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帶娃孵小雞: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富養,而是……

2020-12-20 家長必讀

前段時間,孫儷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家孵出第一隻雞寶寶的照片,並配文:「1個月前從朋友家的農場,拿回來了些雞蛋,孩子們說想看看會不會孵出小雞,我想那就試試吧。沒想到就在今天早上第一隻小雞出生了……出生了……就在今明兩天這些蛋都會變成雞寶寶了我滿腦子都是這可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還是小朋友機智,他們說可以把小雞們送回到它們出生的農場呀」

孫儷帶娃在家孵小雞,真是長見識了,也從中看出孫儷是一個非常會教育孩子的人,因為我們的孩子總是對這個社會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而看過了世間繁華的我們成年人,卻沒有了對世界的探索的欲望。

微博下的留言很是有趣,大家紛紛開玩笑說是鄧超孵的,還配上了鄧超的搞笑圖片,看來鄧超又「躺槍」了,大家這樣開玩笑,是因為平時鄧超的腦洞也是大開,而且他經常奇思妙想逗兒女們玩。

孫儷曾在微博中曬出鄧超滿身都是葉子,連頭頂也覆蓋了落葉,還戴上了墨鏡,堪稱「樹葉人」,造型非常搞怪,可了妻子兒女開心鄧超也是拼了啊。

孫儷與鄧超結婚9年,他們把生活過成了詩,無論工作多忙,都沒有減少對孩子的陪伴,讓孩子從小生活在愛裡,給了他們最好的生活教育,這對孩子一生都至關重要在孵小雞的微博下方,就有不少人留言誇讚孫儷這種育兒方式:「我第一次看小雞破殼,生命真美好!」「相信因為有這麼善良的爸爸媽媽,才會有這麼聰明懂事的孩子,讓他們親身體會生命的美好。」

也有網友評論:自己小時候也對「孵小雞」感到好奇,但因為父母的反對,最後遺憾沒有如願嘗試。

但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孫儷選擇陪他們一起「胡鬧」,但在這樣「放縱」的家庭教育下,等等和小花並沒有變成常人眼中的「熊孩子」,反而成為了一個性格樂觀善良,同時又喜歡表達的小暖男和「小棉襖」。

其實孫儷鄧超並只是陪孩子胡鬧,而是用生活教育的方式去帶領孩子探索世界,像在家孵小雞就是一項自然科學實驗的過程,他們用了一個月的時候,讓孩子在生活中見證了小雞是用雞蛋孵出來的。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是知識都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的科學,科學的奇妙總是吸引我們的孩子,而且孩子們從日常的生活積累和經驗中所得到的科學知識,對於自身科學素養的提升是有益的。就像孫儷的孩子們他們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他們永遠都知道小雞是從雞蛋裡孵出來的。

如今科學課也已經成為小學一年級的必修課,和語文數學一樣重要了。

因為科學對於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培養下一代的科學人才是一個國家的重點。

讓孩子愛上科學,從生活中體驗科學可以從這套以4大主要學科為主的《英國兒童經典STEM叢書》開始,這本書通過STEM理念讓孩子在生活中發現科學,內容非常的豐富有層次。

它是一套6-12歲孩子的科技創造力啟蒙的書,我「追」了這套書大半年了。一周前,我終於拿到了書,不管是內容,還是設計,都讓我看後愛不釋手,立馬決定給大家團,請不要錯過!

它講的是STEM理念,即是一種跨學科思維——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整合,都是未來理工孩子所需要的技能。

這套書一共有4冊,涵蓋STEM課程對學生四個方面的教育:

《無處不在的科學》—— 科學(Science)

《不可不知的技術》—— 技術(Technology)

《了不起的工程》—— 工程(Engineering)

《神奇的數學》——數學(Mathematics)

它的一大特色,也是我特別推崇的:就是講多學的融合,讓孩子不局限到一個學科看世界: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正是典型的學科融合、知識交叉。

⊙ 比如:當孩子在《科學》中學習關於細胞知識,了解了細胞結構後會發現《技術》中的生物技術恰好與之相關;《數學》中介紹的三角形,因其穩定結構,在《工程》一書為大家展示的網格穹頂中也有體現。

讓孩子從思維到知識點本身,再到實踐應用,建立完整的學習鏈,實現更深入腦海的學科知識啟蒙!

