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咖啡館之歌》| 他人即地獄,自我是牢籠

2020-12-20 小花談談

《傷心咖啡館之歌》是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的一部中篇小說。

小說講的是,在美國南方一個沉悶無聊的小鎮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熱鬧的咖啡館。這個咖啡館的前身是一個雜貨鋪,女主人艾米莉亞小姐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它。

艾米莉亞小姐曾經與鎮上有名的惡棍馬文·梅西有過十天的婚姻,馬文為了艾米莉亞改過自新,卻受盡艾米莉亞的冷落並被趕出家門,繼續作惡直到鋃鐺入獄。艾米莉亞卻愛上了醜陋的羅鍋萊蒙,並為了萊蒙將雜貨鋪改成了咖啡館。

但萊蒙在馬文出獄後歸來復仇時迷戀上了馬文,百般討好,最終在艾米莉亞與馬文決鬥的重要時刻幫馬文打敗了艾米莉亞。兩人將艾米莉亞的財產掃蕩一空,搗毀了她的酒廠和咖啡館後揚長而去。小鎮又回歸了沉悶。

01小說作者卡森·麥卡勒斯

卡森·麥卡勒斯,原名盧拉·卡森·史密斯。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 1917 年美國的俄亥俄州府哥倫布,父親是珠寶商人,外祖父是農場主和南北戰爭英雄。

她15歲時患上了中風病,17 歲前往紐約研修鋼琴時又患上了風溼熱病,活動受限,心臟也隨之出現了炎症。20 歲時她與退伍軍人李維·麥卡勒斯結婚,24 歲與其離婚,後與雜誌編輯喬治·戴維同居,二戰結束後移居巴黎生活。28歲與前夫李維·麥卡勒斯復婚。29 歲時由於長年患風溼熱和中風,左半身癱瘓,同時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長時間的病痛折磨使卡森·麥卡勒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失去了生的勇氣,多次試圖自殺。36歲時在丈夫李維·麥卡勒斯勸說慫恿下,決定在巴黎一家酒店和丈夫一起自殺,後成功逃離,丈夫李維·麥卡勒斯則服用過量安眠藥身亡。卡森·麥卡勒斯 50 歲時在紐約因腦部大出血,昏迷 45 天后死亡。

一生被疾病困擾的麥卡勒斯將身體強壯的願望反映在了《傷心咖啡館之歌》女主角艾米莉亞身上,同時因疾病、癱瘓和艱難的生活導致的自卑、焦慮和恐慌,也投射在了艾米莉亞身上,使得這個角色強健、自立、自尊,如對仇人馬文·梅西的那種此仇非報不可的氣勢。

同時,有著這樣經歷的麥卡勒斯對於孤獨更加深有體會。因此她筆下的人物,其怪誕下的本質都是精神上的隔絕,永恆的孤獨,無可避免的絕望。

02艾米莉亞對自身女性性別的背離

艾米莉亞是一個富有男子氣的女性。

外表上,她「留一頭短髮「,」從額頭上往後梳」;身高六英尺,孔武有力,她能扛著萊蒙表哥從水裡蹚過去,在她與馬文·梅西決鬥前小鎮上所有人都賭她贏;她常年穿著工裝褲、橡膠靴。

行事上,她開酒廠、釀酒,她會研磨高粱釀製糖漿,她自己做豬腸衣和香腸賣,她會自己砌廁所,「幹起木匠活來也是得心應手「,她還會看病。她做那些男人做的事,成為方圓幾英裡內最有錢的女人。她憑著自己的才幹和智慧贏得小鎮上所有人的尊重,所有男人和女人。她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個女性:

可不像大多數女人在公眾場合那樣端莊,只把裙子撩起一點點。……她站在那兒烤火,把紅裙子抬到屁股的部位,誰要是想看,都能看到她那結實且長滿長毛的大腿。

心理上,她抗拒著女人的部分。她對所有疾病處理起來得心應手,除了一種情況——婦科病:

要是有那個病人說自己患的是婦科病,那她就束手無策了。這事千真萬確,只要有人提到這類病症,她的臉就會羞愧得慢慢發暗。她站在那裡,歪著脖子,臉緊貼著襯衣的衣領,或者穿著雙腳的雨靴互相摩擦著,活像一個羞愧得無地自容、張口結舌的孩子。

