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06:01 |嘉善縣傳媒中心 記者 馬葉芬 通訊員 葛倩 攝影 單晶 編輯 沈宇昕
「正月鯉魚討口彩,跳出龍門好運來;二月銀魚白嫩嫩,炒蛋白玉嵌黃金;三月桃花土鱸上幹灘,菜花鯽魚跟著來……」一葉扁舟、一汪清溪,一曲漁歌唱出了嘉善縣幹窯鎮南宙村這個河網縱橫、湖蕩棋布的魚米之鄉的情懷。成片的農田裡綠浪起伏,澄澈的魚塘波光粼粼,觀賞農家田園風景、體驗漁米文化樂趣……眼前的自然風光很難與曾經「低散弱」企業集聚的南宙村聯想起來。如今,告別了「低散弱」,重煥水綠岸青的南宙村借勢重塑漁米文化,發展鄉村旅遊,一條綠色致富大道越走越寬。
「向現代漁業養殖基地發展,培育和養殖高品質水產,同時植入休閒旅遊功能,發展漁家樂、捕魚節、漁船賽等休閒活動;利用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引導家庭休閒農場聚集發展,形成綠色蔬米種植園,發展創意農業,展示漁米文化……」與南宙村黨總支書記單晶手上這份《南宙村漁民村落美麗鄉村規劃設計書》同樣亮眼的,還有優美的生態環境,正逐漸成為村莊發展的新引擎,各地商人等慕名而來,或觀光,或尋求合作。
南宙村走過破壞環境的彎路。早期,南宙村的小木業、小軸承等「低散弱」、高能耗企業遍布,隨著「後工業時代」到來,這些畝均效益低,依靠大量透支環境、土地等資源獲取利益的小企業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如何讓曾經的好生態回歸,繼而用「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南宙村要發展,這是一道必答題。
加快農村環境全域秀美、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列入「破難清單」,不斷催生內生發展動力,以此打開「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這兩年,依託「美麗鄉村」建設,通過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生態公園等景觀打造,南宙村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村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環境變好了,如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南宙村有著各類魚塘近600畝,經過幾輪整治後,魚塘景觀風貌不斷改善,漁業養殖基礎也較好,青魚養殖已有一定知名度。我們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大自然給我們最好的財富,必須好好利用起來。」正如單晶所說的——得天獨厚的生態漁業資源是南宙村最好的財富、最大的賣點。
斥資600多萬元分兩期打造南宙村漁民自然村美麗鄉村點,以「點睛、亮線、提面」為總體思路,打造漁文化景點,美化濱水景觀帶,提升村落居住環境……南宙村順勢而為,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依託當地魚塘水面等生態資源優勢,提升改造現狀魚塘,建設50畝生態漁業養殖區,通過居住區(民宿區)和該養殖區(漁文化體驗區)的水上漁村項目重塑水鄉漁米文化。據了解,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招投標階段,吸引了長三角眾多客商的投資目光。
「接下來,我們還將鼓勵引導有條件的村民發展水上漁家樂、庭院農家樂等,探索一條漁米文化體驗村的發展新路子,讓現有生態資源『活』起來,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平衡發展。」單晶介紹,通過全面布局漁米文化的定位,南宙村的美麗鄉村有了產業依託,也為村集體經濟引來了源頭活水。「休閒漁業帶火鄉村旅遊,著力打造集養殖、垂釣、觀賞、餐飲、旅遊等於一體休閒漁業基地。」單晶有信心,未來的南宙村一定不可限量。
改變一片生態、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村百姓,南宙村,漁文化正唱出美麗鄉村新風景。
15946776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