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態優勢重興漁米文化 唱出嘉善美麗鄉村新風景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20-07-14 06:01 |嘉善縣傳媒中心 記者 馬葉芬 通訊員 葛倩 攝影 單晶 編輯 沈宇昕

「正月鯉魚討口彩,跳出龍門好運來;二月銀魚白嫩嫩,炒蛋白玉嵌黃金;三月桃花土鱸上幹灘,菜花鯽魚跟著來……」一葉扁舟、一汪清溪,一曲漁歌唱出了嘉善縣幹窯鎮南宙村這個河網縱橫、湖蕩棋布的魚米之鄉的情懷。成片的農田裡綠浪起伏,澄澈的魚塘波光粼粼,觀賞農家田園風景、體驗漁米文化樂趣……眼前的自然風光很難與曾經「低散弱」企業集聚的南宙村聯想起來。如今,告別了「低散弱」,重煥水綠岸青的南宙村借勢重塑漁米文化,發展鄉村旅遊,一條綠色致富大道越走越寬。

「向現代漁業養殖基地發展,培育和養殖高品質水產,同時植入休閒旅遊功能,發展漁家樂、捕魚節、漁船賽等休閒活動;利用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引導家庭休閒農場聚集發展,形成綠色蔬米種植園,發展創意農業,展示漁米文化……」與南宙村黨總支書記單晶手上這份《南宙村漁民村落美麗鄉村規劃設計書》同樣亮眼的,還有優美的生態環境,正逐漸成為村莊發展的新引擎,各地商人等慕名而來,或觀光,或尋求合作。

南宙村走過破壞環境的彎路。早期,南宙村的小木業、小軸承等「低散弱」、高能耗企業遍布,隨著「後工業時代」到來,這些畝均效益低,依靠大量透支環境、土地等資源獲取利益的小企業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如何讓曾經的好生態回歸,繼而用「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南宙村要發展,這是一道必答題。

加快農村環境全域秀美、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列入「破難清單」,不斷催生內生發展動力,以此打開「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這兩年,依託「美麗鄉村」建設,通過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生態公園等景觀打造,南宙村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村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環境變好了,如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南宙村有著各類魚塘近600畝,經過幾輪整治後,魚塘景觀風貌不斷改善,漁業養殖基礎也較好,青魚養殖已有一定知名度。我們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大自然給我們最好的財富,必須好好利用起來。」正如單晶所說的——得天獨厚的生態漁業資源是南宙村最好的財富、最大的賣點。

斥資600多萬元分兩期打造南宙村漁民自然村美麗鄉村點,以「點睛、亮線、提面」為總體思路,打造漁文化景點,美化濱水景觀帶,提升村落居住環境……南宙村順勢而為,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依託當地魚塘水面等生態資源優勢,提升改造現狀魚塘,建設50畝生態漁業養殖區,通過居住區(民宿區)和該養殖區(漁文化體驗區)的水上漁村項目重塑水鄉漁米文化。據了解,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招投標階段,吸引了長三角眾多客商的投資目光。

「接下來,我們還將鼓勵引導有條件的村民發展水上漁家樂、庭院農家樂等,探索一條漁米文化體驗村的發展新路子,讓現有生態資源『活』起來,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平衡發展。」單晶介紹,通過全面布局漁米文化的定位,南宙村的美麗鄉村有了產業依託,也為村集體經濟引來了源頭活水。「休閒漁業帶火鄉村旅遊,著力打造集養殖、垂釣、觀賞、餐飲、旅遊等於一體休閒漁業基地。」單晶有信心,未來的南宙村一定不可限量。

改變一片生態、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村百姓,南宙村,漁文化正唱出美麗鄉村新風景。