當馬文·梅西討好她時,她面對精緻的禮物,只打開了糖果盒,而對於飾品、手鐲這些更符合女性喜好的禮物,她「精明地估了個價,然後放在櫃檯上出售「。

艾米莉亞是一個雙性同體,她對於自身女性性別是焦慮的、無措的。在與馬文·梅西結婚的第一天晚上,她面色陰沉地快速下了樓,「她重重地關上廚房門,還狠狠地踢了一腳「。這裡可以聯繫麥卡勒斯的另一個很有名的作品《心是孤獨的獵手》中,米克初嘗禁果之後的表現,對於米克來說,失去童貞,標誌著一個成為女人。同樣對於艾米莉亞來說,抗拒成為女人,抗拒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

艾米莉亞這個角色,投射著麥卡勒斯自己對自身性別的困惑。根據作家卡爾的記載,麥卡勒斯曾親口對好友說:「我生來就是一個男人。「麥卡勒斯甚至認為自身的男性特質比女性特質更真實。艾米莉亞身上社會性別和生理性別的奇異混合,是麥卡勒斯對自身認知和性別認同進行的探尋。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矛盾的、怪異的性別認知呢?之後會說到。

03孤獨與絕望,掙扎後萬劫不復

小說中寫了三段愛情。

馬文·梅西和艾米莉亞

馬文·梅西本是個壞人。他身上一直揣著一隻用鹽醃過的人耳,他為了找樂把松鼠的尾巴切下來,他糟蹋了鎮上好幾個小姑娘。

然而,馬文·梅西愛上艾米莉亞之後就改邪歸正,卻遭受了艾米莉亞的冷落,後來被趕出家門後開始犯罪,出獄回來報復艾米莉亞,最終和萊蒙一起毀了艾米莉亞的一切後離開。

艾米莉亞和萊蒙

艾米莉亞這個富男性特質的女性,沒有看上英俊富有的馬文·梅西,卻愛上了醜陋的萊蒙。萊蒙身高不足四英尺,是個弱不禁風的駝背,細細的羅圈腿「似乎支撐不住扭曲的前胸和肩膀上的羅鍋「,」腦袋大的出奇「。

因為萊蒙愛熱鬧,一向冷漠的艾米莉亞將雜貨鋪改成咖啡館,帶萊蒙四處玩。萊蒙來了之後,艾米莉亞開始在非工作日穿起了暗紅色的裙子。艾米利亞對萊蒙毫不隱瞞,告訴他釀酒秘方藏的位置、存摺的位置、鑰匙的位置。

萊蒙最終卻背叛了艾米莉亞,在決鬥的關鍵時刻倒戈,隨後捲走錢財和馬文·梅西離開。

萊蒙與馬文·梅西

畸形的萊蒙,愛上了歸來的馬文·梅西,甚至因為馬文·梅西蹲過監獄而更加崇拜他。卑微、可笑的討好在馬文·梅西看來都是愚蠢,不惜拳腳相加,然而萊蒙卻一如既往地跟著馬文。

在之後的傳言中,有人說馬文·梅西讓他爬窗偷東西,有人說馬文·梅西將他賣給了一個雜耍班。

三個畸形的人,三段怪異的愛情,相互傷害,悲慘落幕。正如戲劇作品《禁閉》,三個異化的人像坐上了旋轉木馬,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場不堪其苦的煎熬,誰也不得安寧。「他人成為我的地獄的同時,我也成為他人的地獄「

怪誕的人物是麥卡勒斯將現代人的心理缺陷外在化的效果,用作家自己的話來說:「愛,尤其是無法接受或回應之人的愛,是我筆下怪誕人物的核心——而生理上的缺陷是他們心理上愛與被愛無能的象徵——『精神隔絕』。「艾米莉亞沒有親戚、跟著冷漠的父親長大;馬文·梅西從小被父母拋棄;萊蒙生理畸形。這些缺陷造成了他們後來的」愛之無能「。

小說中有一段關於戀愛的見解:

