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新方案:政治化學生物地理等級賦分搞不懂?收下這個公式

2020-12-11 騰訊網

南都訊 記者賀蓓 4月23日,廣東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正式出爐。新高考方案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2021年高考按照新高考模式進行考試和招生錄取。

根據新高考方案,廣東高考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兩類。夏季高考將不分文理,按「3+1+2」(必選+限選+任選)模式進行,「3」為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數外,「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中選擇2門。高考總成績750分,其中「3」和「1」直接採用卷面分,共550分;「2」實行等級賦分,各100分。

2021年起,高考錄取按照「院校專業組」方式實行平行志願投檔,按照物理、歷史兩類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

方案一出爐,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等級賦分亦是。

根據新高考方案,「3+1+2」中的「2」將實行等級賦分。即自2018年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思想政治等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實施等級賦分方法。

啥叫等級賦分?為何要等級賦分?優勢是啥?具體咋執行。4月23日省教育廳同時公布《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思想政治等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賦分方法》。南都記者為你一一梳理。

等級賦分是啥?

等級賦分適用於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學和生物學等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2021年起,參加夏季全國統一高考的考生將需根據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指引要求和自己的興趣特長,從上述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任選2門參加考試,其考試成績按照等級賦分方法將卷面分換算為等級分,以等級分呈現並計入其夏季高考總成績。

為什麼4門選擇考科目要實行等級賦分?

省教育考試院解釋,由於考生選擇了不同的科目,不同學科試題難度差異和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不同,選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選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選考化學,兩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選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選考化學考生的第1000位。若簡單將他們各科成績相加計入考生總成績並進行比較,既不科學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將不同科目的卷面分按照等級賦分方法換算為等級分(轉換後考生在選考科目中成績排序不變),以解決選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的問題。

等級賦分的規則及優點分別是什麼?

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卷面分為100分。等級分計算以30分作為等級分的賦分起點,滿分值為100分,1分1檔。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生的卷面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的人數比例分別約為17%、33%、33%、15%和2%。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卷面成績,依照等比例法則,分別換算到100~83、82~71、70~59、58~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每個考生的等級分。

等級賦分的優點是:一是能夠較好解決選擇性考試科目之間分數不可比、學生選考科目分數不能直接相加參加高校招生錄取的問題;二是各等級的人數比例依據我省往屆考生的實際狀況劃定,符合廣東省情;三是能夠確保考生每門選考科目成績排位順序不變;四是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考生的成績具有良好的區分度,滿足高校人才選拔需要。

等級賦分方法步驟

(一)劃分等級,將卷面分轉換為等級。把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生群體依據卷面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依據考生群體成績的統計分布,以一定的人數比例將該選考科目考生群體劃分為若干個等級,每個考生按照其卷面分在該選考科目考生群體中的排序,對應到某個等級,從而將所有考生的卷面分轉換成等級。

(二)進行等級賦分,將等級轉換為等級分。設定等級分起點分、滿分的分值,對各個等級進行連續賦分,在每個等級內按1分1檔賦予每個等級一定的等級分數區間。根據每個考生的卷面分數及所在等級的等級分賦分區間,運用等比例轉換法則將其卷面分換算成等級分。同一科目等級相同的考生,如果卷面分較高,其對應的等級分也較高。

等級分具體怎麼計算?

(一)將每個選考科目的考生群體卷面分轉換為等級。把每個選考科目考生群體的卷面分從最高分到最低分順序排列,按照考生群體卷面分的統計分布所確定人數比例(見表1)將該選考科目考生群體劃分為5個群體,每個群體考生賦予1個等級,整個考生群體的卷面分被轉換為從高到低A、B、C、D、E共5個等級,每個考生的等級由其在該選考科目群體的排位確定。

