸是成功的,雖然從三水的國家隊到武漢的國奧隊,從北京的中國足協幹部們到正來武漢開會的中超老總們都認為閻此舉做作,矯情,但3月27日的比賽非常順利,球迷們沒有鬧事。
3月25日,12名參加中超會議的老總有8位表示要在次日的會議上「問責」閻世鐸或中國足協,張義峰是其中態度最鮮明的人,並表示一定不會退縮。但一夜過去,「中超會議」在很和氣的氣氛中進行並結束。一位足協官員說:「搞事,搞得了什麼事?」再打準備「鬧事」的老總們的電話,不接。
有關人等開始自尋出路
中國隊戰勝伊朗隊,閻世鐸躲過一劫。但消息說:總局認為,關於閻世鐸仕途最關鍵的一戰,在於4月28日中國女足能否獲得奧運出線權一戰,否則「下課」無疑。
閻世鐸從未有過地把命運和沈祥福拎在一起。
一直有個訛傳的新聞公諸各大報端,就是「沈祥福辭職」,其實中國足協從未有過中途辭退主教練的慣例,沈祥福也從未考慮過這個念頭,失敗來得如此之快,幾乎在前兩場就失去出線權,所以中國足協在會議中首先要應對的是「穩定局勢」,而不是通過換教練要成績。後來沈祥福也從未對閻世鐸說過:「我走了,閻頭你咋辦!」的話,沈與閻是非常典型的從屬關係而非兄弟關係,沈的性格也不可能讓他這麼表達心態。
但是這段時間人們開始確定今後的出路,北京國安楊祖武深夜在「海濱城」與沈祥福密談回京執教一事,沈至今還在國安拿著基本工資,一直算是國安的人,所以此事進展很順利;陝西國力與唐鵬舉接洽,希望這個素以敢管敢抓著稱的教練赴陝執教;王建英是天津人,中超開打後與戚務生並肩作戰已成定局;陳金剛、孫成耀的事情還未明朗,但在後來長沙的「中甲老總會」上,楊一民端起酒杯一面和各老總寒暄,一面向老總們呼請:「這些教練都是好教練,你們能否給他們安排一個出路。」由足協副主席這樣的人物公開向俱樂部推薦人選,這是歷次兵敗後的第一次,「楊一民很會做人」,老總們說。
寧建農在長沙中韓之戰前一天找了唐鵬舉希望他入湘執教,被唐婉拒。中國足協這個時候在下發獎金一事上很為難,一方面是因為成績太差師出無名,另一方面按照規定每一屆國字號隊伍理應拿到一份「辛苦錢」。
足協內部議論紛紛。一段舊事被提了出來,在去年9月17日中國2比3負於敘利亞後一次民意測驗,足協半數幹部認為:應該當機立斷換下沈祥福,以免日後出不了線無從尋找責任人。但在足協主席辦公會上,支持繼續留用沈祥福的聲音壓倒了那些反對派,在楊一民與教練組幾次開會了解情況,研究對策後,沈祥福的任命實際上已被確定為2004年5月12日。
楊一民罵了髒話
這天是國奧前往德黑蘭的日子,在路上,人們探討了出線的可能性,「只要客場戰勝伊朗,只要主場戰勝韓國……」而一個隨隊官員卻私下表示:「放屁,哪兒還有什麼希望,等死吧。」
4月17日晚兵敗,楊一民指出兩個失球體現出訓練方面有問題,中國足球的問題必須從全方面抓起。那天他罵了髒話,「他媽的這球怎麼防的」?也有隊員悄聲說:「他媽的我怎麼辦」?
中國隊那個進球讓一些隊員不爽。因為進球者是閻嵩,而狂奔向沈祥福的人卻是另一球員,混戰中很容易讓人以為進球的是後者,新浪網和央視直播時都誤報了進球者。就有隊員說:「這小子每次都這樣搶功,作秀,閻嵩一定要讓他澄清名譽。」而那個隊員說:「只是因為進球高興才跑向沈指的。」直到曲拜機場,議論還在進行。
這場比賽結束後,有幾個隊員說:「30歲後一定不沾足球了,太傷人。」
回到長沙後,沈祥福就開始著手準備「失敗總結」,幾經爭論,總於在定位上達成一致:這是關於四年國奧隊徵戰的總結,主要立足點在於失敗的反思而不在於歷程回顧,沈祥福從個人角度出發應該多自我批評多找自身不足,基本不涉及外界客觀原因,更不能將責任推給隊員,一句話,沈祥福寧肯打碎牙齒往自己肚裡咽,也不能像以前有位主教練那樣將矛頭指向領導、同事、隊員。
祥福還要混,還有十幾年足球飯要吃,這個時候吃虧便是福。「出來混,遲早要還」,把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就是「還」。
總結的思路和主要板塊在5.1長沙中韓之戰前就已定,按照8塊構架和思路,文字量應在12000字左右,當然還得加上最後一戰的內容。
時間到了5月1日,隊內已沒有了外界想像的傷心、悲痛和如喪女考妣,其實由於時間跨度大,大家的心態都很平靜了,只是在中韓比賽後閻世鐸想找教練聊天,但聊了10分鐘後得到的回答是「我累了!」
王棟、姜波分別回到了長春和南京,杜威也去不成馬來西亞,足協下令「一定要憑自己的實力拿下馬來西亞」,大家都相信能做到,閻世鐸這次隨軍前往,這是他第一次跟隨中國國奧隊徵戰客場,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殷鐵生在下一屆國奧隊的前身——中國國青隊任教已經兩個月了。 《足球》製造 李承鵬作品
中國國奧X檔案(1):厄運,像吸血蝙蝠一樣窮追不捨
中國國奧X檔案(2):父子兵貌合神離 國奧隊基因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