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德國數學家Claus Michael Ringel做客數學科學學院首期「文俊...

2020-12-17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為深入落實學在交大,引領風氣之先,積極培養學生學術志趣,營造學數學、愛數學的濃鬱學術氛圍,數學科學學院特設立「文俊講壇」。「文俊講壇」首期學術報告於4月17日下午在理科大樓6號樓7樓大會議室舉行,著名德國數學家、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特邀報告人、有限維代數的表示理論的奠基者之一、Bielefeld大學教授Claus Michael Ringel受邀作題為《蒙娜麗莎的微笑——攝影棚悖論》的學術報告。數學科學學院院長李從明教授、常務副院長肖冬梅教授、學院數學系主任章璞教授、姜翠波教授、學院黨委副書記高傳勇以及老師學生100多人出席報告會。

數學科學學院院長李從明致辭,他代表數學科學學院熱烈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出席「文俊講壇」,對於「文俊講壇」啟動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在2019年迎來數學科學學院傑出校友吳文俊學誕辰一百周年之際,學院特設立以吳文俊學長名字命名的「文俊講壇」,講壇以「創新學術,開啟未來」為宗旨,定期邀請海內外有影響力的數學家和學者為學生做前沿領域學術報告,尤其注重為本科生提供通識性學術報告,旨在積極培養學生學術志趣,引導同學們學數學、愛數學,鼓勵同學們潛心數學,在求知之路上勇於攀登。他祝願「文俊講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辦越好,培養同學們的學術志趣,助力同學們的成長發展,推動學院加快邁向世界一流數學科學學院。


Ringel教授以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作引,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通過計算機軟體對畫不斷等分縮小,但是在8次等分縮小後原圖突然重新出現,這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Ringel教授用數學原理證明了原圖再現這一現象是必然的,但是再現原圖僅需通過8次操作卻是十分不平凡的。計算機中的每張圖片都是由一些單一顏色的小方塊拼接而成(即是通常意義下的「像素」),而上述每次等分縮小的過程均是對像素的一次重排,用數學術語來說即是「置換」。Ringel教授揭示了上述現象背後的數學定理「有限集上的置換的階必有限」,即同一個置換不斷自乘,必在有限次後回到初始狀態。Ringel教授又通過doubling映射揭示了為什麼上述變換僅需8次。最後,Ringel教授還演示了一些其它種類的置換,並介紹了相關的數學概念和背景。Ringel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精彩內容環環相扣,演講風格幽默風趣,使原本深奧的數學問題變得通俗易懂,充分展現了數學科學的魅力,報告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報告會現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

數學科學學院設立「文俊講壇」,旨在深入落實學在交大,引領風氣之先,積極培養學生學術志趣,營造學數學、愛數學的濃鬱學術氛圍。講壇以「創新學術,開啟未來」為宗旨,定期邀請海內外有影響力的數學家和學者為學生做前究領域學術報告,尤其注重為本科生提供通識性學術報告,播撒下熱愛數學、追求學術的理想種子;鼓勵青年學子潛心數學,在求知之路上勇於攀登;抓住學生成長的「灌漿期」,拓寬學生學術視野,啟迪創新思維與研究智慧。

Claus Michael Ringel教授是德國著名數學家,他於1968年取得數學博士學位,1978年任Bielefeld大學教授;他是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數學會首批會士,1983年波蘭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特邀報告人,超過100次被國際學術會議特邀作為大會報告人,數十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並曾任我校訪問講席教授(2010–2016)。Ringel教授是有限維代數的表示理論的奠基者之一,開拓了代數表示論中許多新的方向,影響深遠,已發表近200篇研究論文,是SCI高被引科學家。

附Ringel教授講座的演示文稿:https://www.math.uni-bielefeld.de/~ringel/lectures/vortrag-sjtu/