其次,它講科學知識的方式也非常獨到,與眾不同。

⊙比如這篇《奇妙的機械》,以幾組砝碼的圖片以及生活中的蹺蹺板等的例子,形象地解釋槓桿原理,再加上互動遊戲給孩子加固知識。

⊙又如,它講數學,通過認識多邊形,給孩子如何計算面積。

⊙比如「因數」的概念採用了塗色遊戲,孩子解題的過程中也完成了一幅漂亮的圖片,學知識的同時又增添了成就感。

⊙比如它講物理:槓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也是中學物理中的一個知識點。

書裡通過蹺蹺板的介紹引入槓桿的概念,讓孩子通過實驗來理解支點、動力臂和重量的關係。

⊙又如講技術,它用一種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的方式去科普這些複雜的技術知識。

它的每一頁都是用圖文搭配+知識講解+互動遊戲的形式,非常有設計感,比一般的書更讓孩子喜歡看。

針對孩子未來各個學科的學習,用現年齡段孩子愛玩的走迷宮、連連看、拼圖、塗色等多種遊戲形式,搭配色彩雅致又充滿童趣的插圖、高清照片。

這套STEM叢書,很具人文情懷地為孩子們納入了各種科學的發展歷史,讓孩子「結識」歷史上的科學巨匠,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幾冊書中,介紹了許多偉大的女性科學家,家長們也要打破「女孩讀文,男孩讀理」想法,其實女孩子更需要科學素養啟蒙。

在《科學》中,作者為大家介紹了這位偉大的英國女性科學家羅薩琳德·富蘭克林,她的發現大大的促進了人類對基因機構的探索研究。

這套書來自早先實行STEM教育的國家之一——英國,原版書由英國經典名社——卡爾頓出版集團(Carlton Publishing Group)出版。

這套書引入國內後,出版社組建了專門STEM項目組,近17個月的時間裡,編輯們反覆字斟句酌,保證翻譯作品的準確性。

☉編輯老師在圖書大廈,參考初高中物理課本核實準確性。

⊙如《神奇的數學》一冊,參考義務教育教科書對原書進行修訂,以求與國內小學階段數學教育接軌。

所以,這一套書適合國內孩子的接受程度,以及國內中小學現行教材和課標,既保證了原版書的原汁原味,又符合國內孩子的學習習慣。

這套《英國兒童經典STEM叢書》一共4本,適合年齡5-12歲。開本16開,64頁/本。這次也是給大家申請到的一個優惠活動,非常超值了,並且咱們家粉絲下單立減40元哦!數量有限需要的朋友下手要快哦!