愛人者會將自己的愛慕之情默默地積蓄在心裡,不輕易示人,而被愛者往往只是這種感情的催化劑。每一個愛人者都知道這點。他會在靈魂深處覺得這場戀愛是一場很孤獨的事,會逐漸體驗一種新奇的孤獨感,等他領悟過來後會十分痛苦。

宿命般的孤獨與絕望,三個人物各自在荒誕中掙扎,最終墮入「愛之無能「的無望狀態,如麥卡勒斯所言,在」漠視、狹隘、卑劣和粗鄙「的背景下,體現著」每個人身上根深蒂固的殘酷「。

04南北戰爭後的南方

19世紀60年代,美國南方試圖脫離美國聯邦的統治,卻在內戰中慘敗、無條件投降。20世紀初,振興南方工業的政策開始實行,但隨後而來的是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同時,南北戰爭後,以家庭模式為主的南方傳統種植園經濟轉變為以私營為主的資本主義經濟。種種變化和打擊、因奴隸制受到的譴責,使得整個南方籠罩在一片悲觀和迷茫的陰影中。

一方面,美國舊南方典型特徵是對宗教和自然的虔誠信仰,許多南方人在步入現代化的進程中,喪失了信仰和觀念。傳統的神聖家庭觀念破裂,人際關係愈加冷漠疏離,工業文明社會中人們心理病態、孤獨、怪誕。

另一方面,舊南方傳統的女性角色被打破,女性不再附屬於男性,不在只能做「房間裡的天使「,傳統的那種優雅纖弱的溫柔淑女形象顛覆,出現了社會性別和生理性別的認知失衡。因此出現了艾米莉亞這樣雙性混合的怪異角色。

沉悶的社會大環境、作家的迷茫和焦慮,催生了美國南方哥特文學,並使得其逐漸成熟

05終將幻滅

《傷心咖啡館之歌》中,故事以現在——曾經——現在的時序展開,先引入沉悶無聊與世隔絕的小鎮,再描繪曾經熱鬧過的咖啡館,最後又歸於沉寂,增強了幻滅感和宿命感。孤獨才是永恆。愛只屬於愛人者、無法表達、沒有回應,向前是精神隔絕的深淵,內在是愛之無望的窒息,終局是幻滅與寂寥。

