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由樂農之家贊助的綠色光豬跑活動在山西陽曲縣青龍古鎮舉辦。
「繞開P2P,卻一頭扎在這虛假的農業眾籌裡。」
日前,山東東營李女士向澎湃新聞質量報告平臺(www.thepaper.cn/consumersComplaint.jsp)反映,她在一家名為「樂農之家」的平臺上投資了數十萬元,近日突然接到通知,該平臺由於「資金回籠困難」等原因,已經停止運營並進行清盤。李女士這才發現她投資的數十萬元已無法提現。
此後陸續有投資者向澎湃新聞反映類似情況,投資金額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甚至上百萬。
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樂農之家的一位知名合作農場主,得到的回覆是早已停止與樂農的合作,對平臺上的眾籌項目並不知情。
3月20日,第三方資管公司——廣東國順不良資產處置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該公司目前正在對樂農之家的債務進行評估,並對債權人進行登記,後續將會以低於原金額60%的比例對投資者進行現金兌付。
國順商城與某電商平臺的同款商品對比。本文均為受訪者供圖
宣稱打造「網際網路+農業」,曾登上電視臺
「樂農之家」官方介紹中,自稱是一個「生態型網際網路農牧業綜合服務平臺」,業務涵蓋眾籌、電商、農業服務、社區服務四大板塊,致力於構建網際網路+生態農業產業鏈,並宣稱該項目是山西省發改委備案的重點項目,曾被某著名電視臺報導,由全國勞模劉漢順擔任總顧問。
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正是看了電視臺的報導,才得知這個平臺。「電視臺都報導了,感覺比較可信。」此後李女士陸續投資了十六萬元,分別購買了「黑山豬散養」「雁門關右玉羊」「牛奶雞蛋」等眾籌項目,這些項目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0%以上。
2017年某著名電視臺《致富經》的報導中曾出現了「樂農之家」身影。在這期節目中,生態農場養殖農戶詹鵬在樂農之家的幫助下,引入了「網際網路+農場+電商」的全新理念。在樂農之家的贊助下,養殖戶詹鵬在家鄉舉辦了一次「綠色光豬跑」活動,以此推銷自家的豬肉。
該節目中還介紹了樂農之家的歡樂集市,據稱是一個集認養、交易、代養、收貨、回購、遊戲等多功能的網際網路農牧業平臺。
山西省發改委《晉發改備案(2016)172號》文件顯示,一項名為「樂農之家生態農場」的項目曾於2016年在發改委備案,備案企業為山西雲眾樂農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澎湃新聞按照其工商備案電話聯繫到該企業,接聽人員表示自己早已離開這家公司,對於生態農場項目並不知情。
樂農之家APP中的眾籌項目
合作農場難尋,眾籌項目涉嫌偽造
家住天津的王女士同樣是樂農之家的投資者,據她介紹,她在2018年9月了解到該平臺,覺得可信度高,便參與了投資。「把結婚裝修和買車的錢都投進去了,累計19萬,差不多是我全部的積蓄。」令她沒想到的是,才過了半年多,樂農之家突然宣布清盤。
「通知出來後我覺得不對勁,就想聯繫線下農場了解詳細情況。」王女士說,當她試圖向樂農之家詢問相關農場的信息時,被告知這些信息屬於商業機密無法透露。
澎湃新聞記者翻閱樂農之家APP上的信息發現,所有眾籌項目中關於線下農場的具體信息少之又少,僅僅給出了項目的大概位置,農場主信息也做了特殊處理。
在最新一期「黑和牛養殖」項目中,據稱養殖品種「黑和牛」為日本和牛、魯西黃牛、渤海黑牛的雜交品種,其中日本和牛血統佔到80%,項目位於山東淄博高青縣,合作農場擁有10000畝以上的天然養殖基地。
此前被某著名電視臺報導的山西養殖戶詹鵬,同樣是樂農之家的合作農場主。澎湃新聞在APP上也發現了詹鵬的「黑山豬散養」眾籌項目,最新一期顯示開始時間為2019年2月26日。
澎湃新聞聯繫到詹鵬,得到的是另一種說法。「當時樂農只是在我這邊買豬肉,沒有其他合作,2017年開始就沒有跟樂農籤訂新合同了,聽說公司都快倒閉了。」他稱自己從未收到過樂農之家的眾籌款,對於樂農APP上線的項目也並不知情。
就這些疑問,澎湃新聞試圖聯繫深圳雲聯樂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樂農之家運營商)的法定代表人鄭劍和樂農之家總顧問劉漢順,嘗試多次均未取得回應。
雲聯樂農的客服人員稱,法人代表鄭劍目前不在公司,樂農之家APP也已停止運營。
資產處置公司:兌付現金只能6折
樂農之家在今年3月1日的清盤公告中稱,對於平臺所欠債務,將引入第三方資管公司——廣東國順不良資產處置有限公司與投資者對接。
廣東國順給出的兌付方案包括兩種,一種是「現金債轉」方案,但只能兌付原金額的60%。另一種是「實物債轉」方案,即一次性按照實物市值1:1兌付給投資者。
「國順客服告訴我們,目前現金兌付的名額已經沒有了,實物兌換的名額也有限。」一位投資者告訴澎湃新聞。
不過,國順商城裡一塊玉石吊墜的價格高達24萬元。此外一箱同款的五糧液白酒,在某電商平臺上標價為600元左右,而國順商城的標價則為5200元。「這些玉石、紅木家具的價格高得離譜,很多日用品家電都是沒聽過的牌子。」王女士稱。
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人的身份致電國順公司,一位負責處理樂農之家債權兌付的業務員表示,「目前的現金兌付已經暫停,(投資者)只能在國順商城選購實物。如果選擇現金兌付只能等第二批名額出來,後期兌付金額可能就沒6折這麼高了。」
國順公司另一位業務人員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近期登記人數較多,公司只能一邊評估樂農之家的債務,一邊分批給投資者登記。」對於投資者反映的國順商城商品價格較高的問題,她表示,國順商城的商品都是公司統一採購,價格以市場價為準。「公司目前也調低了部分商品的價格。」
律師:年化收益超過10%應格外留意
澎湃新聞了解到,樂農之家的投資者以大齡女性居多,其中不乏拿出全部積蓄來參與眾籌的投資者。江蘇的劉先生稱,他愛人很早就開始關注樂農之家,還去參加了一些線下宣講活動,然而目前面臨80多萬元的投資額無法贖回。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馬錦林認為,從去年中旬以來,即有許多P2P平臺因逾期兌付問題或經營不善而停業,其中部分機構更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可以說,這一行業的發展並未成熟。
他認為,投資者在選擇P2P理財平臺進行投資之前,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風險收益比的概念,在選擇投資品種之前,要明確該品種的風險及潛在收益空間並將二者進行對比。
「對於宣傳產品年化收益超過10%的P2P理財平臺,投資者應當格外留個心眼兒,因為從目前投資發展的情況上來看,即使是社保基金以及一些大型保險機構自營盤,年化收益一般都不會超過10%。」馬錦林說。
馬錦林給出的建議是,投資者可以選擇根據合同約定向法院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必要時申請財產保全,以保障案件在審結後能得到順利執行,能直接索回錢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