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長達26年的命案,兇手潛逃了無音訊,讓人沒想到是在全國人抗擊疫情的時候,這名嫌疑人露出蛛絲馬跡。這起命案發生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李周榮(化名)還清晰地記得那年的情景,1994年10月11日一早,噩耗從哥哥工作的採石場傳來,李周榮說哥哥李周明(化名)修柴油機的技術不錯,受到採石場老闆的器重,當時還負責管理產市場的日常事務,沒想到因此招來了殺身之禍。
李周明的突然離世,給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當時父母已經五六十歲,一下子斷了經濟來源,以後的生活可想而知。案發之後,殺人兇手一直潛逃,幾年前李周明的父母帶著遺憾相繼離世。當弟弟李周榮不解的是,殺人兇手已經知道是誰了,怎麼還是沒抓到。
這就要回顧當時的案發經過,1994年案發後,泰和縣公安局的民警接到報案,立即趕往了現場。根據現場的目擊證人講述,李周明是被他的工友用匕首刺死的。 嫌疑人名叫王水根(化名)福建人,時年22歲,當時他和弟弟一起在採石場打工。王某當時聽聞弟弟在工地上被李周明欺負,對方測量石方的差異巨大。就去找他的麻煩。因為喝了酒王水根和李周明見面之後就發生爭吵,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將李周明刺傷,之後就逃離了現場。受限於當時的辦案條件,他們沒有掌握到王水根的行蹤。
民警趕到王水根在福建到老家,才得知王水根的真名是叫楊水根(化名)。嘗試對他的父母勸投,四處打聽他的蹤跡,只要聽聞他在哪裡出現,就派警力過去調查。可惜一直沒有收穫。泰和公安一直沒有放鬆對此案的偵破,每年都會重新梳理線索,希望能夠有所突破。苦於當時的信息閉塞,時間一晃就是26年,楊水根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案件偵破的難度無疑也隨之增加。
泛黃的卷宗從一代代刑警手中傳了下來,現在交到了90年出生的刑警手中。重新對案件進行梳理,按照楊水根的逃跑軌跡來看,他有著很強的求生欲,這些年他應該還在四處躲藏。2020年初全國人民都投入到了疫情防控中,各地到處都是疫情防控檢查點。這也就幫助民警找到了楊某的蛛絲馬跡。民警奔波800公裡趕往福建。到達福建之後,民警很快掌握了楊水根的具體居住地址,經過兩天的蹲守楊水根終於出現了。楊水根沒反抗只是感到意外,但是很快也就坦然接受了。
因為疫情的影響楊某一直沒有收入,就偷偷潛回家生活過的也比較拮据。據楊水根交代,案發之後,他步行走到了贛州,再搭車回到了福建老家,短暫停留之後,又乘車去了山西打工。在山西,楊水根經人介紹與當地的一位女子走到了一起,並生下了一個孩子,這些年楊水根都是靠打零工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十分拮据,聽到警車來了就會躲。楊水根因為疫情一直沒有收入,生活過得捉襟見肘,妻子也因此離開了他。被捕的時候身上只有24塊,更多是解脫了。
談及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楊某多次痛哭流涕,淚水中有當年的悔有當年的恨,更有一份親情,他捨不得自己現在的子女,捨不得自己的父母,對家人的牽掛也是他這麼多年來一直不敢自首的原因。當時孩子還小,怕自首後老婆會帶著孩子離開自己,孩子大了,又怕沒人管。雖然潛逃了26年,但是他應受的法律制裁才剛剛開始。看到這裡,我們也提醒那些仍然在逃,但凡早日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