(二)將等級轉換為等級分。等級分的滿分值為100分、起點分值為30分,從A至E每個等級按照1分1檔的分數間隔對各個等級進行連續賦分,各個等級的等級分賦分區間從17到10分不等(見表1)。依此,把每個選考科目考生群體的等級成績從高到低(從A到E)轉換為100至30分的等級分數,每個等級分數都在一定的等級分區間內。根據每個考生的卷面分數及其所在等級的等級賦分區間,運用等比例轉換法則將其卷面分換算成等級分。在A、B、C、D、E的每個等級內卷面分不同的考生,根據等比例轉換法則可計算得出不同的等級分,從而確保卷面分較高的考生換算得到較高的等級分。

1. 等級換算對應關係。各等級及其所佔人數比例、等級分賦分區間對應關係如表1所示。

2.等級分換算公式。根據等比例轉換法則計算每個考生等級分的公式為:

根據公式(1),可以算出每個考生的等級分。

公式(1)表明,考生的卷面分和等級分是線性相關的。在考生卷面分轉換成等級和等級分的過程中,考生在相應選考科目考生群體中的成績排序不會發生變化。

舉個例子

假設某同學思想政治科目卷面分為75分,按照其在該科目考生群體中的卷面分排位確定的等級為B等級,當次考試該科目B等級所對應的卷面分區間為80~61;查表1,可知B等級的等級分賦分區間為82~71。那麼根據公式(1),可以計算出該同學思想政治科目的等級分:

