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溧陽市非遺保護傳承優秀實踐案例」名單出爐!社渚鎮這一項目榮獲一等獎

2020-08-28 掌上溧陽

使用最新版抖音掃碼

關注掌上溧陽

QIAN YAN

為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發揮我市優秀非遺保護實踐案例的示範引領作用,激發非遺保護傳承新動力,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開展了溧陽市非遺保護傳承優秀實踐案例」評選活動。

在各鎮(街道)、市各相關單位推薦申報的22個項目中,初評出10個入圍案例,結合網絡票選情況,最終確定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

社渚中心小學:

弘揚家鄉文化,打造學校特色

——「馬燈舞」 傳承進校園

榮獲一等獎

據悉,非遺傳承人不僅將這一民俗表演技藝帶進了社渚中心小學,還編寫了以蔣塘馬燈舞為代表的儺文化鄉土教材,打造了一支「小馬燈舞」表演隊伍。通過「馬燈舞」進校園,讓學生了解「蔣塘馬燈舞」及社渚儺的發展、地源特點與文化,鼓勵學生為振興家鄉而勤奮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同時也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起到育德、益智、強體、立志、養性的作用,進一步促進馬燈舞傳承與發展。

作為千年古鎮,社渚鎮境內蘊藏著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

2013年

嵩裡跳幡神獲中國首屆社火藝術節金獎,同年榮獲第十一屆民俗禮儀表演山花獎

2014年

社渚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儺文化)之鄉」,確定為中國儺文化研究基地。同年,社渚鎮被江蘇省文化廳授予「江蘇省特色文化(儺文化)之鄉」

2015年

社渚鎮入選江蘇省儺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在這裡,您能深刻地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一支隊伍的故事

蔣塘馬燈舞

蔣塘馬燈舞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明朝的中後期,嘉靖年(1522年)間,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馬燈隊要祭拜北宋抗遼軍隊的楊家將,紀念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每當閏年的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九萬出馬祭祀。

蔣塘馬燈舞表演既有江南之秀氣,又有北國之豪放。整個表演分上半場「眾將領帶領官兵浴血奮戰,抗擊侵略者」和下半場「歡慶抗敵取得的偉大勝利」,祝願百姓從此「天下太平,五穀豐登」。2011年蔣塘竹馬燈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SHOW

一位非遺傳承人的故事

任球生

社渚鎮棠下村村民,

溧陽市首位「國字號」非遺傳承人,

他熱愛腳下的這片土地,

也熱愛世代傳承的蔣塘馬燈舞。

三十年來,任球生通過種種活動不斷宣傳馬燈舞,演示馬燈舞,展示馬燈舞,傳承馬燈舞。1988年至1991年在溧陽市社渚鎮蔣塘馬燈舞從藝,參與恢復組織蔣塘馬燈舞。1992年至今擔任溧陽市社渚鎮蔣塘馬燈舞協會會長。
2018年5月,他被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SH

OW

蔣塘馬燈舞

一座博物館的故事

儺文化博物館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蔣塘馬燈舞,不妨來社渚儺園(中國溧陽儺文化博物館)逛一逛,作為江蘇省內唯一一個集收集、展出和研究為一體的儺文化大型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主要陳列了部分明、清時期以來的各類儺神案畫、儺面具、儺法器道具以及儺文化研究成果和儺文化活動圖片。這些展品從不同角度展現了社渚儺文化的原貌,是研究儺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這些屬於農耕時代的繁榮象徵,在這方土地上還依然有一批人在堅守著、傳承著……從事建築業三十多年的社渚人虞建平就為此矢志不渝。2013年,他自籌資金五千萬元建設了這座儺文化博物館,並且為了不斷發揚與傳承儺文化,他始終在不遺餘力地創新——研發儺膳、增設儺舞原生態表演區、組織儺文化交流活動、打造儺文化文創周邊……

如今的儺園正在向文化旅遊風景度假區發展,隨著建設的不斷完善,今後的儺園景區將是一個集博物館、民俗非遺表演、度假休閒、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來源:社渚發布

