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申」真的適合每個留學生麼嗎?
選擇英美混申前
首先你需要考慮的是
當初自己為什麼選擇了去美國
而不是英國
以及如今選擇混申到底是不是因為
別人說這樣做保險
在當前的情況下
申請學校就好像填肚子,只要有一個
就心滿意足了呢?
我之前接觸過一個學生。她的本科專業是德語,加上家人各種建議,所以最開始她決定去德國留學
「從大二開始,我就在準備DAF德福考試了。當時寧波沒有比較好的課程,所以好幾個寒暑假都是我自己跑去上海租房子、上課。」
「17年時,我參加了學校的德國遊學的項目。原本想著提前熟悉環境,為之後長達兩年的留學生活做準備。沒想到這一體驗反而打消了一直以來的堅定選擇。倒不是說德國留學不好,而是德國文化不適合我。」
「可是,你已經學了四年德語,有過遊學體驗,就這麼放棄之前的準備,再重新選擇一個國家,不覺得很虧嗎?」
「但是去一個和自己性格契合度不高的國家去學習,對我來說會是很糟糕的體驗。」
「我是那種非常外向、嚮往自由、不願意被拘束的人,而德國文化時時處處流露出的那種「嚴謹」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語法沒有說對別人可能就無法理解你的意思,workday商場八點就關門,周日完全沒有娛樂活動,連一家開著的餐館都找不到,沒有我喜歡的電音live,大街上的行人都很沉默,商場櫥窗的陳設都過於嚴整而缺失了藝術感,這就是我記憶裡的法蘭克福。「」
對德國的文化無法認同和融入,使我開始重新思考:
去德國留學真的適合我嗎?
01
這個問題也給那些:正在考慮要不要進行「混申」或者要不要放棄美國轉去英國留學的孩子們。
當初選擇出國的時候,你為什麼決定去美國,而不是英國或者澳洲呢?
想必你一定對比過不同國家的學術文化、教育體系以及教育方式,進行過自我個性與留學國家特性的匹配,最後選擇了美國。
而英美的文化差異和教育體系差異也是很明顯的。
美國「高考」SAT和英國「高考」A-Level就很不一樣,而這只是英美教育體系眾多差別之中的一項。
在申請研究生的時候,美國除了愛看GPA,還需要看你本科的經歷,研究和實習項目,推薦人,未來規劃等,但對你本科來自哪所學校沒有特別的要求。英國除了看均分之外,還愛看學生的本科學校是不是985、211,對成績的要求標準也存在很大差異。
此外,英美大學的申請時間也大不相同。美國地區高校的申請時間比較規律,普遍在8月份左右開放申請,次年1-3月截止。
英國院校申請則是採取&34;制度,即滾動錄取,先到先得。
所以,英國留學越早申請,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對那些想申請名校的學生老說更是如此。
因此,對於原本申請美國的學生來說,增加英國的學校的申請會有很多需要準備的內容,比如雅思成績,需要重新規劃時間,有不小的難度,也會加重壓力。
02
可以理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家長和孩子的擔憂,但是留學這件事真的可以人云亦云亦步亦趨嗎?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鮮活的個性,不同性格的愛好,讓喜歡社團活動的孩子去學院制學校留學,他的留學生涯會快樂嗎?孩子適合的國家、學校、專業都不一樣,需要進行精準的匹配。如果只是為了「留學」而申請學校,是不是違背了留學的初心?
今年中美關係因為疫情和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而變化多端,讓人捉摸不透。
但是局勢不會一直這樣變幻莫測,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美國大選後局勢就會逐漸穩定。僅僅因為這一小段時間的「動蕩」,就輕易地改變了自己擇校的方向,甚至是人生的方向,這樣的改變真的慎重嗎?
03
面對「英美混申」這一現象,留學專家徐梓淇給出了他的意見和建議:
1.把美國作為第一申請國家的同學。已經在海外讀本科或者本科就是在美國完成的同學,想要繼續在美國就讀研究生,把美國的高等院校作為第一選擇,那麼大家該怎麼準備還是怎麼準備。
2.如果家裡對研究生升學持不同意見,特別是第一次出國深造的同學。父母對美國目前的局勢感到非常擔憂,孩子不得不聽從父母的意見,那麼可以考慮增加其他國家作為備選。
3. 警惕風險,提前做好規劃。今年將有大量學生將英國作為備選申請國家,導致英國今年的申請量猛增,申請競爭十分激烈。今年申請英國一定會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困難,並且申請審理進度將被延長。所以,如果確定要申請英國,那麼各位同學要及早準備好申請材料,儘早遞交。
4.增加備選國家。因為「英美混申」變成今年申請的常態,建議同學在選擇英美的同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增加其他申請國家,比如澳大利亞。
04
對於目前還在準備申請的孩子們來說,疫情和中美局勢對你們的影響並不是最大的,你們還有半年一年的緩衝時間,可以慎重考慮和選擇。
你們選擇的學校和專業應該取決於你們想去感受什麼樣的文化,去哪座城市成長,而不是哪所學校更容易申請。
沒有挑戰就沒有提升,如果人生總是選擇那些最輕鬆的選擇,那麼和原地踏步又有什麼區別?
因為外界的聲音而改變自己的人生路徑,這樣到底是在過自己的生活還是為別人而活?
留學生出國學習,要獨自面對的困難遠遠不止如此。
如何在「兵荒馬亂」中冷靜沉著,規劃自己的人生,學會獨立思考,培養獨立人格,才是每一個留學生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