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家寶寶經歷了一次高燒,凌晨12點發現有一些低燒,喝了一些水之後開始發汗,哄睡了以後,2點多再次驚醒,已經燒到39.8°,趕緊帶去醫院看急診,給寶寶做了血常規,查出寶寶發燒的原因是被傳染了病毒,最後醫生給開了消炎藥。一天之後寶寶的燒就退了。
發了一個朋友圈,很多朋友紛紛留言:物理退燒就好,用退熱貼,不需要跑醫院,如果溫度超過38.5°以後再去醫院。
還有朋友留言說,千萬不要捂著寶寶,用酒精退燒。
詳細諮詢過專業醫生之後,對寶寶發燒之後的情況做了詳細的了解,對如何處理也做了詳細的了解,拿來跟大家分享。
1、不要動不動就用退熱貼
退熱貼很流行,很多家庭中都備有退熱貼,寶寶一發燒就給寶寶貼上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其實這並不科學,醫生並不支持這種退熱方式。
寶寶發燒以後需要找到發燒的原因,即使是不到38.5°,如果持續不退,還是需要到醫院查原因。
引發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因為炎症引發的發燒,使用退熱貼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很可能耽誤了寶寶的治療。
2、寶寶發燒之後究竟要不要捂著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說要捂著,有人說不要捂著,這要看寶寶燒到多少度。
如果寶寶是低燒,不建議給寶寶捂著,捂著可能導致持續發熱,溫度會不斷上升。可以暫時用物理降溫,再去醫院查一查寶寶發燒的原因。
如果寶寶是高燒,就拿我家寶寶來說,燒到39.8度,寶寶整個人凍到嘴唇發青,渾身發抖,這個時候如果不捂著,寶寶就危險了。
因為高燒之後,體溫遠遠超過外界溫度,已經產生了極度的不平衡,會覺得渾身發冷,當渾身發冷的時候就需要加衣服,否則持續發抖,心跳會越跳越快。
不過寶寶在發燒的時候,如果手腳是熱的,家長可以稍微放點心,如果高燒不退,手腳冰涼,情況就比較緊急了。
3、 酒精退熱靠譜嗎?
不建議用酒精給寶寶退熱,原因主要有兩點:
酒精揮發太快,會短時間內使溫度下降,這樣寶寶從一個高燒的狀態迅速降溫,容易引發寒戰。
另外0-3歲的寶寶皮膚太過嬌嫩,酒精會通過皮膚表面滲透到體內,寶寶的肝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對酒精的吸收能力很強,更容易引發酒精中毒,現實生活中,因為使用酒精退熱的方法,引發孩子中毒的事例屢見不鮮,家長千萬不要再使用這種退熱方法了。
寶寶發燒以後,最好的方法就是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查,查出根本原因,再針對性治療,千萬不要再使用一些偏法在家裡給寶寶退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