小說的最後,艾米莉亞將自己封閉在曾經的咖啡館,周圍釘上木板,正如所有現代人的牢籠。

曾經熱鬧的咖啡館搖搖欲墜、老舊破爛,每天下午都能從二樓的窗子看到一張醜惡恐怖的臉,整座建築變得瘋瘋癲癲。鎮上的人又恢復了無所事事,小鎮空空蕩蕩。

相關焦點

  • 傷心咖啡館之歌
    《傷心咖啡館之歌》是卡森·麥卡勒斯的中篇小說。小說主人公愛密利亞小姐極具男子氣概,她在年輕時有一段短暫婚姻,他的丈夫馬克馬西婚前本是小鎮上的惡棍,在愛上愛密利亞小姐之後由於愛情居然變成了一個恭敬溫順的人。
  • 《傷心咖啡館之歌》是小說更是詩歌,奏出愛的無望絕望幻滅之歌
    在我眼裡,卡森·麥卡勒斯的《傷心咖啡館之歌》,便是這樣一本出色的小說。——這其實不是一篇小說,而是一本小說集。七篇小說,總共一百五十六頁,《傷心咖啡館之歌》一篇就佔了七十四頁。故事發生在一個荒涼的小鎮,圍繞彪悍得像男人一樣的阿梅莉亞小姐、浪蕩子馬爾文·梅西和駝子利蒙表哥展開。
  • 傷心咖啡館之歌 □沈嘉柯
    有人統計過,愛好文藝的人士,都有兩大夢想,一個是書店,一個是咖啡館。書店的事就不說了,數字出版時代,實在是大勢所趨,已經談不上賺錢了。更多人掛嘴邊的,是咖啡館這種夢想。你想擁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館嗎?可是你沒什麼錢,那就一起集資,大家都來當老闆。
  • 越讀咖啡館丨《傷心咖啡館之歌》
    《傷心咖啡館之歌》節選 那本便是一個寂寥的鎮子,除了一家紡織廠、數棟工人居住的那種帶兩個房間的屋舍、幾棵桃樹、一座裝了兩扇彩色玻璃的教堂和一條百十來碼長的愁雲慘霧的主街道另外,在這個咖啡館的故事裡還有一個人也扮演了部分角色,他便是愛密利亞小姐的前夫——一個可怕的角色,在蹲了漫長的牢獄之後回到了鎮上,毀壞一通之後又再次揚長而去。打那之後,咖啡館便再也沒開過門,可它依然還能被人們記起。這個地方也並非一直就是咖啡館,愛密利亞小姐是從她父親那兒繼承的這棟房子,當時它不過就是一間雜貨鋪,主要經營飼料、禽鳥糞肥,以及諸如吃食、鼻煙這樣的小買賣。
  • 《傷心咖啡館之歌》:收錄麥卡勒斯中短篇小說傑作
    《傷心咖啡館之歌》:收錄麥卡勒斯中短篇小說傑作   書名:《傷心咖啡館之歌》  系列名:麥卡勒斯作品  作者:[美國]卡森·麥卡勒斯  譯者
  • 薩特為什麼說「他人即地獄」?
    他為什麼說「他人即地獄」?6月21日,北大教授董強所做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第三十一講《薩特:一位哲學家的文學夢》給予了解答。被稱為「世紀的良心」讓-保爾薩特是二十世紀法國聲譽最高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是戰後法國知識界的一面旗幟,享有「世紀偉人」「世紀的良心」之盛譽。
  • 從人際關係和自我自由的角度,聊一聊「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這句話,出自存在主義哲學保羅·薩特的一部戲劇《禁閉》的臺詞。故事講述的是三個生前有罪,死後在地獄中相遇的靈魂相互之間的折磨和糾纏。密室裡沒有鏡子,鬼魂沒有眼皮,眼睛永遠地睜著,刀子也殺不死人。
  • 他人即地獄
    如果把他人比作地獄那麼恐怖,那我們是怎麼生活了這麼多年的?」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竟時不時想起這句話,無師自通的對這句話有了自己的理解,同時越來越肯定這句話。 烏合之眾裡有句話說「人一到群體裡,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搬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結合個人經歷,真的就是這樣的。
  • 他人即地獄——禁錮
    「他人即地獄」出自薩特戲劇《禁閉》,意思是人和人之間相處必然會有矛盾,當矛盾發生時,他人就會成為你的地獄。我覺得「地獄」不僅僅是讓你痛苦煎熬,其本身就是一種禁錮。而「他人」也本身就處于禁錮之中,既是囚犯,也是獄卒。
  • 《傷心咖啡館之歌》在孤獨這種絕症裡愛情只是迴光返照。
    一個人吃火鍋、看電影、去ktv、搬家、上醫院,陳奕迅的《孤獨患者》是你的主打歌,孤獨屆裡戰無不勝輕鬆稱王,輾轉反側的夜晚還是會期冀著從天而降的愛情會是英勇的騎士帶你逃離孤獨的苦海,如果以上是你的真實情況,那麼這本《傷心咖啡館之歌》必然是一盆冷水,作者會告訴你孤獨是無藥可救的絕症,任何一種愛情都無濟於事。
