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吳鵬報導 10月24日,2018年度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成果獎、氣象科學技術進步成果獎以及第六屆鄒競蒙氣象科技人才獎揭曉,4個項目分別獲得2018年度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成果獎一、二等獎,12個項目分別獲得氣象科學技術進步成果獎一、二等獎,5名氣象科技工作者獲得第六屆鄒競蒙氣象科技人才獎。
根據相關獎勵辦法規定,中國氣象學會(以下簡稱學會)組織了2018年度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成果獎、氣象科學技術進步成果獎的推薦和評審工作。經學會氣象科技獎勵與人才舉薦工作委員會組織專家評審,學會第28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大氣季節內振蕩及其動力學和影響的研究」「乾旱半乾旱區陸面水熱過程和超厚大氣邊界層特徵及其參數化研究」「陸地碳水循環與氣候變化和大氣環境的相互關係研究」等3項成果獲2018年度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基於實測和精細數值模擬的颱風風工程論證技術和應用」「雷電探測新技術研發及應用」「ENSO集合預測系統研製與業務應用」「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第四版(MICAPS4)」等4項成果獲氣象科學技術進步成果獎一等獎。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車慧正、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孫穎、中山大學教授李慶祥、國家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韓威、空軍某部高級工程師齊琳琳等5人獲得第六屆鄒競蒙氣象科技人才獎。
(責任編輯:張明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