相關焦點

  • 不,孫儷帶娃孵小雞,網友:最好的教育原來是這樣!
    但是,孫儷鄧超兩口子的家庭教育卻受到許多年輕父母們的熱議,他們會想出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比如孫儷帶娃孵小雞,鄧超帶娃做遊戲等,他們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主動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連接,共享輕鬆休閒的「親子」時間。鄧超曾說,自己獨特的育兒經驗,那就是陪孩子玩。
  • 生命教育不是孵孵小雞,而是種責任
    孵小雞不是短期遊戲鄭維慶是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實驗學校的科學老師,從2014年起,他就帶學校「小神農社團」的社員們一起孵小雞。在鄭老師看來,「生命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孵小雞,承擔起保護小雞成長的責任才是最重要的。
  • 孫儷帶娃體驗孵小雞,獲網友大讚:這才是高級的早教方式
    每個家長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早期教育,但都不得其法。孫儷和鄧超一直都是娛樂圈中的「模範夫妻」,結婚10年的兩人,有著「等等」和「小花」兩個可愛的孩子。前段時間的「孵小雞」體驗被孫儷記載在微博上,並獲得了25萬多的點讚。
  • 孫儷鄧超和孩子在家孵小雞:孩子喜歡什麼樣的父母?看完你就懂了
    孫儷鄧超和孩子在家一起孵小雞,真會玩孫儷娘娘最近又跟鄧超和孩子在家搞大事情了:孵小雞。原來,二十多天前,孫儷帶著孩子去農場玩,從農場帶了些雞蛋回家。等等和小花妹妹就突發奇想,想看看這些雞蛋會不會孵出小雞。對於這個幼稚的想法,孫儷卻全力支持,決定帶著孩子們一起試著孵小雞。
  • 孫儷帶娃孵小雞: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陪著孩子一起去實踐
    在如今的教育方式裡,都存在著一個弊端,就是在教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只是一味地給孩子灌輸知識,並沒有考慮孩子是不是願意去學習或者是對這一科是否感興趣,只是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意思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很多的家長都會吐槽說幫孩子科學啟蒙好難,因為自己對科學知識就不是很了解,害怕把自己的這種「短淺」的思維教給孩子,讓孩子對科學更充滿疑問,但是,各位家長不必擔心啦,我總結了很多的方法,最終規劃成了兩大類,接下來,我就把這兩個方法送給你們~~一.
  • 孫儷帶娃體驗孵小雞:最好的教育,是允許孩子「浪費時間」|精選
    來源於公眾號嬌嬌媽(ID:jiaojiaoma8)前些天,看到孫儷發博,說自己從朋友家的農場拿回了些雞蛋。結果現在,小雞一隻只出生了。讓人忍俊不禁。育兒這件事情上,一直很佩服孫儷。她喜歡追番漫畫,母親覺得浪費時間,把她的漫畫書都收走;她喜歡收集好看的包裝袋,母親覺得毫無意義,經常在大掃除的時候將其偷扔掉;別說一起看孵小雞,就連陪她一起看動畫片的時間也少之又少,因為會影響學習
  • 杭州中小學生命教育課堂流行「孵小雞」 愁壞不少家長
    2010年國家教育部正式公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那麼,目前杭州的「生命教育」開展得如何?孵小雞不是短期遊戲鄭維慶是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實驗學校的科學老師,從2014年起,他就帶學校「小神農社團」的社員們一起孵小雞。
  • 孫儷陪孩子孵小雞:別只盯著天價學費,不關注她對兒女好奇的呵護
    最近孫儷娘娘的微博畫風十分令人迷惑。接連三條都跟人沒有關係,只有一群剛剛出生的小雞。11月30日孫儷說一個月前從朋友的農場裡拿了些雞蛋回來。孩子們突發奇想想試試看能不能孵出小雞寶寶。結果沒想到還真孵出來了。
  • 孵不出來愁,孵出來更愁!最近孵小雞成了杭州家長們的心頭大事!
    這跟學校正在火熱開展的生命教育有關。記者走訪了不少杭城中小學後發現,佔據學校生命教育課堂最普遍的一個方式就是——孵小雞。「孵小雞」不僅出現在了校園裡,還被孩子們帶到了家裡,於是,家長們紛紛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快樂與煩惱」。
