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幼兒園收費高、學位緊,諸多幼兒無法輕鬆入園」等,深圳市教育局在對各區幼兒園進行抽查後也明確要求「問題幼兒園」儘快整治、改進。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幼兒園(主要是民辦幼兒園)還存在一個現象,那就是幼兒園「被小學化」,3~6歲的幼兒幾乎天天都有家庭作業,而且分量不輕。家長紛紛抱怨:幼兒園不是給孩子布置作業,而是給家長布置作業,「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完成這些超越年齡的作業?」
對此,幼兒園也有說法:我們是根據家長的需求設置課程和布置作業,很多家長以孩子認了多少字、背了多少古詩來衡量幼兒園的好壞,我們不得不迎合家長的想法,否則就會流失生源。專業人士認為,幼兒園「被小學化」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身心特點,搶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玩耍遊戲的權利,影響了幼兒心理健康。甚至讓部分幼兒對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害怕和恐懼,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每天作業要做兩小時
宋女士是位全職媽媽,其獨生子明明在羅湖區一家私立幼兒園讀大班。宋女士告訴記者,兒子上大班前作業還不是很多,即使有也是以讀和說為主,寫得很少,但去年進入大班後,作業明顯增多,而且都是以寫為主。「經常是將每天學的生字每個字寫一版,基本上每天都有4個生字,此外,還要做數學作業。」
宋女士說,她大約每天下午4時左右將孩子接回家,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做作業,「兒子經常是寫不到一面就喊累,不願寫了,沒辦法,我只有在旁邊陪著他寫,即便這樣,每天也要做到差不多6時才做完。孩子辛苦,我也心煩」,宋女士抱怨道。
奶奶「幫」孫女做作業
吳婆婆的孫女樂樂今年4歲,在福田區某私立幼兒園。她告訴記者,樂樂雖不是天天有家庭作業,但一個星期也有3~4次,而且量都挺大。「比如說讓孩子寫自己的名字,每個字寫50個,光一個名字就要寫150個字,這麼小的孩子,連筆都握不住,這不是折騰嗎?」心疼孫女的吳婆婆只好親自「幫」孫女寫,「我要她每個字寫10個就夠了,其他的我幫她寫,幼兒園這分明是在給家長布置作業!」吳婆婆說出心中不滿。
網名為「大容小易」的網友也留言:「我女兒現在是中班,每天的校訊通提醒我們今天的作業一定要按時做。唉!孩子哪裡懂這些呢?還不是大人幫著做。」
主管部門:
「小學化」問題嚴重要整改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督查小組連續奔赴各區,在福田、羅湖、寶安、坪山等地幼兒園抽查時,查處了一批違規經營的幼兒園。在檢查中發現,福田區博雅香域中央幼兒園存在對幼兒進行大量識字教學,兩歲多的幼兒已開始使用教材認字的問題。
深圳市教育局學前教育處負責人邱衛思告訴記者,在抽查中,確實發現民辦幼兒園在「小學化」問題上比較普遍。「實際上幼兒園『小學化』是個老問題,已經存在相當長的時間。不過幼兒園很在乎家長意見,如果多數家長表示不滿,幼兒園不會不聽。」
邱衛思說,現時很多家長都有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認為「我交錢給幼兒園,上一天課,我就要見到一天的效果。」邱衛思認為,在孩子參加學習的同時,家長也要經常參加一些學習講座、家長學校等,讓他們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現行廣東省對幼兒園有等級評估,但目前的機制是幼兒園自願參加,沒有任何強制性。邱衛思透露,今年下半年,深圳所有幼兒園無論公立和私立,都要參加深圳市教育局評估,「到時候小學化這個問題肯定會列在評估項目裡。」邱衛思說,如果評估不合格,幼兒園會被要求整改,再不合格可能會取消辦園資格了。
專家
幼兒園的教學目的是習慣不是知識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學前教育系主任熊賢君認為,造成幼兒園小學化主要是幼兒園為投家長所好。「家長認為小學化對孩子發展有好處。」熊賢君認為,很多家長事實上是好心辦壞事,國家規定,幼兒園教育主要是通過活動、遊戲等方式進行,而且明確規定,戶外活動不能低於兩小時。「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目的不是要教會孩子多少知識,而是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包括衛生習慣、禮貌習慣等。」
「如果給幼兒施加了太多的課業壓力,會使他們失去很多東西,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不應該有任何壓力,尤其是幼兒園階段。」
但幼兒園小學化究竟如何鑑定,寫多少字算小學化?學多少數算小學化?熊賢君認為,質的區別家長和幼兒園都沒法訂,關鍵是教育部門應該規範。
幼兒園:
擔心流失生源迎合家長要求
昨日,記者以家長名義探訪了多家幼兒園。經調查,公立幼兒園一般沒有布置家庭作業,而一些民辦幼兒園從小班開始就不定期給學生布置作業,部分幼兒園還開設學前班,有的則以「大大班」名目出現,在上課方式及教學內容上基本接近小學。羅湖區一家以音樂和珠心算為特色的幼兒園園長說,目前幼兒園小班有認字和珠心算,中班開始寫作業,每周約2~3次,主要是寫拼音、筆畫、數字等。有幼兒園要求中班孩子回家須抄寫3遍《靜夜思》。
這名園長向記者倒「苦水」說,很多家長都是以孩子認多少字、背多少古詩來衡量幼兒園的好壞,「家長動不動就問:『你們這有特色班嗎?孩子學不學認字,學不學英語?』如幼兒園沒什麼興趣班或學習抓得不緊,那就很有可能流失生源,我們也是適應市場需要」。
一家私立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她有一個班教孩子「連線」和「塗顏色」,就有一名家長在家長聯繫手冊上寫:「我孩子還這麼小,就讓他做連線和塗顏色,太難為他了!」而另一名家長則說:「孩子已經3歲,還教這麼淺顯的東西,簡直是浪費智商。」家長不同的評價常常讓幼兒園左右為難。
蓮花北幼兒園是廣東省一級重點幼兒園,園長史勇萍在今年深圳「兩會」上提出關於加強科學幼兒教育理念宣傳的建議,她認為,2~6歲幼兒的生理、心理特徵與小學年齡段的少年有明顯分別,幼兒是通過在遊戲和與老師互動中增加學習興趣,而不能通過機械訓練增強技能。
去年廣東省教育廳曾發文明確規定全省地市以上城區及珠三角發達地區要取消學前班,改辦幼兒園,並防止幼兒園「小學化」。並特別規定,幼兒園不能統一強制要求幼兒學習拼音、書寫漢字、學做筆算算術題,不得向幼兒布置家庭作業,也不允許進行任何形式的測驗和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