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最新版抖音掃碼
關注掌上溧陽
QIAN YAN
前
言
為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發揮我市優秀非遺保護實踐案例的示範引領作用,激發非遺保護傳承新動力,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開展了「溧陽市非遺保護傳承優秀實踐案例」評選活動。
在各鎮(街道)、市各相關單位推薦申報的22個項目中,初評出10個入圍案例,結合網絡票選情況,最終確定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
社渚中心小學:
弘揚家鄉文化,打造學校特色
——「馬燈舞」 傳承進校園
榮獲一等獎
據悉,非遺傳承人不僅將這一民俗表演技藝帶進了社渚中心小學,還編寫了以蔣塘馬燈舞為代表的儺文化鄉土教材,打造了一支「小馬燈舞」表演隊伍。通過「馬燈舞」進校園,讓學生了解「蔣塘馬燈舞」及社渚儺的發展、地源特點與文化,鼓勵學生為振興家鄉而勤奮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同時也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起到育德、益智、強體、立志、養性的作用,進一步促進馬燈舞傳承與發展。
作為千年古鎮,社渚鎮境內蘊藏著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
2013年
嵩裡跳幡神獲中國首屆社火藝術節金獎,同年榮獲第十一屆民俗禮儀表演山花獎。
2014年
社渚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儺文化)之鄉」,確定為中國儺文化研究基地。同年,社渚鎮被江蘇省文化廳授予「江蘇省特色文化(儺文化)之鄉」。
2015年
社渚鎮入選江蘇省儺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在這裡,您能深刻地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一支隊伍的故事
蔣塘馬燈舞
蔣塘馬燈舞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明朝的中後期,嘉靖年(1522年)間,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馬燈隊要祭拜北宋抗遼軍隊的楊家將,紀念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每當閏年的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九萬出馬祭祀。
蔣塘馬燈舞表演既有江南之秀氣,又有北國之豪放。整個表演分上半場「眾將領帶領官兵浴血奮戰,抗擊侵略者」和下半場「歡慶抗敵取得的偉大勝利」,祝願百姓從此「天下太平,五穀豐登」。2011年蔣塘竹馬燈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SHOW
一位非遺傳承人的故事
任球生
社渚鎮棠下村村民,
溧陽市首位「國字號」非遺傳承人,
他熱愛腳下的這片土地,
也熱愛世代傳承的蔣塘馬燈舞。
三十年來,任球生通過種種活動不斷宣傳馬燈舞,演示馬燈舞,展示馬燈舞,傳承馬燈舞。1988年至1991年在溧陽市社渚鎮蔣塘馬燈舞從藝,參與恢復組織蔣塘馬燈舞。1992年至今擔任溧陽市社渚鎮蔣塘馬燈舞協會會長。2018年5月,他被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SH
OW
蔣塘馬燈舞
一座博物館的故事
儺文化博物館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蔣塘馬燈舞,不妨來社渚儺園(中國溧陽儺文化博物館)逛一逛,作為江蘇省內唯一一個集收集、展出和研究為一體的儺文化大型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主要陳列了部分明、清時期以來的各類儺神案畫、儺面具、儺法器道具以及儺文化研究成果和儺文化活動圖片。這些展品從不同角度展現了社渚儺文化的原貌,是研究儺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這些屬於農耕時代的繁榮象徵,在這方土地上還依然有一批人在堅守著、傳承著……從事建築業三十多年的社渚人虞建平就為此矢志不渝。2013年,他自籌資金五千萬元建設了這座儺文化博物館,並且為了不斷發揚與傳承儺文化,他始終在不遺餘力地創新——研發儺膳、增設儺舞原生態表演區、組織儺文化交流活動、打造儺文化文創周邊……
如今的儺園正在向文化旅遊風景度假區發展,隨著建設的不斷完善,今後的儺園景區將是一個集博物館、民俗非遺表演、度假休閒、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來源:社渚發布
✍️ 編輯 / 劉佳
夏の溧陽
雨の溧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