✍️ 編輯 / 劉佳

夏の溧陽

雨の溧陽

相關焦點

  • 優秀!我市「六個一」項目入選全省「非遺進校園」十大精品案例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 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 優秀案例徵集活動評選結果 我市「六個一」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 在全省眾多案例中脫穎而出
  • 我省8個「非遺進校園」案例入選全國十大優秀案例
    日前,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支持、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指導、中國青年網主辦的2018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表彰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揭曉了「十大優秀實踐案例」,我省平陽縣《「平陽白鶴拳」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案例成功入選。
  • 廣東漢劇入選2020年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名單
    期間頒發了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共遴選出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其中,由梅州推薦的廣東漢劇《夯實劇種基礎 鞏固傳承創新》這一案例榜上有名。
  • 廣州兩項目入選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12月10日下午,在潮州舉辦的全省非遺重點工作會商會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榮獲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進行了頒獎。 在全省公布的14個案例中,廣州有兩個上榜,分別是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會議透露,潘高壽傳統中醫藥文化代表我省送全國參評。
  • 「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入選江西省十大非遺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20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全省10個非遺項目案例入選。其中,「興國四星望月習俗」是贛南地區唯一入選的項目。  圖為興國四星望月。  這10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舞蹈類2個:南昌城南龍燈、上慄儺舞;傳統美術類2個:南昌豫章繡、餘江木雕;傳統技藝類5個:寧紅茶製作技藝、貴溪鏨銅雕刻技藝、靖安黑陶製作技藝、宜春金片禪茶製作技藝、鉛山河紅茶製作技藝;民俗項目類1個:興國四星望月習俗。  四星望月是興國縣當地的一道漢族傳統菜餚,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一支,俗稱「興國粉籠床」。
  • 「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入選省十大非遺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20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全省10個非遺項目案例入選其中「興國四星望月習俗」是贛南地區唯一入選的項目圖為興國四星望月。這10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舞蹈類2個:南昌城南龍燈、上慄儺舞;傳統美術類2個:南昌豫章繡、餘江木雕;傳統技藝類5個:寧紅茶製作技藝、貴溪鏨銅雕刻技藝、靖安黑陶製作技藝、宜春金片禪茶製作技藝、鉛山河紅茶製作技藝;民俗項目類1個: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巨型「四星望月」粉蒸籠揭籠現場。
  • 婺源榮獲2019非遺與旅遊融合十大優秀案例!
    6月8日是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午,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中國旅遊報社主辦的「2019非遺與旅遊融合優秀案例」發布會在廣州市舉辦,現場公布了十大優秀案例。婺源入選!2019非遺與旅遊融合十大優秀案例分別為:江蘇南京:秦淮燈會彰顯文旅融合新生態江西景德鎮:古窯紅店讓非遺"活"起來江西婺源:非遺讓中國最美鄉村更有"味道"福建龍巖:看世遺永定土樓體驗非遺傳經典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總結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振興水平。
  • 非遺進校園,共築傳承夢!增城這個案例上榜省「非遺進校園」 優秀案例!
    >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揭曉啦增城區剪紙非遺傳承培訓基地據介紹,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徵集活動面向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組織及個人,徵集在中小學實施的「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最終評選出10個精品案例和10個優秀案例,推薦參加第二屆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宣傳活動。
  • 肇慶端硯製作技藝入選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
    肇慶端硯製作技藝入選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肇慶端硯製作技藝正式入選廣東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名單,共遴選出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 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十大精品案例揭曉!寶安區海韻學校作品上榜
    >《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動我省非遺保護傳承事業蓬勃發展,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南方報業天空城興趣社區協辦的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徵集活動近日啟動。
  • 2019年浙江非遺保護工作做了哪十件大事
    與會代表形成了十條《新時代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溫州共識》。浙江非遺多項工作入選全國優秀案例6月,經多輪遴選,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全國非遺優秀實踐案例中,我省的「紹興蓮花落」「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泰順木拱橋營造技藝」成功入選,入選數量並列全國第一。
  • 「非遺第一課」開課,東莞推動「非遺在校園」常態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舉辦的全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評選中,「東莞非遺進校園品牌化發展模式」被評為「十大精品案例」之一,莞城步步高小學的「莞文化尋根之非遺莞草」和莞城英文實驗學校的「莞城非遺項目進校園」兩個項目分別被評為「精品案例」和「優秀案例」。東莞「非遺在校園」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時期。
  • 安塞腰鼓進校園入選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安塞腰鼓進校園入選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時間:2020-12
  • 「新優質學校」進行時|溧陽社渚小學:我們在「家」中成長!
    今年,溧陽市社渚中心小學申報了第五批「新優質學校」,在創建評估中呈現出了別樣風採。近日,溧陽市社渚中心小學迎來了2020年常州市「新優質學校」創建現場評估。創建工作得到領導們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社渚鎮鎮長馬立峰、中共溧陽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黃躍華、社渚鎮人大主席朱開國、溧陽市教育局副局長霍超群、溧陽市教育局黨委委員黃志群等領導親臨現場,關心創建工作。在兩天半的評估過程中,專家組成員按照常州市「新優質學校」評估細則和考核指標,合理分工,對學校近年來的辦學條件、辦學行為、教育質量、發展業績進行了全面考察分析。
  • 名單出爐!學習實踐優秀案例、優秀學習組織獎、優秀學習供稿獎...
    會議對榮獲2020年靜安區處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實踐優秀案例的單位以及2020年度靜安區「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進工作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臨汾路街道、區人社局、區黨建服務中心、芷江西路街道分別圍繞中心組學習、理論宣講、「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進工作進行了交流發言。
  • 非遺進校園 傳承育新人
    近日,第二屆全國民辦高等教育論壇在我市舉辦,一場由信陽非遺傳承人與高校學生聯袂參與的非遺表演讓與會嘉賓耳目一新。 日前,第二屆民辦高等教育論壇在我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50所高校的校長、專家學者齊聚信陽,交流經驗,謀劃未來。論壇舉辦期間,與會嘉賓來到信陽學院信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館,觀摩非遺傳承人展示和學生傳承實踐活動。
  • 大鵬新區非遺活化項目獲評全省十大精品案例,系深圳唯一入選
    來源:讀特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徵集活動獲獎名單,大鵬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與市寶安區海韻學校聯合編創的《形韻》深圳市非遺舞蹈課程項目在百餘份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廣東省十大精品案例,這也是深圳市唯一入選項目。
  • 非遺進校園|南京非遺周周學系列創新課:傳承有高招 創新無極限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宋莉)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推動「非遺進校園」工作。中國青年網開展了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宣傳活動並推舉出十大優秀案例。近日,中國青年網走進「甘熙故居」,探訪江蘇省南京市「非遺周周學」系列創新課程實踐案例。「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
  • 東莞推動「非遺在校園」常態化
    早在2014年,東莞市文化館、東莞市非遺保護中心便在全市開展莞脈傳承之非遺進校園活動。6年來,以傳承和弘揚為中心,組織非遺進校園示範性活動180餘場次,受益師生100餘萬人次。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內涵不斷拓展、覆蓋面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逐步發展成為廣東非遺保護的閃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