即該同學的思想政治科目等級分為79分。

相關焦點

  • 2021新高考「3+1+2」方案新詳解!等級賦分公式...
    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其中,首選科目成績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再選科目成績按等級賦分後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等級賦分如何進行對於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考試,等級賦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成績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今天「新高考前沿」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賦分制,以及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賦分制公平嗎以新高考3+1+2模式為例,賦分模式一共分為A、B、C、D、E五個檔次,賦分起點為30分,每個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2%,原始分按照數學公式,轉換到100-86,85-71,
  • 新高考等級賦分搞不清?3+1+2模式與原來有什麼不同?
    在看完新高考政策後,不少家長和學生都一頭霧水,「3+1+2」模式跟原來有什麼不同?等級賦分到底是什麼?怎麼計算?有什麼作用?所以,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到底都是怎麼回事吧~2018年,湖北、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江蘇、四川等18個省、市、自治區開始實行新高考改革,這些地區今年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將面臨全新的教學與高考制度。2021年,這些地區將全面推行新高考制度。
  • 新高考「3+1+2」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如何換算?
    2021年,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迎來「3+1+2」新高考模式。「3+1+2」「3」:語文、數學、外語3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1」:物理或歷史必選一科,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任選2科,每科滿分均為
  • 新高考等級賦分不懂要吃大虧
    目前新高考改革正在部分省市如火如荼的推行中,浙江、上海是最早進行新高考改革的試點省市,今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新高考政策首年落地,2021年也將有8省市加入新高考的隊伍當中。眾所周知,新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選科與賦分模式,學生的高考成績將不再由單一的原始成績計入。如何選科京譽君將在後續進行更新,今天京譽君想和大家聊聊新高考改革下的等級賦分模式。
  • 新高考政策賦分制度是什麼意思?等級賦分怎麼算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為什麼會有賦分?山東高考改革被說了太多,大家已不再新鮮。
  • 湖北等8省市實行「3+1+2」新高方案,等級賦分怎麼計算?
    2021年開始,湖北、湖南、遼寧、江蘇、河北、福建、廣東、重慶8省將實行的新高考是「3+1+2」的形式,不再是以前的「語、數、外+文綜或理綜」,並且選修的「2」中的兩門課也不再是卷面分計入總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2門課程考試,每門成績會分為A、B、C、D、E,5個等級,對應該門課程卷面成績排名全省的前15%、50~15%、85%~50%、98%~85%、最後2%,並且對應了5組分數轉換區間上下限分數,如下表。
  • 福建高考新方案公布!「3+1+2」到底是啥?等級賦分怎麼算?這裡...
    福建高考新方案來了!   7、歷史+政治+生物   如果考生生物成績在3門理科當中較為優秀,建議選擇這個選科組合。專業選報比率為75.3%。   8、歷史+地理+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為77.8%。
  • 新高考模式:正確理解「3+1+2」中的「等級賦分制」
    2021年新高考「3+1+2」模式在湖南、湖北、河北、重慶、福建、遼寧、廣東、江蘇這八個省市正式實施。高考總分750分(語文、數學、英語各為150分;物理、歷史各為100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各為100分)。「3+1+2」新高考改革,除了走班、排課、選考科等熱門話題討論。
  • 聚焦新高考!等級賦分制度下,學霸也會成炮灰?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選科京譽君將在後續更新,今天京譽君想和大家聊聊新高考改革下的等級賦分模式。 1、「3+3」模式適用於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除語數英外,高考生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浙江多了一門技術)等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且選考科目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
  • 新高考「等級賦分制」,有失公允or相對公平?一文帶你全看懂
    新高考等級賦分制實施的省市有哪些:目前,很多地區已經出臺了賦分方案,如北京,浙江,上海,天津,山東,廣東,遼寧,河北,湖南,湖北,江蘇,重慶等。但是不同的地區賦分形勢還是有些區別的,下面給大家列了一張思維導圖幫助大家理解各地的賦分方案。
  • 2021年新高考的賦分計算公式
    2021年,全國將有14個省市加入高考綜合改革之列,其中實行「3+1+2」模式的省市有江蘇、河北、遼寧、湖南、湖北、福建、重慶和廣東。在2021年的高考中,令人矚目的江蘇也一改往年的自主命題的老路,走上了使用語、數、英三主科全國統一命題卷的新徵程,江蘇省終於結束了長達20多年來高考自主命題的「瞎折騰」,而浙江省也將於2023年起高考使用全國卷,至彼時,全國各地將統一使用全國卷!
  • 等級賦分?2021廣東這些新高考政策你讀懂了嗎?
    2020年高考季已經接近尾聲2021屆考生是新高考政策面向的第一批高三學生相信很多同學和家長對這些概念還不太熟悉:3+1+2、選科、等級賦分...... ②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每年有1次考試機會。 ③體育類、藝術類專業術科考試全省統一考試安排在高三第一學期進行。
  • 新高考3+1+2選科究竟怎麼選才划算,21個等級賦分制度詳細刨析
    選考科目按21個等級賦分(以浙江省為例)學生各科成績按等級賦分,以高中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新高考「3+1+2」可選擇12種選考組合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發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已經開始實施。
  • 新高考為什麼要採用那麼複雜的賦分制度?
    很多家長最近都在問我,為什麼新高考要搞的那麼複雜?這不是在給學生家長增加負擔嗎?這裡大家說的複雜,多是指選考科目的賦分制度,不僅有根據排名計算的等級,還有等級對應的分數,以及下面這個看上去特別麻煩的公式:
  • 超專業分析江蘇高考化學政策,化學保底比例25%!
    /地理/化學/生物按等級賦分後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可見,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門再選科目是按【等級賦分】計入總成績的。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每門科目考生的卷面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的人數比例分別約為17%、33%、33%、15%、2%。
  • 江蘇個別高中不學化學?新高考"等級賦分"被誤解
    為什麼是化學「等級賦分」可能被家長誤解2021年江蘇即將採用新高考方案。根據新方案,高考總分為750分,科目設置「3+1+2」。其中,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選擇性考試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
  • 一文帶你看懂新高考等級賦分規則,選考不吃虧
    2021年,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江蘇、四川等18個省、市、自治區將全面推行新高考制度,下面將為大家詳細解析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級賦分制,以供高考改革地區的考生及家長參考。
  • 權威發布丨湖南新高考等級賦分辦法和轉換公式詳解
    選擇性考試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科目。普通高中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普通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在6門科目中選擇3門參加考試。其中,物理或歷史為首選科目,考生只能選擇其中1門參加考試;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為再選科目,考生從中選擇2門參加考試。(二)考試安排。
  • 山東省新高考賦分為什麼要實行等級計分規則?
    2018年3月27日,《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公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山東省新高考政策」。家長和考生們一個關注點就是計入夏季高考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成績不再按照原始分計入!要按照等級積分規則對原始分進行賦分轉換,轉換後的等級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