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樹說教育
對於辛苦學習的莘莘學子來說,雙一流名校應該是他們的最終目標,如果可以考上一所實力強勁的大學,那麼也就意味著以後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可以有更好的未來。
很多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學生成績非常好,但是到了高中之後,成績突然「急轉直下」,可能是因為高中學習的內容比較深奧,高中老師講課的速度又比較快,學生難免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才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
很多家長看到學生的成績退步了,也會開始擔心,再這樣下去是否會失去考上名校的資格。但是其實有的學生只不過是剛上高中不是很適應,總分也許下降了。但是經驗豐富的高中班主任也說只要這幾科成績保持住,那麼就還是有機會上名校的。
高中生是否有望上名牌大學,需要看這幾科成績,班主任說出原因
第一個科目:數學
數學這個科目,在高中階段可以說讓很多的學生都感到頭疼,也是學生們高考最想要取消的學科第一名。高中階段數學確定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沒有比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那麼基本上是很難提高數學成績的。
不過,如果學生很多科目的成績到了高中都下降了,但是唯獨數學成績還是不錯,那麼至少證明學生的邏輯思維很強,只不過不適應突然的難度上升,慢慢的其他科的成績也會提高的。
第二個科目:英語
英語比較是外來語,學生們沒有語感,難免學習起來會比較吃力。面對高中時期英語突然的難度提高,學生還是可以保持成績不變或者是更好的話,那麼至少可以證明,學生的英語語感很好、學習能力很強。
只要繼續保持,那麼其他科的成績也會慢慢的提高回來了,這樣只要加以努力,那麼考上名牌大學就不是夢了。
第三個學科:物理或者是歷史
為什麼說是物理或者是歷史呢?因為現在在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只需要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個科目就可以了,那麼如果學生的物理或者是歷史成績比較好的。
就算是另外一科成績再低也沒有關係,組合選科的時候不選就好了。這樣學生的成績不僅不會差,還會整體提高,畢竟組合選科就是儘量將成績最大化。
第四個學科:化學
化學學科,幾乎被很多的高中生公認為最難,很多學生因為不會選擇放棄這個學科,那麼在新高考模式下的等級賦分裡面,這個科目成績好的學生就非常吃香了,因為排名靠前,很容易就在等級賦分下獲得滿分,有優勢自然更容易上名校,
為什麼進入高中後,有的學生學習成績成績會下降?
原因一:基礎知識不牢固
很多學生在初中時期成績很好,但是一到高中成績馬上就下降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的基礎知識牢固,初中時期可以依靠自己的一些「小聰明」保持成績,但是到了高中之後就不行了。
這個時期,學生一定要先把基礎知識補好,並且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查缺補漏。但是這段時間學生會比較辛苦,一方面要回顧之前的基礎知識,一方面還要學習新的內容。但是等過了這段時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會很快提高。
原因二:暫時不適應高中老師的上課節奏
有一部分學生,對於講課的老師有一定的依賴性,一旦換了老師,就需要一段時間要適應,所以現在很多高中,基本上一個老師儘量都是教授3年,防止學生出現不習慣的情況。
但是這類學生也會通過時間的積累,在慢慢熟悉現在的老師之後,也可以很好的跟上老師的上課進度了,但是需要一個過程和時間,等到學生適應了之後,學生的成績自然就可以上升了。
原因三:學習方法沒有轉變
學生在初中時期成績比較好,大多數都是因為有比較適合的學習方法,不過這個學習方法更加適合的知識初中時期。
高中之後學生學習的內容會比較難一些,如果這個時候不轉變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話,那麼成績就很有可能會下降,不過,只要學生及時的做出轉變,那麼成績很快就會提升回來了。
寫在最後:
2021年是很多省市新高考模式的第一年,不僅考試的模式會採用3+1+2,還會有等級賦分,這對於學生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如果可以抓住這次機會的話,學生也可以考出比較好的成績。
今日話題:你對於這類學生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