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希臘德爾斐—奧林匹亞極限馬拉松賽北京時間5月4日結束,中國選手陳盆濱用時41小時12分鐘6秒,成功完成全長254.95公裡的德爾斐—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徵程,獲得這一極限馬拉松賽事的第三名。他同時也成為參加並完成這一賽事的第一位中國人。賽後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眠不休地奔跑,身體已到極限,途中三次出現幻覺,以為已到終點拿亞軍。
德爾斐—奧林匹亞極限馬拉松 陳盆濱終點
德爾斐—奧林匹亞考古遺址這條充滿古希臘滄桑感的賽道為挑戰人類體能極限而設,包括60%的土路、森林道路和步行小徑,以及40%的瀝青路面,沿途設置29個檢錄點,只有25%選手完賽。比賽要求運動員在48小時之內完成,最高點海拔1100米,總爬升高度為4500米,下降高度為5100米。
當地時間5月2日下午5時,陳盆濱展開三天兩夜的極限跑旅。早段賽程以平地跑為主,陳盆濱採用節省體力策略。不過,當他到達第11個檢錄點裡奧(110.8公裡)時,雙腳已經磨出大量水泡,浮腫程度超出預估。檢錄點醫生為他進行簡單處理,然而陳盆濱重新起跑時依然一瘸一拐。賽事從裡奧起進入伯羅奔尼撒半島,地勢轉變為更艱險的山地。但陳盆濱反而憑藉強大的體能和豐富的經驗,逐漸完成調整,並一度在深山小鎮米拉裡追至榜眼位置。
可是因為路上沒有任何睡眠,身體處於不停超負荷運作的狀態,陳盆濱在5月3日到5月4日的晚間迎來最大考驗,包括兩次不知不覺地停下腳步、一次山間迷失方向,還曾繞著某村落跑了兩圈。期間他被身後選手超過,跌到第三名。天色魚肚白時,陳盆濱終於重回正軌。他用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完成最後兩個檢錄點之間的5.65公裡,最終成功到達古奧林匹亞遺址終點。
「不眠不休地奔跑,身體已到極限,以致最後出現幻覺,跑著跑著下意識就停了,身體已經不聽使喚了,腦子裡浮現自己已經到終點,拿了第二名的畫面,還接受了頒獎。以前參加比賽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陳盆濱說這樣的情況至少出現過三次,「等反應過來,我只能再接著跑。」
47歲的西班牙選手尤西比奧•布庫恩斯以38小時38分2秒的成績獲得冠軍。55歲的芬蘭選手薩卡利•哈卡獲得第二名,成績是38小時47分55秒。
和古奧林匹克比賽一樣,這項賽事不設任何獎金,但戴上象徵完賽的橄欖枝頭冠,看著胸口貼的五星紅旗,古希臘英雄一般的豪情也在陳盆濱心中升騰起來。
陳盆濱說,奧林匹亞是奧運會的發源地,德爾斐也非常有名,他對在希臘完成比賽感到非常高興。他還說,跑步是非常好的一項運動,它能使人活得更健康,更有質量。
將成世界首位完成七大洲極限馬拉松的跑手
陳盆濱生在浙江台州一個漁村,家人都是地道的漁民,直到2000年縣裡舉行伏地挺身比賽,他一口氣做了438個,拿到600元冠軍獎金,由此走出了小漁村,走進了廣闊的戶外天地。
憑藉一月內完成三項賽事、共計六百多公裡極限耐力跑的壯舉,陳盆濱被冠以「中國耐力王」、「中國鐵人」等稱號,也成為登上美國《戶外》雜誌封面的第一個中國人。他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戶外選手的看法,也影響著戶外極限運動在國內發展的軌跡,他讓中國的國旗多次出現在了頂級國際極限賽事上。
陳盆濱給自己設定了退休時間:「希望能跑到40-50歲,這張黃色的面孔一直出現在國際賽場,讓老外知道中國人也能參加這樣的比賽。」
陳盆濱此前曾參加過希臘雅典斯巴達超長距離極限馬拉松,本次重返希臘,實則是為年底終極一戰熱身。他將挑戰11月22日的南極100公裡極限馬拉松,在讓人望而生畏的南極冰原拔足狂奔。假如他能衝過終點,將成為全世界首位完成世界七大洲極限馬拉松頂級賽事的跑手。
以下是他此前的記錄:
2012.10.7南美洲巴西亞馬遜254公裡叢林馬拉松第2名
2012.9.28歐洲希臘斯巴達246公裡極限馬拉松第51名
2012.9.15大洋洲澳大利亞昆士蘭100公裡極限馬拉松第7名
2011.2.26北美洲美國西部100英裡極限馬拉松第200多名
2011.4.2非洲摩洛哥撒哈拉沙漠241公裡地獄馬拉松第56名
2010.6.27亞洲新疆戈壁長徵250公裡極限馬拉松第3名
身披五星紅旗的陳盆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