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短視頻網站上一個話題火了:「膠水棕墊導致6歲寶寶得白血病」,消息一出,各種「磨刀霍霍向床墊」的視頻刷了屏:全網媽媽連夜剪開床墊,就想看看睡了許久的床墊是不是也中了招。但是,剪開床墊後也有不少人疑惑了,看見椰棕了,但怎麼判斷甲醛超標沒有啊?看著挺硬的椰棕,是不是就是膠水粘的呢?這床墊,到底該不該扔?
「膠水棕墊甲醛超標,導致6歲孩子得白血病,全網媽媽都在剪床墊!」「當心毒床墊,別讓睡覺成為慢性自殺!」
這兩天,關於「6歲孩子睡膠水棕墊得白血病」的消息在短視頻網站上持續發酵,各種剪床墊和教大家如何分辯膠水棕墊的視頻也隨之刷了屏。從視頻內容上來看,錄製視頻的有普通市民,也有不少甲醛檢測機構、床墊生產廠家工作人員等。有市民表示,在看了刷屏的小視頻後也剪開了自家床墊,看到了一層層的椰棕,但對照著網絡上的各種分辨重點,仍然不知道自家床墊是否甲醛超了標。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對於引發大家恐慌的「6歲孩子睡棕墊得白血病」這個消息,大多只在視頻開頭作為「引語」出現,不少視頻還直接用上了「據說」兩個字。記者隨後用「膠水棕墊」「6歲兒童」「白血病」「甲醛床墊」「兒童白血病」等關鍵詞組合搜索,均沒有發現正規媒體報導,處於「查無此事」狀態。而不少短視頻中使用的一位露臉的哭泣媽媽的鏡頭,源自另一事件,新聞報導中患白血病的女童,醫生也只是懷疑與家裝有關。
目前能搜到的「毒床墊」信息,來自多年前:廣東一5歲小女孩於2012年8月確診急性白血病,家人懷疑因使用了甲醛超標的「毒床墊」所致,狀告床企。2014年法院一審認定床墊確係甲醛超標,判令床企承擔四成賠償。
近兩年,各種各樣的「甲醛門」事件層出不窮。由於與大家生活環境都密切相關,又非常容易危害到兒童,有關甲醛的信息,很容易挑起大家的恐慌情緒。甲醛是1級致癌物,對於其危害大眾都有聽聞,但對於甲醛和白血病之間的聯繫,醫學上目前的結論比較謹慎,南京明基醫院血液科主任李東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醫學上認為兩者「有相關性」。
李東主任醫師說,她在臨床上接觸的患者,確實有一些在確診後能回溯到近期有過家居裝修經歷。「我的一位患者,搞裝修就住在新房裡,冬天裡又常關著窗戶,在搞完裝修後一個月就出現了白血病症狀。還有一位患者經歷了單位裝修,20多位員工,發病的就她一個人。」李東主任表示,和很多腫瘤一樣,白血病也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疾病,暴露在同樣強度的致癌物下,個體的遺傳基因不同,敏感性也不一樣,所以並不是說接觸了致癌物就會誘發白血病。
李東主任告訴記者,醫學上認為甲醛和白血病有相關性,甲醛會成為白血病的誘發因素,對大眾來說,能遠離當然要遠離。
專家表示,白血病的成因也非常複雜,致病因素遠不止甲醛。而就甲醛而言,單是在家居環境中,甲醛的來源也非常複雜。櫥櫃、牆紙、地板、油漆、膠合劑、塑料、橡膠甚至是衣服裡,都或多或少有甲醛存在。所以,即便有患者確診白血病並且懷疑與家居環境有關,在醫學上追溯病因時,也基本上不會把病因歸結到「毒床墊」這樣單一的「罪魁禍首」。
至於剪床墊看內裡椰棕,觀察椰棕紋理、是否蓬鬆、是否有白色纖維等「要點」來判斷是否買到膠水棕墊,在行家看來也不夠準確。「判斷甲醛是否超標,還是要進行專業檢測,靠眼睛看、靠鼻子聞,都是不行的。」李東主任說,對於甲醛,大家要警惕,但也不要過分恐慌,同時也要在生活中儘量避免高危致病因素。就家裝而言,儘量簡單一些,選擇環保的家裝材料,裝修後空置通風時間儘量在半年以上,入住後也要經常開窗通風,減少有害物質濃度。條件允許的也可以找專業機構檢測合格後再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