1594677666000

相關焦點

  • 美麗鄉村 四季風景 生態文化助推龍州走上致富路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南部,有一座具有1290多年歷史的邊關商貿歷史文化名城龍州,它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國與東南亞各國進行文化貿易交往的重要門戶,「美麗鄉村·四季風景」2018年廣西旅遊扶貧在行動電視專題節目春季特輯
  • 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江夏樣本」 ,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繪就美麗鄉村新...
    在江夏區鄉村振興示範帶基礎設施建設上,圍繞交通系統、驛站、美麗鄉村、標識標牌及景觀節點5個方面,每個方面均生態先行,共同成就示範帶風景如畫的生態宜居之地。目前,示範帶上道路成網全部刷黑,100個美麗鄉村建設、綿延230公裡的環湖景觀綠道及5個一級驛站建設已基本完成。
  • 「中國淡水漁都」菱湖鎮繪就「美麗城鎮」新畫卷
    菱湖鎮充分發揮千年古鎮歷史優勢,著力建設具有時代特徵、現代品質、富有特色的美麗城鎮,用工作的精細度撬動美麗城鎮品質的美譽度、用上下的執行力凝聚美麗城鎮建設的向心力、用幹部的責任感不斷提升美麗城鎮百姓的幸福感。「城鎮美不美,環境很重要,在菱湖,一步一景皆是美!」基於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底子,藉助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東風,談起現如今的家鄉,村民都連連稱讚。
  • 書寫美麗鄉村海島風景線
    近年來,舟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決策部署,以漁農村改革先行者、城鄉融合示範區和鄉村振興海島樣板地的行動自覺,實施美麗鄉村全域發展「3+1」創建行動,擦亮美麗小島、美麗鄉鎮、美麗風景帶「三大創建」品牌,打造浙東海洋風情區塊,書寫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設「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中精心繪就「
  •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新名片」
    近年來,大場鎮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該鎮2020年青島市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項目周家村也成為了該鎮一張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新名片」。
  • 廣州如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日前,由廣州市社科聯、暨南大學、南方日報共同主辦的廣州新觀察:「生態·宜居: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學術會議上,來自學術界、政界、企業界專家學者,從生態宜居、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廣州怎麼樣發揮生態的優勢潛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戚箭斌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
  • 嘉善大雲:培育新農人 打造鄉村「新引擎」
    嘉善大云:培育新農人 打造鄉村「新引擎」孫俊 楊妙勤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只有培育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鄉村發展才能更旺
  • 秀水泱泱 美麗河湖:嘉善拖鞋浜
    同時修建木樁生態護岸1000米 農夫勞作、果蔬豐收…… 繪出了一幕幕東雲村純樸文明的鄉風 依託近些年的「美麗鄉村」建設 拖鞋浜這個美麗的自然村落 一點點地完成了
  • 從化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煉成記
    走在從化田間地頭,一面是青山依傍、碧水環繞、環境整潔的美麗鄉村,一面是高端資源和優勢產業匯聚的特色小鎮。景美可賞,人居可適,民富可留,鄉風可詠……一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和諧樂章正在廣州北部奏響。
  • 讓「牆壁」說話 讓鄉村更美 ——大家窪街道用文化牆繪出美麗鄉村...
    讓「牆壁」說話 讓鄉村更美 ——大家窪街道用文化牆繪出美麗鄉村「新藍圖」 2020-07-04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鄉村遍隴原
    為擴展鄉村旅遊資源,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公共服務健全、鄉土文化繁榮、群眾生活幸福的美麗家園,馬蹄村引進開發商投資建成馬蹄小鎮接待中心,涵蓋中醫館、電商服務中心、聯合培訓中心、南古歷史博物館等公共服務項目,還相繼建成了果蔬採摘大棚、高原夏菜種植基地等。如今到馬蹄村旅遊,不僅能夠領略到美麗鄉村的風景,還能進行農事體驗、垂釣等活動。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丨生態振興變「盆景」為「風景」
    兩年多來,我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堅持美麗鄉村示範,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92%、示範片內105個樣板村莊全部達到美麗鄉村A級標準、整治修復長島岸線20公裡……一個個美麗的「盆景」在生態振興的串聯下,編織成一道靚麗的「風景」,讓鄉村大地煥發出奪目光彩。
  • 安溪推進鄉村風景林建設 茶鄉風景林點綴美麗鄉村
    放眼鬱鬱蔥蔥,鄉村更加美麗。去年以來,安溪縣大力推進鄉村風景林建設,綠化美化農村環境。截至目前,培福、團結、彭格等15個村正打造鄉村風景林,完成率70%,新增風景林面積225畝。風景林把村莊點綴更美麗  庭院裡,在幾棵枝繁葉茂的荔枝樹下,幾位老人圍坐在石桌周圍下棋聊天,幾個小孩在葡萄架下穿梭嬉戲。
  • 嘉善生態農產品亮相2019浙江農博會
    11月22日,2019浙江農博會在杭州新農都會展中心、杭州和平會展中心開幕,嘉善共組織22家農業主體帶著生態精品農產品亮相,在杭城掀起一股生態農產品熱潮。今年的省農博會以「美麗鄉村 美好生活」為主題,在浙江新農都會展中心和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同時舉行,展示展銷面積5萬平方米,參展主體1600多家,參展產品1.3萬餘種。據了解,本次農博會將持續至11月26日。
  • 貴州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新農村示範點建設
    生態美、環境優、民風淳、精神爽、文化靚……歲末,走進貴州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村寨,讓人會真切感受到美麗鄉村的獨特魅力。宜居、宜業、宜遊,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個個別樣的美麗鄉村花開朵朵,訴說著變遷,描繪著希望。
  • 公安縣埠河鎮:打造「生活富美、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9-06 17:20荊州新聞網消息:公安縣埠河鎮復興場村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著力引領產業發展,夯實集體經濟基礎,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描繪出生態宜居富裕美麗鄉村新畫卷
  • 紅色研學丨「沿著習爺爺的足跡 尋訪美麗嘉善」紅色研學路線
    嘉興市少工委推出了嘉興少先隊紅色研學地圖,開發了10條紅色研學路線,引導少先隊員在行走中傳承紅色基因,在實踐中播撒「真善美」的種子,努力爭當紅船旁的新時代好少年。今天,讓我們跟隨嘉善縣紅領巾學院小講解員一起,開啟「沿著習爺爺的足跡 尋訪美麗嘉善」紅色研學之旅吧!
  • 嘉興姚莊:桃源漁歌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線
    在這小春日和的天氣裡,你到嘉興姚莊,赴一場與十裡桃花、與美麗鄉村的約會—— 「浙北桃花島」上,千畝桃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橫亙城鄉的紅旗塘、茜涇塘波光粼粼,碧波蕩漾;丁柵的老街述說時光故事,桃源新邨的新民居描繪美好生活……30.8平方公裡的姚莊青綠其外、人文其裡;18個美麗村鎮串珠成線,處處桃源漁歌,如一幅寫意田園山水畫徐徐展開。
  • 美麗鄉村要有「鄉村味道」
    村莊風貌要突出地域、文化、民族等特色元素和傳統建築風格,注重個性化、特色化、差異化。要注重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把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當地經濟社會、城鎮化、新農村、旅遊業等發展規劃相銜接,充分體現規劃的科學性、全局性、前瞻性。通過規劃的引導作用,最大限度留住鄉俗、鄉味、鄉愁,努力把廣大鄉村建成環境宜居、條件宜業、景色宜遊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