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玉,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83年9月就讀於淮南化學工程學校(現安徽理工大學)化工設備與機械專業,1985年12月畢業後進入中央直屬的大型綜合性施工企業——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工作,先後擔任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機械廠技術員、車間主任、副廠長、分公司經理、廠長、公司副經理、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等職務,現任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他先後榮獲全國化工施工企業優秀項目經理、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中國工程建設優秀職業經理人、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勞動模範、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和南京市建設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家等榮譽稱號。現為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
腳踏實地 兢兢業業
張傳玉同志熱愛化工建設事業,畢業後從基層技術員做起,他不怕苦,不怕累,腳踏實地,勇挑重擔。他兢兢業業,認真鑽研,始終堅持實踐中學習,改進中提升。他勤奮好學,追求進步,積極虛心向老同志學習,盡心盡力做好每一項工作。他立足本職,紮根基層,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確保項目順利投產,他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帶領施工人員頂風雪,踏泥濘,起早貪黑,加班加點趕工期,經常帶病工作,每天都奮戰在施工一線,保質保量完成了工程建設。他先後參建了揚子乙烯、金陵石化、南京祿口機場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項目。
臨危受命 勇挑重擔
2001年,十四公司生產經營陷於停頓邊緣,企業面臨破產窘境,職工生活處於特困之中,職工群眾一天一小鬧,一周一大鬧,企業穩定面臨嚴峻考驗,受到中央、省市相關領導的關注。面臨嚴峻形勢,張傳玉同志受命於危難之際,肩負著巨大壓力和責任,以振興企業為已任,堅持講責任、講奉獻,搶抓發展機遇,負重前行,團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艱苦奮鬥,先後償還了內外歷史欠債2.8億元,解決了職工「五險一金」等歷史遺留問題,職工隊伍和諧穩定,生活得到較大改善。公司生產經營穩步快速發展,經濟效益顯著提升,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國有資本大幅增值。營業收入由2001年的20451.41萬元增長到2012年的259454.48萬元,增長了12.69倍;2012年實現淨利潤4556.39萬元,比2001年(-2191.14萬元)增長了6747.53萬元;資產總額從2001的28263.03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180522.51萬元,增長了6.39倍;國有淨資產由2001年的5811.02萬元增長到2012年末的25712.83萬元,增長了4.42倍。
開拓進取 深化改革
在國企改革發展的實踐中,張傳玉同志深刻體會到:發展是硬道理,沒有發展,一切都是空談。為此,他帶領職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思維,從脫困時期堅持放水養魚、抓大放小,到發展時期堅持走差異化發展,走出了一條「新、特、精」強企之路。十四公司實現了單份合同額從5000萬直至突破9億元,實現了PC、EPC、BT工程承包模式及海外項目的新突破。公司不但在煤化工、精細化工、LNG、多晶矽、大型倉儲等領域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在城鎮化和市政領域也開闢了新的市場,公司市政品牌效應也已顯現。近年來,他所帶領的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南京市政治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先進集體」及「南京市建設系統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情系職工 舍小家顧大家
每年元旦春節期間,張傳玉同志堅持訪貧問苦,深入困難職工家庭,送去組織的關懷和溫暖。連續多年開展了「奉獻一片情、溫暖職工心」募捐和「金秋助學」活動,並帶頭捐款,共籤批解困資金數百萬元,解決部分因病因殘因學特困家庭生活難、子女上學難和職工就醫難問題。自上任以來,他克己奉公,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工作上,每逢節假日幾乎都是在施工現場與一線職工一起渡過,平均三分之二的工作時間都在施工一線。在寧期間,他堅持每天早半小時上班,晚半小時下班,堅持每周上班7個工作日,就連回家陪家人吃頓飯也成了一種奢望。他的無私奉獻,被職工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在公司每年民主評議領導幹部中,滿意度始終是最高的,這也是職工群眾對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最好的認可。
孜孜探求志,拳拳公僕心。張傳玉同志在他鍾愛的化工建設事業上忙忙碌碌,勤勤懇懇,無怨無悔的付出著,我們相信,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一定能夠實現「全體員工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中國夢」。(本報導由校報記者根據校友辦提供材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