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看到歐美孩子們的課室牆上都有各式各樣的思維導圖:如帶有創意想法的圓圈圖、幫助識字的氣泡圖、幫助比較事物的雙氣泡圖、用於分類的樹形圖、建立整體與部分之間關係的括號圖、能夠體現流程的流程圖、用於對事物原因、結果進行分析的複流程圖和用於類比的橋形圖。我一直認為這就是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之一。
沒想到,最近,我又發現了另一個更好用的工具。在媽媽點讚的推薦下,3月份我參加了Misa老師的直播《親子摺疊筆記》,帶著Bill嘗試跟著做了摺疊筆記【兒童防疫手工】,您看,是不是超級有愛!
圖片來源:Misal
Bill說太好玩了,所以就趕緊買了Misa老師的新書《親子摺疊筆記》。Misa老師現在任教於西班牙馬拉加中文學校。她不僅將中西教育模式融會貫通,而且特別擅長用生動的視覺表達進行兒童啟蒙教育。

就是這本書了!
什麼是摺疊筆記?
摺疊筆記是一種通過對彩紙的剪貼和摺疊來學習知識的筆記形式。孩子們可以主動參與製作,在製作與演練中尋找答案,是一種參與度高、互動演練性強的沉浸式主動型學習方式。在歐美它是比思維導圖還要常用的兒童學習工具。
使用摺疊筆記有啥好處?
那好處就太多了!
使用摺疊筆記可以助力成長,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經常聽到有媽媽說,孩子早上起不了床,拖拖拉拉地,去幼兒園出門總是遲到,非常苦惱。在這本書的第三章「用摺疊筆記進行親子互動,在玩樂中學習」裡就有幾個實用的小工具:我的代辦清單、我的時間計劃表、我的小目標、我的2020新年計劃、我的情緒臉譜、我的食物卡片……Bill一邊做一邊玩,我們一起做了家庭的小計劃,暢想著屬於我們的2020,超級開心。尤其是TO DO LIST的清單,我們和孩子們說要重視時間管理,對於孩子來說太抽象,摺疊筆記通過可視化的小圖標,孩子們自己進行排序和總結,一下子就清晰立體並且很直觀。我們和Bill一起先討論,都有哪些是需要做的事情呀,把這些都列出來後,就完成了列清單的任務,然後就讓Bill進行排序,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排序。每做完一件事情,就可以把它移到完成的事項中。Bill每次去貼的時候,都特別有滿足感,不用我再在後面叨叨叨:要去寫作業拉!要去……他自己就開始學著安排,真好!

使用摺疊筆記可以學習語言一年級我們要開始接觸拼音,同時又要學習英語,真的是有一丟丟的手忙腳亂。遇到背單詞,真的是頭大,用了摺疊筆記來複習後,我們就可以讓這個背誦的過程好像玩遊戲一樣,學習起來就有趣很多了。當然,學習的路並不輕鬆,我們還是要加把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