  • 自家孵小雞的幾個要點
    母雞孵出的小雞比較好養活,原因是不用太多的人力,出殼的小雞等外表水分幹了之後,走路也比較硬朗了就可以讓老母雞帶了,這樣一來可以給小雞溫暖,二來可以更好的保護小雞。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家孵小雞時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1.孵小雞的時間一定要選好,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要選擇不冷不熱的時間去孵,初春或者初秋。2.選擇擅長孵小雞的母雞去孵,有的母雞孵幾天就不孵了那就不好了,最好留幾隻種雞專門孵雞用的。3.選蛋要注意照一下,看看是不是受精蛋,如果不是就得pass掉。
  • 農村如何孵小雞?注意7點就能成功
    每年2、3月,村裡的人都會孵幾窩小雞,保證家裡有蛋吃、有雞吃,多的還可以拿到菜市場銷售。今年情況特殊,前段時間因疫情管控,農村人沒法進城賣菜,導致農產品滯銷。城裡人想買農村來的新鮮蔬菜,又買不到。,父親從來沒孵過小雞,在家試了一窩,放了20個蛋,孵出了14隻,現在這些小雞已經不需要母雞帶,自己四處覓食了。
  • 孫儷孵化15隻小雞給小孩子當寵物
    中國大陸女星孫儷與鄧超結婚9年,育有一對兒女,夫妻倆經常甜曬同框合照,恩愛模樣令人稱羨!女方日前更在微博發文公布喜訊,從11月30日開始家中陸續有新成員報到,兩人瞬間升格為養父母身份,許多網友也紛紛獻上祝福。
  • 養蠶寶寶找桑葉孵小雞……小學幼兒園素質教育作業讓家長抓狂
    家長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吐槽稱,除了養蠶寶寶,還有不少如孵小雞、捉蚯蚓、廢物利用、做手工等層出不窮的素質教育作業,讓家長感慨:實力坑媽哪家強?素質作業愁斷腸。有幼兒園要求孩子孵蛋,爸媽周末研究做暖箱除了養蠶寶寶,各種層出不窮的素質教育作業,也把家長們為難得不輕。廣東東莞的一名媽媽梁女士告訴澎湃新聞,最近女兒的幼兒園老師布置了一項生命體驗作業——每個孩子發一個受精雞蛋,讓家長們和孩子一起回家孵小雞。
  • 孫儷兩天連發三條微博直播孵小雞:父母越折騰,孩子越幸福
    估計大部分父母會以「太麻煩」為由拒絕孩子,但是演員孫儷卻沒有這樣做。 為了「孩子們說想看看會不會孵出小雞」,21天前從農場帶回來28個雞蛋放到孵化器裡,小雞們真的在11月30日開始陸續破殼而出。 第一條微博中,孫儷說她滿腦子考慮的是怎麼辦,還是兒子等等和女兒小花機智,說「可以把小雞們送回到它們出生的農場呀!」
  • 讓家長們犯愁的家庭作業,在家孵小雞
    話說現在有多少孩子沒見過老母雞孵小雞,恐怕不少吧!不光是城市裡的孩子,就連農村的娃,也有不少沒見過。至少小編所在的村子,除了極少數老人養了幾隻雞,其他大多數村民都不養豬牛羊以及雞鴨鵝了。農村尚且如此,城市就更不用說了,也沒那個條去養普通的家禽。
  • 農村老母雞「抱窩」,孵小雞的日子
    在我們老家農村,老母雞孵小雞,被稱為「抱窩」或者「趴窩」。三月伊始,氣溫漸漸變暖,母雞下蛋也多了,一般每天一個。這個時候,如果一個母雞下蛋後,趴在窩裡懶得動彈,咯咯咯低沉而舒緩地叫著,即便你把它強制性地趕出來,它依然低聲嗚咽不緊不慢地返回原處,意味著,這隻母雞要抱窩了。
  • 讓孩子孵一隻小雞勝過上10個興趣班
    據6月2日《錢江晚報》載,近段時間,杭州城裡不少中小學校園內出現了小雞、小鴨、小鳥、小馬等可愛的小動物,成為學生們關注的焦點。調查發現,佔據學校生命教育課堂最普遍的一個方式就是——孵小雞。隨之而來,孵蛋器、受精蛋等必備工具,最近成了網上的熱銷產品。
  • 怎麼孵小雞,孵小雞的方法有兩種
    孵小雞的方法有兩種 一、母雞孵化 母雞孵化小雞,是我們農村最常見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利用母雞抱窩的習性來孵化小雞的;二十多年前,養過雞的農民都知道,母雞下蛋一段時間後就沒蛋下了,而且還找個有各種乾草或者有稻草的地方抱窩。
  • 經常吃雞的城市騷年,知道農村是怎麼孵小雞的嗎?
    踩蛋(交配)母雞孵蛋孵到一周時,就需要去照蛋,把經過孵化沒有產生變化的蛋擇(挑)出來。這種沒有變化的蛋,實際是沒有成功受精的蛋。母雞被吵醒後,就不會再繼續孵蛋了,它會從窩裡跳出來,跑到外面去,這樣一來雞蛋不但孵不出小雞,雞蛋還會全部變壞。
  • 小班美術教案:孵小雞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美術教案:孵小雞 2012-02-20 12:14 來源:[標籤: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