相關焦點

  • 著名數學家 Michael Atiyah去世,去年九月聲稱證明黎曼猜想
    作為數學中一個重要而又著名的未解決問題,過去許多出色的數學家為此絞盡腦汁,但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因此,Atiyah 的聲明引起了學術界特別是數學家們的廣泛關注,由於他在 PPT 裡面只用了一頁來闡述證明的過程,許多數學家對他的聲明表示懷疑。直到現在,這個問題還存在著爭議。
  • 當代十大著名華人數學家
    ~現在)當代國際著名華人數學家,曾任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教授,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香港大學、德國BoChum大學名譽博士。德國哥廷根科學院通訊院士,美國文理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國著名數學家吳文俊院士與上海交大的一世情緣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7日發布訃告稱,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著名數學家吳文俊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5月7日7時21分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歲。吳文俊是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著名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
  • 德國著名數學家跨界來寧波上起了大提琴課
    這場風趣而別開生面的藝術大師音樂會,叫做「M的三次方音樂會」,是由德國著名跨界藝術家、數學家馬蒂亞斯·克萊克教授帶來的。馬蒂亞斯•克萊克教授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他目前在法蘭克福和波恩大學擔任教授,授課和研究領域是代數拓撲和微分拓撲。對於這個M的三次方,克萊克教授是這樣解釋的:就是德語數學(Mathematik)、音樂(Musik)、繪畫(Malerei)三者的相加。
  • 清華成立數學科學中心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任主任
    清華成立數學科學中心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任主任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2月17日17:07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李江濤)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17日掛牌成立,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任中心主任
  •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盤點中國當代的數學家們
    極客數學幫盤點著名數學家有哪些。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中國當代的數學家們。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馬志明院士和上海同濟大學數學研究所姜禮尚教授共同摘取了第七屆「華羅庚數學獎」的桂冠。姜禮尚教授1954年北京大學數學專修課畢業,1957-60年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偏微分方程專門化研究生畢業,1954年以來先後在北京航空學院、北京大學、蘇州大學、同濟大學任教1983年被聘為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1981年、1984年、1986年先後赴美國西北大學、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美國普渡大學進修訪問。專於偏微分方程。
  • 數學家論數學
    Hankel,1839~1873,德國數學家、數學史家)在複數和超複數理論、函數論、數學史等方面皆有所貢獻.他修正了形式律的皮科克不變性,證明了任何超複數系都不能滿足全部普通算術定律,強調點集的測度性質,系統闡述了黎曼可積性準則,討論了函數的分類及各類函數的可積性,並提出構造以有理點為奇點函數的方法.漢克爾是著名的數學史家,其著作《近幾世紀數學的發展》、《古代與中世紀數學史》等享有盛名,受到數學史家康託爾
  • 數學家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Hankel,1839~1873,德國數學家、數學史家)在複數和超複數理論、函數論、數學史等方面皆有所貢獻。他修正了形式律的皮科克不變性,證明了任何超複數系都不能滿足全部普通算術定律,強調點集的測度性質,系統闡述了黎曼可積性準則,討論了函數的分類及各類函數的可積性,並提出構造以有理點為奇點函數的方法。
  • 數學家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Hankel,1839~1873,德國數學家、數學史家)在複數和超複數理論、函數論、數學史等方面皆有所貢獻.他修正了形式律的皮科克不變性,證明了任何超複數系都不能滿足全部普通算術定律,強調點集的測度性質,系統闡述了黎曼可積性準則,討論了函數的分類及各類函數的可積性,並提出構造以有理點為奇點函數的方法.漢克爾是著名的數學史家,其著作《近幾世紀數學的發展》、《古代與中世紀數學史》等享有盛名,受到數學史家康託爾
  • 數學的本質-數學家論數學
    Hankel,1839~1873,德國數學家、數學史家)在複數和超複數理論、函數論、數學史等方面皆有所貢獻.他修正了形式律的皮科克不變性,證明了任何超複數系都不能滿足全部普通算術定律,強調點集的測度性質,系統闡述了黎曼可積性準則,討論了函數的分類及各類函數的可積性,並提出構造以有理點為奇點函數的方法.漢克爾是著名的數學史家,其著作《近幾世紀數學的發展》、《古代與中世紀數學史》等享有盛名,受到數學史家康託爾
  • 數學與歷史:中國著名的大數學家們
