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12月18日電 (繆超)中國昆明鬥南——日均交易數百萬枝鮮切花的亞洲最大鮮切花交易市場,開啟了一場「補短板、強基礎」的升級工程。它的最終目標將是成為世界花卉市場定價和交易中心,力爭達到世界花卉產業核心地位。
資料圖:採購鮮花的市民。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18日,昆明鬥南花卉小鎮花卉產業綜合配套服務區(一期)項目破土動工。該項目將為鬥南花卉交易核心功能「補短板、強基礎」,建設花卉冷鏈物流園、花卉電商物流產業園、金融結算中心等產業綜合配套區,為實現上述願景目標提供支撐。
位於中國雲南昆明的鬥南,在新中國成立前,只是不起眼的小村莊。1984年後,劍蘭種植引發的「蝴蝶效應」使這裡逐漸發展出年總產值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龐大花卉產業,並造就成為「亞洲花都」。
從小村莊變為「亞洲花都」,鬥南曾經歷數次「升級」。
《No.1亞洲花都——昆明鬥南花卉產業發展口述史》一書中記述:1995年,在多方支持下,鬥南投資380餘萬元,將原有的農貿市場改擴建為一個佔地12畝的花市。這是當時中國第一個村級花卉市場。很快,這個小花市就容納不下迅速壯大的花卉產業,於1998年再次擴建,並成為中國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讓鬥南花卉產業進入全盛時期,並邁出國際化的腳步。2002年12月20日,中國首個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昆明花拍中心在鬥南落下第一槌。
經過多年「升級」發展,鬥南花卉市場成長為對手交易、電子拍賣、電子商務、電子統一結算多種交易模式並存的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花卉交易市場,日上市鮮花100個大類、1600多個品種,花卉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鬥南因花而興,因花而盛,已成為中國花卉市場的『風向標』和花卉價格的『晴雨表』。」雲南省花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省花卉產業聯合會會長曹榮根告訴記者。
2019年,鬥南花卉市場的鮮切花交易量達92.31億枝。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至3月,這裡的鮮花交易陷入短暫停擺期。曹榮根說,「中國疫情得到控制後,鬥南花卉市場迅速恢復,今年截至目前,交易量和交易均價都超過去年的7%。」
在交易量「逆疫情」上揚之際,昆明鬥南花卉小鎮花卉產業綜合配套服務區(一期)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佔地約90畝,總投資約19億元,建設花卉冷鏈物流園、花卉電商物流產業園、金融結算中心、數據中心、海關檢驗檢疫中心、雲花總部基地、花卉運營服務中心等產業綜合配套區。
「完善花卉小鎮的產業配套等功能,達到世界一流的花卉配套服務水平和標準。」曹榮根稱,鬥南花卉小鎮將以花卉交易為核心,朝著成為世界花卉市場定價和交易中心不斷邁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