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裡都有這樣一些地方,掩藏著老饕們才知道的深巷美食。這些美食不一定貴、不一定人山人海、不一定順應每一個人的味蕾。但是,它們一定足夠獨特,包括美食、包括主人,以及屬於他們的故事。
用一個月做天然酵母,低溫發酵18個小時,用果木燒窯3個鐘頭,花上3個鐘頭打磨一塊麵包木板……這所有的一切,是為了烤制出一塊溼潤柔軟又Q勁彈牙,越嚼越香回味無窮的窯烤麵包。
昆明西郊的三家村水庫一帶,是很多騎行愛好者最愛去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彎道、頗有挑戰性的坡度,以及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氣,加上諸多各有招牌的美食山莊,這裡已然成為很多昆明人周末的首選之地。
我們的車子沿著各種S型彎道沿山而上,一路上數不清的騎行人士艱難地爬著坡。繞過無數個彎道,才在三家村水庫邊上找了木魚的院子。這裡可以喝咖啡、吃牛排、聽音樂、烤麵包,還有幾間可供投宿的房間,甚至你還可以在這裡學著做點木工活。不過,對於大家起的民宿、鄉村樂園等等的稱呼,主人付凌與歌曦不置可否,他們從未對這個地方做任何定義。「我們其實沒定義,這裡就是木魚!」
「木魚是最近兩個月才開放的,烤麵包要很長時間,以前都是朋友來吃而已。我們做的事情是人來替代機器,不然不好玩!我們這裡集合了很多朋友,都是屬於亞文化的。有些人覺得我們太不正經了,說我們太嬉皮了!」付凌邊說邊拿出頭一天發酵好的兩大盆面,愛吃麵包的各路朋友預定了幾十個麵包,她和丈夫歌曦要在上午將它們全部烤制出來。 簡單而已
其實,木魚原先是文化巷一個院子裡的小小咖啡館,而在此之前,還是歌曦的攝影工作室。來找他們玩的朋友越來越多,不過與此同時攝影工作室的業務卻不太多。兩人一合計,還不如就開個咖啡館。
於是乎,2009年,一家的叫木魚的咖啡館誕生了,咖啡10元一杯,啤酒10元一瓶,說是咖啡館但又沒有那種要掙錢的姿態。「我們不講究,不講究面子、牌子,我們希望裝的事情越來越少,真的事情越來越多!」付凌與歌曦那種隨性而活的氣氛讓這裡魅力十足,吸引了許許多多鍾愛亞文化的朋友,外國人尤其多。
說起木魚,亞文化的圈子裡基本都挺熟。除了咖啡,當時木魚還推出了一些甜點,比如巧克力蛋糕、芝士蛋糕、意式薄餅。「我們的甜點簡單,但是相當好吃,芝士蛋糕就是芝士蛋糕。當然現在市面上的甜點更專業了,但吃起來不知道該怎麼說,添加的東西太多了。」歌曦說,現在到了山上烤麵包,他還是追求一個簡單,不去添加過多的東西。
至於為什麼要來山上烤麵包?付凌指著老公笑:「他要吃麵包,就來了。」而歌曦悠悠地陷入回憶——那是一個很平常的下午,來自捷克的一個金髮美女來到木魚,她帶來一個麵包。金髮美女的那個麵包有多好吃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歌曦「一吃就入了坑」。
一年過去了,就成了現在這個頗有古意的大院落。長滿青苔的大石板、用啤酒瓶搭建的牆、用木雕格子門做的茶席,用報紙做的美腿模型檯燈,在枯樹根上種多肉植物……他們的院子裡還有一棵數十年的老核桃樹,核桃到了成熟的時節,付凌已經計劃著如何將核桃做成美味的麵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