  • 哲學名言「他人即地獄」是什麼含義
    為此,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常常違心地改變自己,以博取他人的讚許。於是,自己因「他人」而痛苦地扭曲,「他人」便成了自我不願意去卻不得不去的「地獄」。美國學者馬克·鮑爾萊恩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 他人即地獄大結局是什麼意思?他人即地獄牙醫死了嗎結局揭秘
    國慶期間韓劇《他人即地獄》大結局,最終男主還是反殺了,甚至第一個殺的就是牙醫,這個設定讓祖宗CP的粉絲們表示心都碎了……他人即地獄大結局是什麼意思韓劇《他人即地獄》大結局,男主最終成功反殺,殺了所有人,甚至還偽裝出自衛的樣子,騙過了警察,但女刑警對蘇貞花疑似發現了真相……
  • 《傷心咖啡館之歌》,孤獨我懂,但我實在搞不懂愛情
    咖啡館是因為那個人逐漸開起來的,也因為那個人走了,和它的女主人一起垮掉了。愛情,真是神奇的的東西,既甜蜜又痛苦,矛盾死了。文裡那段描述愛情的話太經典了:愛是兩個人的共同體驗,但兩個人——施愛者和被愛者——的體驗完全不同。施愛者想要和被愛者建立所有的聯繫,而被愛者卻不一定願意,我們總是容易關注那個不注意自己的人。
  • 傷心咖啡館之歌 「悅讀時光」眾籌糾紛始末
    裝修進行到一半,北京路店被相關部門認定為違法建築,限期拆除。一年前,她參加了貴州悅讀時光咖啡館一個投資項目,投入3.5萬元。可是,時間過去了一年多,咖啡館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開起來,投入的錢也退不出來。 3月19日,小兮發了一條微博,矛頭直指悅讀時光咖啡館老闆吳岸,認為後者「因決策失誤導致虧空,悅讀或易主或倒閉,但仍在繼續集資圈錢。」只要在新浪微博搜索中輸入「悅讀時光」這個關鍵詞,第一條微博就是小兮發送的這條。
  • 《地獄牢籠》上演三場牢籠賽,科特·安格聯手傑裡科!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7日消息,今天資深摔角媒體RSN對外爆出一則消息,WWE《地獄牢籠2020》將上演三場地獄牢籠賽,這無疑體現出來了WWE方面的極大誠意,誠心直至!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兩場地獄牢籠賽已敲定下來,它們分別是羅曼·雷恩斯VS傑·烏索,爭奪WWE環球冠軍,德魯·麥金泰爾VS蘭迪·奧頓,爭奪WWE冠軍!
  • 他人即地獄——對薩特《監禁》中存在主義的理解
    他的一生作品豐富,但無論是無論是皇皇哲學巨著 《存在與虛無》,還是發人深省的小說《噁心》或《自由之路》都比不上他的話劇《禁閉》、《蒼蠅》還有《似無葬身之地》。他的作品就是對存在主義何為存在的闡述,探討存在的意義,今天以《監禁》為例,談談對他的理解。
  • 地獄牢籠大賽|大公子玩命飛躍再現江湖
    長假剛結束就有地獄牢籠大賽  各位看官可還滿意?兩個組合積累了數月的恩怨  今天在地獄牢籠裡醞釀到了高潮  衛冕冠軍新希望組合(The New Day)  今天派出大E(Big E)  他因為在夏季狂潮大賽上  10秒內被蘭迪-奧頓(Randy Orton)制服  於是在三周前他決定報仇  並且成功回敬了一次秒殺  不過很快他的慶功典禮  就被毒蛇的一個個RKO摧毀  為了捍衛保加利亞的榮譽  盧瑟夫表示要擊敗傳奇  於是他和奧頓約戰地獄牢籠大賽
  • 他人即地獄:在惡化的關係中,他人就是更恐怖的一重地獄(下)
    同樣的一群客人,同樣關於租借人殺人的懸疑,大樓的感覺,這個「他人的地獄」營造恐怖氛圍中更出色,懸疑故事情節的設置上也更令人意外。作為另一個為男主服務的作家,他為電視劇加入了很多地方,他的內心獨白表現出對周圍的一種潛在的態度。
  • 第二場地獄牢籠賽敲定,毒蛇大戰傑夫·哈迪!
    摔角網訊,北京時間2018年8月29日進行的SmackDown節目中,傑夫·哈迪(Jeff Hardy)向蘭迪·奧頓(Randy Orton)發起挑戰,將在《地獄牢籠2018》中上演一場地獄牢籠賽,終結兩人的恩怨!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歌
    我自己曾經得過15年強迫症,歷盡艱辛試過各種辦法都沒有什麼效果,絕望之際,最後因緣遇到內觀,內觀奇蹟般地讓我走出強迫症的牢籠。我康復後做了6年的強迫症諮詢,幫助大量強迫症患者成功走出強迫症,獲得康復,發生蛻變。內觀是解決強迫症問題的終極之道。