    在這些數學領域他或是創始人或是開拓,從某種意義上他也是位傳奇數學家,一生最高文憑是初中,早年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就後,聞知新中國成立後,發出'粱園隨好,非久居之處'呼籲在國外的科學家學成回去報效祖國,跟他同時代在聞訊回國的科學家,許多都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最著名的有: 飛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飛彈做出貢獻,兩彈元勳鄧稼先:為中國創立了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
  • 著名的數學家有哪些?來看看歐洲大陸上的四大數學家
    著名的數學家有哪些?今天極客數學幫為大家整理了歐洲歷史上,四位了不起的數學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四位數學家分別都是誰。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高斯(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享有「數學王子」之稱。
  •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極客數學幫盤點二戰前後的數學家們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今天極客數學幫來為大家盤點幾位二戰前後的數學家。這些數學家們在戰亂的年代能夠潛心研究數學,為推動時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三位數學家。柯朗理查·科朗特 (Richard Courant),德國裔美國籍數學家。出生於1888年1月8日。出生在普魯士帝國西裡西亞省的Lublinitz。1933年遷居美國。
  • 著名華裔數學家張益唐教授在東南大學精彩演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0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8月27日晚,應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和數學學院的邀請,著名華裔數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終身教授張益唐先生做客東南大學「吳院大講堂」,為東南大學學子帶來了「我對數學的追求」的專題講座。
  • [趣味數學]數學家格裡菲思看數學發展
    9月20日應國際數學大師、南開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陳省身的邀請,世界著名數學家格裡菲思教授9月20日做客「南開名人講座」,為師生作了一場題為「21世紀的數學」的精彩報告。  陳省身用流利的英文向師生介紹格裡菲思的簡歷。格裡菲思是國際代數幾何領域的著名學者。
  • 德國偉大的數學家,近代數學的奠基者之一——高斯
    高斯,德國偉大的數學家,近代數學的寞基者之一,人們往往把高斯和阿基米德、歐拉、牛頓一起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在數論方面,高斯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所謂數論,就是研究數的規律的學科。他說:數學是科學的女王,而數論是數學中的女王。高斯首先證明了以前幾位大數學家都未能證明的「二次互反律」,就是今天的「黃金規律」,開闢了數論中完全嶄新的「代數數論」領域。在1801年出版的《算術研究》一書中不僅證明了「二次互反律」,還包含著大量新成果。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回應任正非:華為是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
    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回應任正非:華為是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此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多次在媒體面前表示,華為有700多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而華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成就,跟這些領域專家也是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國際有名的數學家丘成桐卻不認可,他說華為大多數學家只能算是應用數學的工程師,並不能稱為真正的數學家!
  • 中山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成立於1997年7月11日,由數學系,統計科學系,科學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系,數學研究所,計算科學與計算機應用所等組成。學院設有數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有11個主要研究方向,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 《數學家講解小學數學》簡介中篇:正確的中小學數學
    Arnold,中學需要數學嗎?趙琳譯,《數學譯林》,第 25 卷(2006 年)第 3 期,pp250–258.[4] M. F. Atiyah,如何進行研究,收入《數學的統一性》,袁向東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年。[5] H. Bass,數學家應是教育家,蔡克聚譯,《數學譯林》,第 17 卷(1998 年)第 4 期,pp344–348。
  • [思維拓展]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介紹
    2.享有國際盛譽的大數學家,新中國數學事業發展的重要奠基人,華羅庚  華羅庚是一位人生經歷傳奇的數學家,早年輟學,1930年因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慶來的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學習和工作,在楊武之指引下,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